編者的話
2014將近結束, 雖然感恩節已過, 但有一件事, 我在此跟大家分享。 每年夏天我都被邀在一個藝術家會議作分享和演出。 今年我排了一個雙人舞, 邀請另一個主內的專業舞蹈員和我一起跳。. 因當天下午所有的程序都延誤, 大會總監在晚上聚會前一小時決定將當晚的講員, 分享嘉賓(我) 和藝術家們的表演(其中包括我的雙人舞) 都要減時, 舞蹈那部份沒法改, 因音樂和編舞已定下, 唯有減分享那部份 。 當時我實在很不高興, 因為每年都有類同的情況發生, 為什麼不能按時進行程序? 我跟神訴苦情, 但也順服大會總監的決定,禱告神給我一個平安的心。. 我便去老師飯堂拿吃的, 剛碰上這會議的創辦人, 聽說我的節目要減時, 他問我究竟是什麼回事? 我也沒多跟他聊, 只告訴他大會給我分享和演出時間, 多年來我都沒有超時, 打亂別人的時間, 因下午其他人誤時, 影響了晚上聚會的程序。 我說完便回到劇院。當我站在後排看開場演出時, 大會總監跟我說:Ginny, you can present your whole sharing & dance (我可以按原來的計劃去分享), 我啞口無言, 滿心感恩, 神實在太愛我! 整晚聚會, 只有我的節目沒有被減時. 神的全知和掌管, 實在叫我讚歎。
今期有幾位弟兄姊妹的分享, 順子考上駕照, Pauline找到懷恩堂這個大家庭,Laurie的耳疾藉耳機回復正常教會生活, 胡太腰痛依靠著禱告開始好過來. 小朱分享找房子的困苦和神奇妙的帶領, Jane分享在苦難中如何體會神的祝福, 亢給梁子修弟兄一封信充滿在主基督裡的恩惠平安. 黃家慶從紀念主聖餐思想怎樣回應神的愛,Ginny提筆分享改變從一個正確的信念開始, 米迦勒續寫詩篇23:2, 蒼靈結筆天堂地獄離婚案。 感謝神有多位作者在今期執筆分享, 盼望大家繼續投稿, 讓神的信實, 藉我們的文章彰顯出來。
今期有幾位弟兄姊妹的分享, 順子考上駕照, Pauline找到懷恩堂這個大家庭,Laurie的耳疾藉耳機回復正常教會生活, 胡太腰痛依靠著禱告開始好過來. 小朱分享找房子的困苦和神奇妙的帶領, Jane分享在苦難中如何體會神的祝福, 亢給梁子修弟兄一封信充滿在主基督裡的恩惠平安. 黃家慶從紀念主聖餐思想怎樣回應神的愛,Ginny提筆分享改變從一個正確的信念開始, 米迦勒續寫詩篇23:2, 蒼靈結筆天堂地獄離婚案。 感謝神有多位作者在今期執筆分享, 盼望大家繼續投稿, 讓神的信實, 藉我們的文章彰顯出來。
紀念
作者:黃家慶 2014-11-9 早上
今天是聖餐主日, 我要領敬拜讚美。 已經預備了兩個多星期, 從知道講道的主題及經文後選了四首有關對主餐回應的詩歌, 跟同領的姐妹練習過, 也寫好了要講的話, 昨晚也跟Ginny討論過。 今天早上最後更改所寫過的。
今天早上聽到英國廣播公司(BBC)的節目, 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一百週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登陸諾曼第的七十週年及柏林牆被拆的廿五週年, 講到為什麼人要紀念過去的事或死去的人。
不同的國家、不同的人、不同的時代都紀念過去的重大事件及重要的人, 但紀念的方式及原因有很大的區別。大多數的國家都會紀念軍人勇敢為國家或主義而死, 鼓勵人為自由/正義/理想而奮戰。 當然不同的政權會有不同的歷史觀點及主義、理想。也有些是紀念其他死去的人, 比如美國紀念 911事件喪生的人, 以色列紀念被希特勒殺害的猶太人。 主要是希望可以防止類似的事情再發生。
我們紀念主的聖餐是主自己所設立的, 祂說我們要這樣行為的是紀念祂為我們捨身流血。 不同的教會在不同的時代也有不同的方式和重點, 但最重要的是我們怎樣回應主對我們的愛, 我們會因主的愛而為主而活嗎? 我們會去傳揚主的福音嗎? 我們會在主內合一嗎? 我們會彼此相愛, 正如祂愛我們一樣嗎? 我們會彼此饒恕嗎? 我們會全心全意全力愛主嗎? 我們會愛人如己嗎? 我們會為主為人獻上自己嗎? 我們愛教會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嗎? 我們願意遵守主的命令嗎? 主說:「你們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參約十四:15,21,23)
今天是聖餐主日, 我要領敬拜讚美。 已經預備了兩個多星期, 從知道講道的主題及經文後選了四首有關對主餐回應的詩歌, 跟同領的姐妹練習過, 也寫好了要講的話, 昨晚也跟Ginny討論過。 今天早上最後更改所寫過的。
今天早上聽到英國廣播公司(BBC)的節目, 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一百週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登陸諾曼第的七十週年及柏林牆被拆的廿五週年, 講到為什麼人要紀念過去的事或死去的人。
不同的國家、不同的人、不同的時代都紀念過去的重大事件及重要的人, 但紀念的方式及原因有很大的區別。大多數的國家都會紀念軍人勇敢為國家或主義而死, 鼓勵人為自由/正義/理想而奮戰。 當然不同的政權會有不同的歷史觀點及主義、理想。也有些是紀念其他死去的人, 比如美國紀念 911事件喪生的人, 以色列紀念被希特勒殺害的猶太人。 主要是希望可以防止類似的事情再發生。
我們紀念主的聖餐是主自己所設立的, 祂說我們要這樣行為的是紀念祂為我們捨身流血。 不同的教會在不同的時代也有不同的方式和重點, 但最重要的是我們怎樣回應主對我們的愛, 我們會因主的愛而為主而活嗎? 我們會去傳揚主的福音嗎? 我們會在主內合一嗎? 我們會彼此相愛, 正如祂愛我們一樣嗎? 我們會彼此饒恕嗎? 我們會全心全意全力愛主嗎? 我們會愛人如己嗎? 我們會為主為人獻上自己嗎? 我們愛教會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嗎? 我們願意遵守主的命令嗎? 主說:「你們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參約十四:15,21,23)
感恩
作者:順子
親愛的主是愛我們每一個人的主, 祂的信實偉大, 祂的慈愛永遠長存, 祂知道我們的需要, 不過祂也有祂的時間來為我們預備和安排, 這是我親身體會到的。 我非常感謝懷恩堂的兄弟姊妹們, 用像親人的愛及感情來幫助我和愛護我。 這一次的考駕照受到曾先生夫婦、歐陽先生夫婦以及蔡太太的關照, 他們忙中抽空來幫助我。 我都感動得流眼淚, 只有常常禱告求主祝福報答他們。 在考駕照這一段時間, 想起聖經的應許記載在以賽亞書四十一章10節: 『你不要害怕、因為我與你同在.不要驚惶、因為我是你的 神.我必堅固你、我必幫助你、我必用我公義的右手扶持你。』 還有在約翰福音十四章13,14節主告訴我們說: 『你們奉我的名、無論求甚麼、我必成就、叫父因兒子得榮耀。 你們若奉我的名求甚麼、我必成就。』 神的話是信實的, 幫助我更有信心來往前走。 再次感恩也再一次感謝兄弟姊妹愛護、幫助和關我, 把榮耀歸給神。
親愛的主是愛我們每一個人的主, 祂的信實偉大, 祂的慈愛永遠長存, 祂知道我們的需要, 不過祂也有祂的時間來為我們預備和安排, 這是我親身體會到的。 我非常感謝懷恩堂的兄弟姊妹們, 用像親人的愛及感情來幫助我和愛護我。 這一次的考駕照受到曾先生夫婦、歐陽先生夫婦以及蔡太太的關照, 他們忙中抽空來幫助我。 我都感動得流眼淚, 只有常常禱告求主祝福報答他們。 在考駕照這一段時間, 想起聖經的應許記載在以賽亞書四十一章10節: 『你不要害怕、因為我與你同在.不要驚惶、因為我是你的 神.我必堅固你、我必幫助你、我必用我公義的右手扶持你。』 還有在約翰福音十四章13,14節主告訴我們說: 『你們奉我的名、無論求甚麼、我必成就、叫父因兒子得榮耀。 你們若奉我的名求甚麼、我必成就。』 神的話是信實的, 幫助我更有信心來往前走。 再次感恩也再一次感謝兄弟姊妹愛護、幫助和關我, 把榮耀歸給神。
天堂地獄離婚案(七)
作者:蒼靈
小國和天長嘗試找出路。
"兄弟,好像沒有出路。"小國問。
天長説,"不會吧。"他們不約而同地盯著那書,希望有字浮現,好得到走出逃城的提示。
書上浮現的字還是剛才那句話。"腳前的燈,路上的光,究竟是什麽意思?"天長在思索。
小國説,"我想是指天堂家主的話會引領前面的路吧。"
"太抽像了,我不懂,我們要的是找到一道門可以離開這個洞,"天長回答。
"出去也不是上策,地獄使者要是抓着我們,那會更糟糕,"小國繼續說,"我們辛辛苦苦從大堂那裡逃命出來,現在要是出去,就是羊入虎口,肯定會被地獄使者殺掉或折磨。假若我們拼死一搏,走回大堂那邊,也不知是否還有天堂船坐?我想,還是不要出去吧。"天長歎道,"是的,寧可作不見天日的自由人,好過作日光下的死囚。"
”兄弟,你現在講話都有條有理,不可思議,你改變了。” 小國笑着説。
天長得意洋洋的笑説,"以前我聽過人説耶穌可以改變一切!我想一點點的改變是蠻不錯的,但真的要我從頭到腳都變,我可受不了!”
小國也點頭認同天長。書上有新的字浮現: "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
倆人讀完這幾句話,異口同聲喊出,"新造的人!“
突然間,一度極大的光出現,耀目非常,叫他們倆個的眼睛也睜不開,一瞬間,天旋地轉...
小國聽到自己在喊,"天長,天長..."』
鬧鐘響起來,打斷了小國在回想剛才夢裡所發生的一切。他起床預備上班,但腦子裡拼命地想他和天長究竟最後怎麼樣?
過了多月,小國一直希望能再發這個未完的夢,雖然生活如常,但他心里有這個不解的結。有些人發惡夢後,很害怕再發同一個夢。小國卻祈望能繼續發這未完的夢。偶然聽到人提到離婚這兩個字,便鈎起他想到這個舊夢,天堂跟地獄是不可能結合,哪有離婚這回事?必須要在兩者之間選擇其一。他開始去追尋這夢裡的天堂船。
平安夜那個晚上,他鼓起勇氣踏進教堂,安靜地坐在一角。有人問,"朋友,你需要聖經嗎?"小國抬頭一看,站在他面前手拿著聖經的招待員,不就是天長嗎?
”天長!”小國興奮的站起來叫。
”你怎知道我的名字呀?我今天未有掛名牌。"天長微笑著跟小國説,將手裡的聖經交給小國。
小國跟他説,"咱們是認識的,我想跟你聊。"
"好的,聚會完我跟你聊,很高興認識你,朋友,你叫什麼名字?”
"小國,” 小國回答。那一刻,他多個月來的結終於解開了,再也不用老是想那未完的夢。
完
“當你根本無法站立起身,你不可能說我選擇躺下來。那時已經沒有時間給我們選擇;乃是叫我們真知道自己已經選擇了什麼,無論我們之前是否能意識到所作的決定。現今是我們選擇正路的機會。神還有所保留,好讓我們有這機會。這個機會不會永遠持續,我們必須選擇接受或放棄。”
C.S.Lewis - The Case for Christianity
小國和天長嘗試找出路。
"兄弟,好像沒有出路。"小國問。
天長説,"不會吧。"他們不約而同地盯著那書,希望有字浮現,好得到走出逃城的提示。
書上浮現的字還是剛才那句話。"腳前的燈,路上的光,究竟是什麽意思?"天長在思索。
小國説,"我想是指天堂家主的話會引領前面的路吧。"
"太抽像了,我不懂,我們要的是找到一道門可以離開這個洞,"天長回答。
"出去也不是上策,地獄使者要是抓着我們,那會更糟糕,"小國繼續說,"我們辛辛苦苦從大堂那裡逃命出來,現在要是出去,就是羊入虎口,肯定會被地獄使者殺掉或折磨。假若我們拼死一搏,走回大堂那邊,也不知是否還有天堂船坐?我想,還是不要出去吧。"天長歎道,"是的,寧可作不見天日的自由人,好過作日光下的死囚。"
”兄弟,你現在講話都有條有理,不可思議,你改變了。” 小國笑着説。
天長得意洋洋的笑説,"以前我聽過人説耶穌可以改變一切!我想一點點的改變是蠻不錯的,但真的要我從頭到腳都變,我可受不了!”
小國也點頭認同天長。書上有新的字浮現: "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
倆人讀完這幾句話,異口同聲喊出,"新造的人!“
突然間,一度極大的光出現,耀目非常,叫他們倆個的眼睛也睜不開,一瞬間,天旋地轉...
小國聽到自己在喊,"天長,天長..."』
鬧鐘響起來,打斷了小國在回想剛才夢裡所發生的一切。他起床預備上班,但腦子裡拼命地想他和天長究竟最後怎麼樣?
過了多月,小國一直希望能再發這個未完的夢,雖然生活如常,但他心里有這個不解的結。有些人發惡夢後,很害怕再發同一個夢。小國卻祈望能繼續發這未完的夢。偶然聽到人提到離婚這兩個字,便鈎起他想到這個舊夢,天堂跟地獄是不可能結合,哪有離婚這回事?必須要在兩者之間選擇其一。他開始去追尋這夢裡的天堂船。
平安夜那個晚上,他鼓起勇氣踏進教堂,安靜地坐在一角。有人問,"朋友,你需要聖經嗎?"小國抬頭一看,站在他面前手拿著聖經的招待員,不就是天長嗎?
”天長!”小國興奮的站起來叫。
”你怎知道我的名字呀?我今天未有掛名牌。"天長微笑著跟小國説,將手裡的聖經交給小國。
小國跟他説,"咱們是認識的,我想跟你聊。"
"好的,聚會完我跟你聊,很高興認識你,朋友,你叫什麼名字?”
"小國,” 小國回答。那一刻,他多個月來的結終於解開了,再也不用老是想那未完的夢。
完
“當你根本無法站立起身,你不可能說我選擇躺下來。那時已經沒有時間給我們選擇;乃是叫我們真知道自己已經選擇了什麼,無論我們之前是否能意識到所作的決定。現今是我們選擇正路的機會。神還有所保留,好讓我們有這機會。這個機會不會永遠持續,我們必須選擇接受或放棄。”
C.S.Lewis - The Case for Christianity
與懷恩堂的情懷
作者:Pauline
三年前大兒子一家三口來芝加哥探望我倆老, 因為他們是虔誠的基督徒, 因此我希望能找到一家教會在我家附近, 那麼星期天便可以到這兒有主日崇拜。 感謝主, 找了一個多月仍未找到, 正在心焦時竟收到兒子電郵懷恩堂的地址。 我們就決定來這間教會。
我們雖然是第一次到懷恩堂, 但好像回到自己家那樣溫暖。 教友們的熱誠問候、關懷, 令我們很感動。 更加驚喜的是我竟見到七年前在學校飯堂共過事的同事Laurie。
大兒子逗留約兩星期便回香港, 而我繼續來懷恩堂。 聽牧師解釋聖經上主的道理、主的話語, 學習怎樣禱告。 最可惜的是丈夫仍是心硬, 不願與我一同來教會崇拜及聽牧師講解聖經上的真道。 我心裡很感恩我今天能找到懷恩堂來崇拜, 其實真是主安排。 希望我丈夫有一天能與我一同到懷恩堂認識主, 成為主所使用的人, 榮耀歸主名。
三年前大兒子一家三口來芝加哥探望我倆老, 因為他們是虔誠的基督徒, 因此我希望能找到一家教會在我家附近, 那麼星期天便可以到這兒有主日崇拜。 感謝主, 找了一個多月仍未找到, 正在心焦時竟收到兒子電郵懷恩堂的地址。 我們就決定來這間教會。
我們雖然是第一次到懷恩堂, 但好像回到自己家那樣溫暖。 教友們的熱誠問候、關懷, 令我們很感動。 更加驚喜的是我竟見到七年前在學校飯堂共過事的同事Laurie。
大兒子逗留約兩星期便回香港, 而我繼續來懷恩堂。 聽牧師解釋聖經上主的道理、主的話語, 學習怎樣禱告。 最可惜的是丈夫仍是心硬, 不願與我一同來教會崇拜及聽牧師講解聖經上的真道。 我心裡很感恩我今天能找到懷恩堂來崇拜, 其實真是主安排。 希望我丈夫有一天能與我一同到懷恩堂認識主, 成為主所使用的人, 榮耀歸主名。
活出信念
作者:Ginny
今年夏天本已定下十月和十二月去中國的行程,但其實我內心有掙扎,對今次福音演出搬到廣州那裡,並招募一群新的團隊,跟以前的運作雖然是一様,但人面全非,只有老團隊的一對夫妻過來配合我。 我心裡蠻不想去,因老大已升大學,家裡只剩下老二,去差不多三個星期的時間,我放心不下,也不想跟家人分開得太久。
聽到同工説招人方面有問題,可能今年辦不了福音演出,我雖然有為這事祈求,但沒有很大的渴望神會成就這事,心想要是開不了演出訓練,那就不用去。兩星期後,國內同工告訴我神預備了超過十五個的弟兄姊妹參加今次的褔音演出,聽到這好消息時,心裡很矛盾,一方面感謝神應允我們的禱告,叧一方面,我還是没有預備好上路的心情。在出發前大約兩個星期,我收到同工發給我電郵,整個團隊被公安盯着,接着那幾天都有人上門去查問和拍照,這事也引起房東去詢問究竟團隊在幹什麼?同工們和我都禱告,將這事交託神的帶領,經過和這邊及國內的幾位同工們在網上商議後,大家一致決定今年停辦福音演出。
我內心很釋然,雖然覺得有點可惜,不能像去年那樣經歷"上帝之舞",但我深知這一切都是出於祂的。 詩篇説,"耶和華啊,袮已經鑒察我,認識我。我坐下,我起來,袮都曉得,你從遠處知道我的意念。我行路,我躺臥,袮都細察,袮也深知我一切所行的。耶和華啊,我舌頭上的話,祢沒有一句不知道的。"(詩139:1-4)我深知自己對這福音演出的事工沒有從前那份激情及熱愛,那一度曾叫我能放下別事,投身服事,不計算代價的委身,不知從何時開始,悄然溜走了。可能是我們又搬到不同的地點,過去四年在中國服事,團隊分別搬了四次家,都在上海附近一帶,曾經短期留過在四川,第五和第六年定居在無錫,今年第七年又搬到廣州,每次移遷的原因都是因為被盯查。也可能是每次都要重新訓練新人,不像從前那個團隊一樣跟我好幾年,有連續性和能建立關係。現在就是短宣,一年培訓團隊二次至三次,一共也只有一個多月。我對這種模式有點抗拒,自已覺得不蹋實,沒有那份期盼和動力一定要去作這演出事工。我感謝神,祂今次沒有開路給我去,我明白神對我服事上有嚴緊的要求,要是我沒有那顆火熱的心,倒不如不作,祂也不強難我,這是我要感恩的。祂不願意我這様只為了事工而作,只為出福音演出而排練,神看重的是我純全的心去服事過於我的才能恩睗。神實在愛我,讓我在這事上親歷祂的全知,我每一様的心思意念都逃不過祂的眼目。祂也應允我的禱告,這一年我的禱告其中有這樣的祈求:"神啊! 求袮讓我聽見祢和明白袮的帶領。" 中國這事,我領會到神託付衪兒女們作其大事工是要委身和有激情,絶不能苟且過關。
我這回沒有去中國並稍作調整縮短行程,全程在香港陪伴我媽,剛好“佔中”事件還在持續,每天新聞台都播放那些學生的佔據點。香港的教會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些傳道人和牧師在講台上説要服從執政掌權的,鼓勵大家支持中央政府, 有些在佔據點附近的教會大開門戶,供應茶水點心和休息地方給示威者和學生們, 以表支持。很多佔據點的居民都發出怨言,因影響他們日常的生活和生意,也有一些店主願意犧牲一些不便去支持學生們。老一輩的大多數都覺得學生應用功讀書,不應生事。有些人説學生們太天真,不設實際的“佔中”行動只會途勞無功,也有些參予者只是湊熱鬧。這事很多人有不同的看法, 究竟這些學生們和示威者所作的是對或錯?無人知曉。我在想這次行動的參予者絶大多數是年青人,為什麽?因為在回歸中國後50年不變,對年青人的將來有設身的關係,到那時老人和中年人都可能不在了,將來中央派誰管理香港,跟他們沒有什麽很大的關係。
我是在這殖民地長大的, 一直沒有民族根,不屬中國,也不屬英國,視台、澳及國内為同胞,只知道自己是在香港長大的中國人,在一個繁榮和自由的城市享受所有的權益。香港人很懂得賺錢和工作,對政治好像沒有很强烈的立場,可能一直在安居回歸後特區的權利,亦能保持對投資人士的一個自由港。所以對這次“佔中”事件, 讓我看見年青領袖們和那幾位主要策劃中年人的精神。雖然最後也許不會改變什麼,但至少他們嘗試用和平的示威途徑去表達心聲。這群年青學生放下了時間、學業、休息及面對一些家人的反對,去相信一個信念, 藉這信念希望能看見有所改變。印象中香港人比較實際,不太會花很多精力去作虧本的事,過去也有過不少示威行動,但從來沒有像這一次的大規模和堅持性。雖這行動絶大多數不能改變政府的決定,這群示威者早晚都會回家,恢復以前的生活,但當中有一些人會持續這信念,或者將來繼續安排更有策略性的行動...
我覺得改變從這裡開始, 一個堅持的信念不會因環境而搖動,反而會持續延伸,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和反對的沖擊,William Wilberforce 在信主後窮盡一生精力的去爭取廢除奴隸條文法,在他臨終前三天,英國國會終於通過他畢生推動的反奴條文法。經過漫長的20多年,並身邊許多戰友持續跟他並肩,結果這信念得到落實,使政策改變。
多少時候,要改變一個根深蒂固的問題是非常困難,也不是朝夕能見得到的結果。關鍵是那信念是否正確,堅持一個不正確的信念又能成功地推動,是非常危險和可怕的 - 希特拉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那我們對服事的信念是否正確?我們是否全心全意去服事?時常檢察自己的心是否純全?服事中有否雜混個人的榮譽慾和成就感?假若我們現在服事的信念是正確,卻仍然看不見需要改變的有所突破,請不要放棄,改變從這裡開始 --- 一個正確的信念, 為信念而活。
"神啊!求袮鋻察我,知道我的心思; 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裡面有甚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 (詩149:23-24)
今年夏天本已定下十月和十二月去中國的行程,但其實我內心有掙扎,對今次福音演出搬到廣州那裡,並招募一群新的團隊,跟以前的運作雖然是一様,但人面全非,只有老團隊的一對夫妻過來配合我。 我心裡蠻不想去,因老大已升大學,家裡只剩下老二,去差不多三個星期的時間,我放心不下,也不想跟家人分開得太久。
聽到同工説招人方面有問題,可能今年辦不了福音演出,我雖然有為這事祈求,但沒有很大的渴望神會成就這事,心想要是開不了演出訓練,那就不用去。兩星期後,國內同工告訴我神預備了超過十五個的弟兄姊妹參加今次的褔音演出,聽到這好消息時,心裡很矛盾,一方面感謝神應允我們的禱告,叧一方面,我還是没有預備好上路的心情。在出發前大約兩個星期,我收到同工發給我電郵,整個團隊被公安盯着,接着那幾天都有人上門去查問和拍照,這事也引起房東去詢問究竟團隊在幹什麼?同工們和我都禱告,將這事交託神的帶領,經過和這邊及國內的幾位同工們在網上商議後,大家一致決定今年停辦福音演出。
我內心很釋然,雖然覺得有點可惜,不能像去年那樣經歷"上帝之舞",但我深知這一切都是出於祂的。 詩篇説,"耶和華啊,袮已經鑒察我,認識我。我坐下,我起來,袮都曉得,你從遠處知道我的意念。我行路,我躺臥,袮都細察,袮也深知我一切所行的。耶和華啊,我舌頭上的話,祢沒有一句不知道的。"(詩139:1-4)我深知自己對這福音演出的事工沒有從前那份激情及熱愛,那一度曾叫我能放下別事,投身服事,不計算代價的委身,不知從何時開始,悄然溜走了。可能是我們又搬到不同的地點,過去四年在中國服事,團隊分別搬了四次家,都在上海附近一帶,曾經短期留過在四川,第五和第六年定居在無錫,今年第七年又搬到廣州,每次移遷的原因都是因為被盯查。也可能是每次都要重新訓練新人,不像從前那個團隊一樣跟我好幾年,有連續性和能建立關係。現在就是短宣,一年培訓團隊二次至三次,一共也只有一個多月。我對這種模式有點抗拒,自已覺得不蹋實,沒有那份期盼和動力一定要去作這演出事工。我感謝神,祂今次沒有開路給我去,我明白神對我服事上有嚴緊的要求,要是我沒有那顆火熱的心,倒不如不作,祂也不強難我,這是我要感恩的。祂不願意我這様只為了事工而作,只為出福音演出而排練,神看重的是我純全的心去服事過於我的才能恩睗。神實在愛我,讓我在這事上親歷祂的全知,我每一様的心思意念都逃不過祂的眼目。祂也應允我的禱告,這一年我的禱告其中有這樣的祈求:"神啊! 求袮讓我聽見祢和明白袮的帶領。" 中國這事,我領會到神託付衪兒女們作其大事工是要委身和有激情,絶不能苟且過關。
我這回沒有去中國並稍作調整縮短行程,全程在香港陪伴我媽,剛好“佔中”事件還在持續,每天新聞台都播放那些學生的佔據點。香港的教會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些傳道人和牧師在講台上説要服從執政掌權的,鼓勵大家支持中央政府, 有些在佔據點附近的教會大開門戶,供應茶水點心和休息地方給示威者和學生們, 以表支持。很多佔據點的居民都發出怨言,因影響他們日常的生活和生意,也有一些店主願意犧牲一些不便去支持學生們。老一輩的大多數都覺得學生應用功讀書,不應生事。有些人説學生們太天真,不設實際的“佔中”行動只會途勞無功,也有些參予者只是湊熱鬧。這事很多人有不同的看法, 究竟這些學生們和示威者所作的是對或錯?無人知曉。我在想這次行動的參予者絶大多數是年青人,為什麽?因為在回歸中國後50年不變,對年青人的將來有設身的關係,到那時老人和中年人都可能不在了,將來中央派誰管理香港,跟他們沒有什麽很大的關係。
我是在這殖民地長大的, 一直沒有民族根,不屬中國,也不屬英國,視台、澳及國内為同胞,只知道自己是在香港長大的中國人,在一個繁榮和自由的城市享受所有的權益。香港人很懂得賺錢和工作,對政治好像沒有很强烈的立場,可能一直在安居回歸後特區的權利,亦能保持對投資人士的一個自由港。所以對這次“佔中”事件, 讓我看見年青領袖們和那幾位主要策劃中年人的精神。雖然最後也許不會改變什麼,但至少他們嘗試用和平的示威途徑去表達心聲。這群年青學生放下了時間、學業、休息及面對一些家人的反對,去相信一個信念, 藉這信念希望能看見有所改變。印象中香港人比較實際,不太會花很多精力去作虧本的事,過去也有過不少示威行動,但從來沒有像這一次的大規模和堅持性。雖這行動絶大多數不能改變政府的決定,這群示威者早晚都會回家,恢復以前的生活,但當中有一些人會持續這信念,或者將來繼續安排更有策略性的行動...
我覺得改變從這裡開始, 一個堅持的信念不會因環境而搖動,反而會持續延伸,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和反對的沖擊,William Wilberforce 在信主後窮盡一生精力的去爭取廢除奴隸條文法,在他臨終前三天,英國國會終於通過他畢生推動的反奴條文法。經過漫長的20多年,並身邊許多戰友持續跟他並肩,結果這信念得到落實,使政策改變。
多少時候,要改變一個根深蒂固的問題是非常困難,也不是朝夕能見得到的結果。關鍵是那信念是否正確,堅持一個不正確的信念又能成功地推動,是非常危險和可怕的 - 希特拉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那我們對服事的信念是否正確?我們是否全心全意去服事?時常檢察自己的心是否純全?服事中有否雜混個人的榮譽慾和成就感?假若我們現在服事的信念是正確,卻仍然看不見需要改變的有所突破,請不要放棄,改變從這裡開始 --- 一個正確的信念, 為信念而活。
"神啊!求袮鋻察我,知道我的心思; 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裡面有甚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 (詩149:23-24)
給梁子修弟兄一封信
作者:亢
前提:教會有系統的以弗所書主日信息,在本年四月份,開始由譚人元牧師以第一章幾句經文,作講道經文,也由他在十月廿六日主日,第六章最後幾句經文作結束。他問我們:「我們基督徒所渴求的是什麼,是健康嗎?」。這正是我們眾人的心底話。但他說「我們基督徒所祈望的,是神所賜的恩惠和平安」。使徒保羅寫信給多處教會,他向眾聖徒問安時,是『願恩惠,平安從神我們的父和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
我想,健康是我們渴望的,原來,有了從神來的恩惠、平安,我們就有一切。
我想,恩惠是什麼呢?是從神來的福份,主賜給各樣福氣是我們不配的,基督救贖,神賜諸般好處和福利。
我想,平安是什麼?是基於與神和好關係,心裡有健全的心理,穩定心態,正確的自我形像,我們對事物、人物處之泰然,神賜給我們平静安寧心境。
梁弟兄讓我藉着我對你和素玲的認識,拿幾天簡短的交談,作為寫這信的資料。有錯誤、誤解、不足之處,請見諒。
--------
在神的大家庭發生的每一件事物,沒有一樣是偶然的。高興有機會認識你梁弟兄、和素玲,知道你們在到懷恩堂主日崇拜之前,已參加芝城華人聯合基督教會主日崇拜很多年,故此對教會各樣事情,你們已了解很多。
記得這是本年三月份的主日,芝加哥天氣已開始回暖,我們在教會的前堂,等候着進入會堂,
「素玲,妳好,今天感覺如何?」
「今天不錯,有時血糖低一點,我時常帶着糖果,以備應用。」
「我們上星期學了金句,我們一起讀,好不好?」
「好,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箴言十七22)
時間過得快,八月份的芝城華埠,舉行夏節慶祝會(Summer Fest),主要通道,不准車輛駛入,只准行人通過,街道滿了遊客,好不熱鬧。
而在附近一間醫院病房,你正陪伴着素玲,等待着專科醫生對她的診斷和醫治。
這是一間特好的病房,遠望西面,一覽無遺,陽光透過百葉窗,照着你們,你談及她進院前後的光景,而素玲 也 談及她的病歷和她身體那時的狀况,她說,醫生能做到的已做了,說話間,她伸岀她的手,笑著說:「除了這病,我是有氣力去處理日常家務,又還有好的胃口,講話也夠氣。」
斜陽照着她的面部,那眼睛,那眉毛,那鼻子,那嘴唇,實是很美麗的容貌,相影托出一個安詳,與世無爭,對會發生的事,處之泰然,這超越的境界,阿!這就是神賜給她的平静安寧心境。
我明白了,身體會衰退,健康會失去,但最要緊的,就是神的恩惠與平安,與她同在。
我又想到,再過一些時,情形如何呢?她身體會有變化,想到葛培理對這事有好的勸慰,實在對多人有幫助,他說:「神賜靈給每個人,這靈和這人出雙入對,同時同位在一起很多年,當身體將要過去,靈魂將要歸賜靈的神,這個分離,一定會有不尋常的事會發生,這心靈痛苦,這面目的改變,這肉體的朽壞,一定會發生,但也會成過去。神會明白我們的處境,神會抹乾我們的眼淚,我們需要的,就是尋求祂,祂會給我們平靜安慰。」
我又想到傳道書九9, 素玲在神所賜她的年日,享有同她所愛的丈夫快活度日,是神賜她的福份 , 那時她失去她的健康,世上一切浮華,對她没有半點用處,表面她是一無所有,實質她是豐盛的,因為她有幼年所配的丈夫,在這急需時候陪伴在身邊,而她也在那 設備齊全的病房,得到專業醫護人員悉心護理,這就是神的憐憫和慈愛與她同在,她實在擁有最寶貴的一切。
寫到這裏,我想到你今後要走的人生道路,願神保守引領。我要說的,是我們心裡好像有很多的大小框子,裡面放滿各類物件,這個放着祖父母的東西,這個放父親母親的東西,這個放着丈夫/妻子的東西,這個放着兒女的東西,這個放着親友的東西,這個放着愛,等等。當一重要的框子突然空了,怎樣辦?如何填補這失落?時間嗎?慰問嗎?眼淚嗎?工作嗎?旅遊嗎?音樂嗎?其他的填補方法嗎?各樣都會有幫助吧!但最能填補這突然空了的框子,是神的話語,讚美神的詩歌,因為在我們主耶穌基督裡,有着測不透的豐盛,能將空了的框子慢慢填補。感謝神,這也正是你現在所做的。願神的恩惠,平安歸與你和你家人。
主内弟兄:亢宇 11/16/2014
前提:教會有系統的以弗所書主日信息,在本年四月份,開始由譚人元牧師以第一章幾句經文,作講道經文,也由他在十月廿六日主日,第六章最後幾句經文作結束。他問我們:「我們基督徒所渴求的是什麼,是健康嗎?」。這正是我們眾人的心底話。但他說「我們基督徒所祈望的,是神所賜的恩惠和平安」。使徒保羅寫信給多處教會,他向眾聖徒問安時,是『願恩惠,平安從神我們的父和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
我想,健康是我們渴望的,原來,有了從神來的恩惠、平安,我們就有一切。
我想,恩惠是什麼呢?是從神來的福份,主賜給各樣福氣是我們不配的,基督救贖,神賜諸般好處和福利。
我想,平安是什麼?是基於與神和好關係,心裡有健全的心理,穩定心態,正確的自我形像,我們對事物、人物處之泰然,神賜給我們平静安寧心境。
梁弟兄讓我藉着我對你和素玲的認識,拿幾天簡短的交談,作為寫這信的資料。有錯誤、誤解、不足之處,請見諒。
--------
在神的大家庭發生的每一件事物,沒有一樣是偶然的。高興有機會認識你梁弟兄、和素玲,知道你們在到懷恩堂主日崇拜之前,已參加芝城華人聯合基督教會主日崇拜很多年,故此對教會各樣事情,你們已了解很多。
記得這是本年三月份的主日,芝加哥天氣已開始回暖,我們在教會的前堂,等候着進入會堂,
「素玲,妳好,今天感覺如何?」
「今天不錯,有時血糖低一點,我時常帶着糖果,以備應用。」
「我們上星期學了金句,我們一起讀,好不好?」
「好,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箴言十七22)
時間過得快,八月份的芝城華埠,舉行夏節慶祝會(Summer Fest),主要通道,不准車輛駛入,只准行人通過,街道滿了遊客,好不熱鬧。
而在附近一間醫院病房,你正陪伴着素玲,等待着專科醫生對她的診斷和醫治。
這是一間特好的病房,遠望西面,一覽無遺,陽光透過百葉窗,照着你們,你談及她進院前後的光景,而素玲 也 談及她的病歷和她身體那時的狀况,她說,醫生能做到的已做了,說話間,她伸岀她的手,笑著說:「除了這病,我是有氣力去處理日常家務,又還有好的胃口,講話也夠氣。」
斜陽照着她的面部,那眼睛,那眉毛,那鼻子,那嘴唇,實是很美麗的容貌,相影托出一個安詳,與世無爭,對會發生的事,處之泰然,這超越的境界,阿!這就是神賜給她的平静安寧心境。
我明白了,身體會衰退,健康會失去,但最要緊的,就是神的恩惠與平安,與她同在。
我又想到,再過一些時,情形如何呢?她身體會有變化,想到葛培理對這事有好的勸慰,實在對多人有幫助,他說:「神賜靈給每個人,這靈和這人出雙入對,同時同位在一起很多年,當身體將要過去,靈魂將要歸賜靈的神,這個分離,一定會有不尋常的事會發生,這心靈痛苦,這面目的改變,這肉體的朽壞,一定會發生,但也會成過去。神會明白我們的處境,神會抹乾我們的眼淚,我們需要的,就是尋求祂,祂會給我們平靜安慰。」
我又想到傳道書九9, 素玲在神所賜她的年日,享有同她所愛的丈夫快活度日,是神賜她的福份 , 那時她失去她的健康,世上一切浮華,對她没有半點用處,表面她是一無所有,實質她是豐盛的,因為她有幼年所配的丈夫,在這急需時候陪伴在身邊,而她也在那 設備齊全的病房,得到專業醫護人員悉心護理,這就是神的憐憫和慈愛與她同在,她實在擁有最寶貴的一切。
寫到這裏,我想到你今後要走的人生道路,願神保守引領。我要說的,是我們心裡好像有很多的大小框子,裡面放滿各類物件,這個放着祖父母的東西,這個放父親母親的東西,這個放着丈夫/妻子的東西,這個放着兒女的東西,這個放着親友的東西,這個放着愛,等等。當一重要的框子突然空了,怎樣辦?如何填補這失落?時間嗎?慰問嗎?眼淚嗎?工作嗎?旅遊嗎?音樂嗎?其他的填補方法嗎?各樣都會有幫助吧!但最能填補這突然空了的框子,是神的話語,讚美神的詩歌,因為在我們主耶穌基督裡,有着測不透的豐盛,能將空了的框子慢慢填補。感謝神,這也正是你現在所做的。願神的恩惠,平安歸與你和你家人。
主内弟兄:亢宇 11/16/2014
數算神的恩典
作者:Laurie
轉眼又到年底了, 回顧這一年在我們的家、我們的教會、我們的朋友, 到處都充滿神的恩典, 神的愛和神的大能, 可以講是不能用筆和紙來說盡的。
幾年來, 我被耳疾困擾, 情緒很低落, 很多團契都不想參加, 連主日學都是坐在那裡, 根本不知別人說什麼, 別人祈禱完了也不知道, 很不開心和懊惱。
我就在祈禱會講出來, 感謝神聽我禱告, 也感謝兄弟姐妹的代禱, 我的家庭醫生就介紹一位耳科醫生給我。 這個醫生說不用做手術, 裝耳機就能聽見了。 以前看的醫生都要我做手術, 還麻煩何牧師同我去見那醫生, 因我不想要做手術, 所以拖到現在。
這事情的進行, 神讓我學習忍耐,不住地祈禱。 過了兩個月保險公司終於批下來, 可以做了, 又過了 兩個禮拜, 我終於帶上耳機, 能重新聽到講道, 能與別人交談, 非常感謝神, 神總是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候作最好的安排。
最近我妹也進了我們公司上班, 也是神奇妙的安排。 她四月份就沒有工作了, 我回公司為她申請, 都說要她等。有一天有個同事突然離職, 我就馬上向老板講, 他馬上請她進行一系列的填寫表格、身體檢查等等的手續, 禮拜一就叫她來上班了。她還未信主, 希望透過這件事, 她能認識這位全知全能的神。
轉眼又到年底了, 回顧這一年在我們的家、我們的教會、我們的朋友, 到處都充滿神的恩典, 神的愛和神的大能, 可以講是不能用筆和紙來說盡的。
幾年來, 我被耳疾困擾, 情緒很低落, 很多團契都不想參加, 連主日學都是坐在那裡, 根本不知別人說什麼, 別人祈禱完了也不知道, 很不開心和懊惱。
我就在祈禱會講出來, 感謝神聽我禱告, 也感謝兄弟姐妹的代禱, 我的家庭醫生就介紹一位耳科醫生給我。 這個醫生說不用做手術, 裝耳機就能聽見了。 以前看的醫生都要我做手術, 還麻煩何牧師同我去見那醫生, 因我不想要做手術, 所以拖到現在。
這事情的進行, 神讓我學習忍耐,不住地祈禱。 過了兩個月保險公司終於批下來, 可以做了, 又過了 兩個禮拜, 我終於帶上耳機, 能重新聽到講道, 能與別人交談, 非常感謝神, 神總是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候作最好的安排。
最近我妹也進了我們公司上班, 也是神奇妙的安排。 她四月份就沒有工作了, 我回公司為她申請, 都說要她等。有一天有個同事突然離職, 我就馬上向老板講, 他馬上請她進行一系列的填寫表格、身體檢查等等的手續, 禮拜一就叫她來上班了。她還未信主, 希望透過這件事, 她能認識這位全知全能的神。
“我的百姓所受的困苦,我實在看見了”
作者:小朱
深秋了,當我坐在溫暖的家裡,看著屋外錯落有致的景致和色彩斑斕的樹葉,不得不感謝/讚美主在我們到Boston後在住處上給我們的恩典。
Boston房源緊張,房價奇高,房子又老又舊又小。沒來Boston之前,就領教了。振蔚在網上找我們要租的地方,看著圖片,比較著價格,“哎,和Chicago比,性價比太低了”,他直搖頭,打電話過去詢問,對方口氣強硬,“就這個樣子,想要的話,動作要快。”振蔚和我還在猶豫,對方電話又來了,房子已經被別人租走了。
對Boston人生地不熟, 振蔚工作交接異常地緊迫和繁忙,我們沒有時間和能力去實地看看和比較了。不得已,我們只能從網上很有限的房源裡,租了一處我們自認為滿意的房子----在Boston北郊的Melrose,周遭環境相對比較優美;靠近Orange Line的終點,振蔚上班單程需1個小時;房價也在我們能承受的範圍之內。
可到了Boston,才住兩周,我們就發現我們租的房子,是個“極品”----什麼污染都齊了。房子緊挨路邊(而且是主幹道),每天桌面上/地板上都有濃濃的一層灰。晚上,路燈把我們兩個朝西的睡房照出了夕陽西下的意境。早上五點不到,樓下的汽車聲/汽油味(我們樓下有個停靠站,三輛公車要從這裡經過)就提醒我們喧囂的新一天來到了。週末,尤其是週末的晚上,Boston有不少年輕人喜歡飆車,他們轟著油門,開著聲音巨響的車載音響,從我們家樓下一波一波地呼嘯而過,我們也被驚得心一陣一陣地狂跳,耳朵也隨著時不時地耳鳴,箴箴也常常被驚醒而哭個不停,我們的晚上就在折騰中度過。兩個朝西又是頂層的房間,讓我們到Boston的前三個月,也是第一個夏季,飽享免費桑拿。
我們租的是幢1920年代的老樓,樓道內/家裡的霉味揮之不去,夾雜著油煙味,汗酸味,常常使我們聞到了豬圈的味道。這幢四層的樓房是被一個希臘人買下了,為了省錢,他不捨得徹底地維修,而總是找些廉價的工人,用最廉價的材料,不停地修修補補。刺鼻的油漆味讓我們睜不開眼睛,也使箴箴的皮膚上出了紅疹子。最讓人髮指的是,家裡有老鼠。有人說,Boston是山城,老房子裡有老鼠很正常,可振蔚用自己製作的簡易“花生醬老鼠夾”就在我們的廚房活捉了4只老鼠,這讓人非常驚慌。家裡已經下老鼠藥了,雖然所謂的捕鼠專家一再承諾這些老鼠藥對人絕對無害,但當我想到老鼠,尤其是服毒的老鼠在地上爬,箴箴也在地上爬,而且還時不時地會把小手往嘴裡送,我真是毛骨悚然;除了不停地禱告,我只有用酒精一遍一遍地擦地板來安慰自己。
夏天過了,冬天來了,問題又加添了。房子裡的暖氣是很老式的那種暖氣片,供暖時暖氣片滾燙滾燙的,真怕箴箴碰到燙手。房東為了省錢,一天供兩次暖,凌晨一次,傍晚一次,每次30分鐘。供暖時,我們像烤箱中的番薯,熱得一件件地脫衣服;還沒等汗水乾透,又得一件件地往回加衣服,並凍得瑟瑟發抖。箴箴的鼻涕一直掛掛的,終于她病倒了。發了3天高燒後,嚴重的感冒了。
那天振蔚請假陪箴箴看病後,從醫院出來,我回家煮菜,他的腳步不知不覺邁向了TOWNE ESTATES-- 一處就在我們附近,但各方面條件都比我們要好太多同時房價還便宜的apartment community。這是住在那裡的振蔚的一個中國同事介紹的,夏天的時候我們去看過,羨慕得不得了,但就是沒房源,接待我們的物管說要等一年以後。振蔚這次去遇見的一位物管,她半年前剛在振蔚工作的醫院成功做過癌症切除手術,所以當她得知振蔚的工作單位時,對振蔚有說不出的好感。振蔚抱著生病的小箴箴,簡單講述了我們的困境,她聽了深表同情,表示有房源了,一定聯繫我們,先幫我們排上隊。唉,剛有一線希望的時候,振蔚看到那一串長長的list,就又邁著沉重的腳步退出來了。
振蔚每天忙著上下班,看到我們的處境,作為一家之主的他非常內疚和痛苦。我抱著箴箴,常常心疼地暗暗抹淚。“主啊”,我心裡呼喊,卻禱告不出來,只有在神面前哭泣,嘆息,不知怎麼面對漫長的冬季,憂心忡忡卻又無可奈何。求神幫助我們脫離困境,但心裡卻又不敢抱任何希望。
三周後,TOWNE ESTATES來電話了,拎起電話,就聽到對方講“Incredible!”有房源了!!! 在那個社區住了14年的一對老夫婦,因為先生腿腳不靈便,要搬出去住到有電梯的公寓,我們下周就可以去看他們的房子,滿意的話,就簽合約。接完電話,我除了哭,不知怎麼表達。神的拯救就這樣真真實實地臨到我們。
當然看了房子,很滿意,我們第一個處住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所有的缺陷都彌補了,並且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坦白地說,在Boston很少有像這樣大規模,又景致優美,管理優秀,交通便利的社區。我們所住的單元,又是這個社區裡最好的之一。我們不住地謝謝那個接待振蔚的物管,因為神用她對我們動了憐憫的心腸,把我們的名字從長長的list的末尾,排在了第一個。她神祕地笑笑,意味深長地/反覆地說著“May God Bless you!”
2013年11月中旬,我們再次搬家嘍。搬進去的第二天,箴箴已經掛了一個多月的鼻涕就止住了,而且更奇妙的是,在柔軟的新地毯上,箴箴馬上就自己會走路了。振蔚和我坐在溫暖,寧靜的客廳裡,欣賞著屋外非常漂亮的景致,一次又一次被神的恩典感動。“寬寬”,振蔚突然嚴肅地對我說,“你相信嗎?如果我們一來Boston就住在這裡,我們現下坐在這裡一定會是在抱怨或者挑這個住處的毛病。”“嗯”我從心裡完全贊同。
今年5月,我在小區內很吃驚地碰到我們的前房客, “您是來看朋友嗎?”我問道。“哦,不,我又搬回來了”,她告訴我,“我搬出去沒多久,我先生就去世了,我還是喜歡這裡,就請物管幫我,我就又搬回來了。”我聽了,一邊安慰她,一邊內心真是忍不住敬佩我們偉大的神,他真是統管萬有的神,“耶和華的眼目遍察全地,要顯大能幫助向他心存誠實的人。”
親愛的懷恩堂的弟兄姐妹,離開你們已經一年多了。想到你們心裡總是說不出的溫暖和虧欠,我們從您們那裡領受了太多的幫助和關愛,卻沒來得及有一點點回報,就離開你們來到Boston了。前些日子我們參加了這邊教會的一個“baby shower”,回來後,振蔚和我異口同聲地說,“這使我想起我們的罪/虧欠了,懷恩堂的弟兄姐妹對我們實在是太好太好了﹗是我們不配的﹗﹗”
無論在哪裡,你們在基督裡對我們的恩情,我們都存留在心底,這是對我們很大的激勵!無論在哪裡,我們都是同路人,願我們在新一年經歷神更豐盛的恩典/保守和引领。您們若有機會來Boston,請一定來我們家坐坐,我們的地址是︰145 Pleasant St,Apt C, Melrose,MA,02176.
深秋了,當我坐在溫暖的家裡,看著屋外錯落有致的景致和色彩斑斕的樹葉,不得不感謝/讚美主在我們到Boston後在住處上給我們的恩典。
Boston房源緊張,房價奇高,房子又老又舊又小。沒來Boston之前,就領教了。振蔚在網上找我們要租的地方,看著圖片,比較著價格,“哎,和Chicago比,性價比太低了”,他直搖頭,打電話過去詢問,對方口氣強硬,“就這個樣子,想要的話,動作要快。”振蔚和我還在猶豫,對方電話又來了,房子已經被別人租走了。
對Boston人生地不熟, 振蔚工作交接異常地緊迫和繁忙,我們沒有時間和能力去實地看看和比較了。不得已,我們只能從網上很有限的房源裡,租了一處我們自認為滿意的房子----在Boston北郊的Melrose,周遭環境相對比較優美;靠近Orange Line的終點,振蔚上班單程需1個小時;房價也在我們能承受的範圍之內。
可到了Boston,才住兩周,我們就發現我們租的房子,是個“極品”----什麼污染都齊了。房子緊挨路邊(而且是主幹道),每天桌面上/地板上都有濃濃的一層灰。晚上,路燈把我們兩個朝西的睡房照出了夕陽西下的意境。早上五點不到,樓下的汽車聲/汽油味(我們樓下有個停靠站,三輛公車要從這裡經過)就提醒我們喧囂的新一天來到了。週末,尤其是週末的晚上,Boston有不少年輕人喜歡飆車,他們轟著油門,開著聲音巨響的車載音響,從我們家樓下一波一波地呼嘯而過,我們也被驚得心一陣一陣地狂跳,耳朵也隨著時不時地耳鳴,箴箴也常常被驚醒而哭個不停,我們的晚上就在折騰中度過。兩個朝西又是頂層的房間,讓我們到Boston的前三個月,也是第一個夏季,飽享免費桑拿。
我們租的是幢1920年代的老樓,樓道內/家裡的霉味揮之不去,夾雜著油煙味,汗酸味,常常使我們聞到了豬圈的味道。這幢四層的樓房是被一個希臘人買下了,為了省錢,他不捨得徹底地維修,而總是找些廉價的工人,用最廉價的材料,不停地修修補補。刺鼻的油漆味讓我們睜不開眼睛,也使箴箴的皮膚上出了紅疹子。最讓人髮指的是,家裡有老鼠。有人說,Boston是山城,老房子裡有老鼠很正常,可振蔚用自己製作的簡易“花生醬老鼠夾”就在我們的廚房活捉了4只老鼠,這讓人非常驚慌。家裡已經下老鼠藥了,雖然所謂的捕鼠專家一再承諾這些老鼠藥對人絕對無害,但當我想到老鼠,尤其是服毒的老鼠在地上爬,箴箴也在地上爬,而且還時不時地會把小手往嘴裡送,我真是毛骨悚然;除了不停地禱告,我只有用酒精一遍一遍地擦地板來安慰自己。
夏天過了,冬天來了,問題又加添了。房子裡的暖氣是很老式的那種暖氣片,供暖時暖氣片滾燙滾燙的,真怕箴箴碰到燙手。房東為了省錢,一天供兩次暖,凌晨一次,傍晚一次,每次30分鐘。供暖時,我們像烤箱中的番薯,熱得一件件地脫衣服;還沒等汗水乾透,又得一件件地往回加衣服,並凍得瑟瑟發抖。箴箴的鼻涕一直掛掛的,終于她病倒了。發了3天高燒後,嚴重的感冒了。
那天振蔚請假陪箴箴看病後,從醫院出來,我回家煮菜,他的腳步不知不覺邁向了TOWNE ESTATES-- 一處就在我們附近,但各方面條件都比我們要好太多同時房價還便宜的apartment community。這是住在那裡的振蔚的一個中國同事介紹的,夏天的時候我們去看過,羨慕得不得了,但就是沒房源,接待我們的物管說要等一年以後。振蔚這次去遇見的一位物管,她半年前剛在振蔚工作的醫院成功做過癌症切除手術,所以當她得知振蔚的工作單位時,對振蔚有說不出的好感。振蔚抱著生病的小箴箴,簡單講述了我們的困境,她聽了深表同情,表示有房源了,一定聯繫我們,先幫我們排上隊。唉,剛有一線希望的時候,振蔚看到那一串長長的list,就又邁著沉重的腳步退出來了。
振蔚每天忙著上下班,看到我們的處境,作為一家之主的他非常內疚和痛苦。我抱著箴箴,常常心疼地暗暗抹淚。“主啊”,我心裡呼喊,卻禱告不出來,只有在神面前哭泣,嘆息,不知怎麼面對漫長的冬季,憂心忡忡卻又無可奈何。求神幫助我們脫離困境,但心裡卻又不敢抱任何希望。
三周後,TOWNE ESTATES來電話了,拎起電話,就聽到對方講“Incredible!”有房源了!!! 在那個社區住了14年的一對老夫婦,因為先生腿腳不靈便,要搬出去住到有電梯的公寓,我們下周就可以去看他們的房子,滿意的話,就簽合約。接完電話,我除了哭,不知怎麼表達。神的拯救就這樣真真實實地臨到我們。
當然看了房子,很滿意,我們第一個處住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所有的缺陷都彌補了,並且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坦白地說,在Boston很少有像這樣大規模,又景致優美,管理優秀,交通便利的社區。我們所住的單元,又是這個社區裡最好的之一。我們不住地謝謝那個接待振蔚的物管,因為神用她對我們動了憐憫的心腸,把我們的名字從長長的list的末尾,排在了第一個。她神祕地笑笑,意味深長地/反覆地說著“May God Bless you!”
2013年11月中旬,我們再次搬家嘍。搬進去的第二天,箴箴已經掛了一個多月的鼻涕就止住了,而且更奇妙的是,在柔軟的新地毯上,箴箴馬上就自己會走路了。振蔚和我坐在溫暖,寧靜的客廳裡,欣賞著屋外非常漂亮的景致,一次又一次被神的恩典感動。“寬寬”,振蔚突然嚴肅地對我說,“你相信嗎?如果我們一來Boston就住在這裡,我們現下坐在這裡一定會是在抱怨或者挑這個住處的毛病。”“嗯”我從心裡完全贊同。
今年5月,我在小區內很吃驚地碰到我們的前房客, “您是來看朋友嗎?”我問道。“哦,不,我又搬回來了”,她告訴我,“我搬出去沒多久,我先生就去世了,我還是喜歡這裡,就請物管幫我,我就又搬回來了。”我聽了,一邊安慰她,一邊內心真是忍不住敬佩我們偉大的神,他真是統管萬有的神,“耶和華的眼目遍察全地,要顯大能幫助向他心存誠實的人。”
親愛的懷恩堂的弟兄姐妹,離開你們已經一年多了。想到你們心裡總是說不出的溫暖和虧欠,我們從您們那裡領受了太多的幫助和關愛,卻沒來得及有一點點回報,就離開你們來到Boston了。前些日子我們參加了這邊教會的一個“baby shower”,回來後,振蔚和我異口同聲地說,“這使我想起我們的罪/虧欠了,懷恩堂的弟兄姐妹對我們實在是太好太好了﹗是我們不配的﹗﹗”
無論在哪裡,你們在基督裡對我們的恩情,我們都存留在心底,這是對我們很大的激勵!無論在哪裡,我們都是同路人,願我們在新一年經歷神更豐盛的恩典/保守和引领。您們若有機會來Boston,請一定來我們家坐坐,我們的地址是︰145 Pleasant St,Apt C, Melrose,MA,02176.
寶貝放在瓦器裡
作者:Jane Ahn
10月5日 2014年 懷恩堂宣教主日
林後4:7-9
“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 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 是出於神, 不是出於我們. 我們四面受敵, 卻不被困住; 心裡作難, 卻不至失望; 遭逼迫, 卻不被丟棄; 打倒了, 卻不至死亡.”
我的名字叫Jane Ahn, 我是美籍韓國人. 是一個宣教士和牧師的女兒, 我是在中國長大的.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 透過苦難體會到神的信實。
1990年我全家從美國東岸搬到陌生的中國, 當時天安門大屠殺後還有餘響. 4歲的我和2歲的小弟Jason沒有像父母那樣經歷文化的衝擊. 但我記得在中國幼兒園下課回家, 我們便高歌大唱 -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我想當時我母親會這樣想, “我們作了什麼? 我們來中國是要跟弟兄姊妹們傳福音, 但現在自己的小孩們竟歸信共產黨!” 有些時候, 她會懷疑是否該聽從那些緊張的親戚, 將我們留下, 或許有機會尋找到美國夢. “你奪走了孩子們的將來, 她們長大後會討厭你, 你不要這麼落後…”,親戚們跟她說. 現在我自己也已為人母, 想到自己的母親, 我深深感謝她將馬太福音6章, 神的應許牢牢地放在我心中。
太六: 25-27 “所以我告訴你們, 不要為生命憂慮吃甚麼, 喝什麼; 為身體憂慮穿甚麼。生命不勝於飲食物嗎? 身體不勝於比衣裳嗎?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 也不種, 也不收, 也不積蓄在倉裡, 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它。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 你們那一個能用思慮將壽數多加一刻呢?”
31-33 “所以不要憂慮, 說: 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 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 你們的天父是知道, 你們要先求衪的國和衪的義 , 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
在許多方面, 我們家的情況像逆水行舟, 這都是由我們自己的選擇, 但也有時候, 環境不是我們可以控制的。 我們到中國十年後, 我的母親生下了我的小弟弟約瑟夫, 他有發育障礙, 約瑟夫一出生就有唐氏綜合症。當時在北京一所醫院被推入剖腹產房時, 她們曾兩次問她是否想生下來, 因為如果她改變了主意, 做人工流產也不太晚。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已逐步侵蝕了我們對生命的價值, 時至今天, 一些殘疾人士出現在公眾場所, 仍被很多人認為這是恥辱。
當時, 我感到困惑, 為什麼上帝給我們的家庭一個這樣的孩子, 將被眾多的兄弟姐妹視為一種的詛咒。我不認為這會幫助我們證明基督教福音的善良。中國信徒許多見證疾病得著醫治, 所以我理性上很難接受這有智力障礙的兒童 , 乃是神祝福的一個故事。
兩年後,情況變得更黑暗。2002年4月, 當我17歲時, 我的父親去世了, 是因在北京發生了交通事故, 留下了他十二年的事工, 他的神學院, 他的妻子和三個孩子。沒有什麼事叫我們覺得比這低谷更糟糕了, 我的心對上帝產生出很多苦毒。我想衪一定是弄錯了。衪的時間對我們家庭和事工都是最糟糕的時刻。我陷入抑鬱症, 並開始質疑衪對自已兒女們的“美意”。
奇妙地, 我唯一的安慰是透過讀約伯記。你們都知道的, 約伯失去了他所擁有的一切和他所愛的每一個人, 也不是因為他的錯。而在他的悲傷和伸訴中, 我看到自己有一點點像約伯的情形。當上帝終於跟他說話, 或說更像跟他對話, “好吧,你說完你的?現在輪到我了。” 作為一個凡人, 我也跟約伯一樣, 無法跟上帝對辯。
伯38 : “4我立大地根基的時候,你在哪裡呢?你若有聰明,只管說吧!5.你若曉得就說,是誰定地的尺度?是誰把準繩拉在其上?6.地的根基安置在何處?地的角石是誰安放的?7.那時,晨星一同歌唱;神的眾子也都歡呼。”
簡單而言, 我是灰塵, 祂是神。這樣我開始了一系列的變化。我可以這樣說, 這是第一次把我自己的定位放準, 讓我有一個新的視角。我開始認識到, 作為一個基督徒, 我一直有理所當然的思維意識, 好像我為上帝作工, 上帝就欠了我當得的東西。事實上, 我們的上帝是跟我們有聖約的, 基督為了我付上了衪的生命, 所以在我的生命中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跟衪說 “不”, 無論是我的父親或其他任何人, 我曾一度認為是 “屬於我的”。
我也明白作為宣教士, 我們的目的不是要開更多的教會和辦更多的神學教育, 乃是藉著我們的痛苦和悲傷, 在兄弟姐妹中間生活, 來證明福音的力量。我們學會了坦誠讓人知道我們的憂傷難過, 而不是否認它, 或假裝 戰勝它。苦難使我們對信心有新的視角, 苦難幫助我們認識到我們是與基督同受痛苦, 使我們能宣告因衪愛的鞭傷, 我們得醫治(以賽亞書53:5)。再沒有什麼更有力的見證可以誇我們自己的弱點和主的剛強, 並能承認即使我們還未能相信, 神的恩典仍是夠我們用的(哥林多後書12:9)。
今天當我回想以前的事, 我看到神竟然使用像我們這個微不足道的家庭, 一個什麼都沒有的瓦器, 卻開創了被認為是中國其中之一最大的地下神學院。它現在服事超過1,200家以上的地下教會。很有意思, 神有自己的時間, 在我父親去世後, 神學院便開始迅速地成長起來。無論他的學生和我的家人都意識到我們不能過分去依賴一個人, 而是向主求指引和領導。此外, 我從來沒有想到弟弟約瑟夫的唐氏綜合症會開啟我對在社會中的弱勢群體的看法。我經常遇到身體有缺陷和殘疾的人, 但因有特殊需求的弟弟讓我體會到他們和他們的家庭每天要經歷的。我們很喜愛約瑟夫, 猶像看到我們自己在上帝面前的形象, 但上帝是如何沒有保留的愛我們, 祂並不嫌棄我們的缺點和不足。在我們失去父親那年, 約瑟夫只有3歲, 我們在悲痛難過中, 弟弟成了我們最大的安慰和快樂。約瑟夫是上帝的珍貴禮物, 我們在悲傷的時候, 他告訴我們什麼是叫做完全依賴於主, 在讚美和敬拜上帝中, 得著喜樂。
今年四月, 約瑟夫在中國學校讀書被人欺負和毆打, 雖然他現在已經搬到芝加哥, 跟我和我丈夫一起住, 這一事也叫中國的許多基督徒和教會領導人警覺, 要對軟弱群體關愛和愛我們的鄰舍。我們祈禱藉這事成為教會增長的催化劑, 讓中國教會看每一個人的生命是有珍貴的價值和神的形象。
今天, 我能對痛苦和苦難有深一點的體會。 我會少一點快速地去判斷別人, 少一點埋怨指責, 或對神揮拳抗議。我仍然在學習怎樣信靠神的主權, 我祈禱自己能在苦難中信心得著成長。
當我結束我的故事前, 我想給大家留下一些問題:
當我們想到自己和家人, 想到我們花時間與自己的父母和孩子在一起時, 我們怎麼可以嘗試先求祂的國, 有時甚至到一個地步是要受痛苦的?我們如何能夠互相幫助, 透過我們的痛苦來榮耀上帝, 並通過我們的破碎, 為他人服務?我認為我們需要手牽手與那些在我們之前曾走過的, 和那些會走在我們後面的, 還有那些將會在我們身邊一同走的, 一起同在這朝聖路上走。
作為結束語, 請大家和我一起讀下面這段經文
哥林多後書4:7-9
“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 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 是出於神, 不是出於我們. 我們四面受敵, 卻不被困住; 心裡作難, 卻不至失望; 遭逼迫, 卻不被丟棄; 打倒了, 卻不至死亡.”
10月5日 2014年 懷恩堂宣教主日
林後4:7-9
“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 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 是出於神, 不是出於我們. 我們四面受敵, 卻不被困住; 心裡作難, 卻不至失望; 遭逼迫, 卻不被丟棄; 打倒了, 卻不至死亡.”
我的名字叫Jane Ahn, 我是美籍韓國人. 是一個宣教士和牧師的女兒, 我是在中國長大的.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 透過苦難體會到神的信實。
1990年我全家從美國東岸搬到陌生的中國, 當時天安門大屠殺後還有餘響. 4歲的我和2歲的小弟Jason沒有像父母那樣經歷文化的衝擊. 但我記得在中國幼兒園下課回家, 我們便高歌大唱 -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我想當時我母親會這樣想, “我們作了什麼? 我們來中國是要跟弟兄姊妹們傳福音, 但現在自己的小孩們竟歸信共產黨!” 有些時候, 她會懷疑是否該聽從那些緊張的親戚, 將我們留下, 或許有機會尋找到美國夢. “你奪走了孩子們的將來, 她們長大後會討厭你, 你不要這麼落後…”,親戚們跟她說. 現在我自己也已為人母, 想到自己的母親, 我深深感謝她將馬太福音6章, 神的應許牢牢地放在我心中。
太六: 25-27 “所以我告訴你們, 不要為生命憂慮吃甚麼, 喝什麼; 為身體憂慮穿甚麼。生命不勝於飲食物嗎? 身體不勝於比衣裳嗎?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 也不種, 也不收, 也不積蓄在倉裡, 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它。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 你們那一個能用思慮將壽數多加一刻呢?”
31-33 “所以不要憂慮, 說: 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 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 你們的天父是知道, 你們要先求衪的國和衪的義 , 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
在許多方面, 我們家的情況像逆水行舟, 這都是由我們自己的選擇, 但也有時候, 環境不是我們可以控制的。 我們到中國十年後, 我的母親生下了我的小弟弟約瑟夫, 他有發育障礙, 約瑟夫一出生就有唐氏綜合症。當時在北京一所醫院被推入剖腹產房時, 她們曾兩次問她是否想生下來, 因為如果她改變了主意, 做人工流產也不太晚。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已逐步侵蝕了我們對生命的價值, 時至今天, 一些殘疾人士出現在公眾場所, 仍被很多人認為這是恥辱。
當時, 我感到困惑, 為什麼上帝給我們的家庭一個這樣的孩子, 將被眾多的兄弟姐妹視為一種的詛咒。我不認為這會幫助我們證明基督教福音的善良。中國信徒許多見證疾病得著醫治, 所以我理性上很難接受這有智力障礙的兒童 , 乃是神祝福的一個故事。
兩年後,情況變得更黑暗。2002年4月, 當我17歲時, 我的父親去世了, 是因在北京發生了交通事故, 留下了他十二年的事工, 他的神學院, 他的妻子和三個孩子。沒有什麼事叫我們覺得比這低谷更糟糕了, 我的心對上帝產生出很多苦毒。我想衪一定是弄錯了。衪的時間對我們家庭和事工都是最糟糕的時刻。我陷入抑鬱症, 並開始質疑衪對自已兒女們的“美意”。
奇妙地, 我唯一的安慰是透過讀約伯記。你們都知道的, 約伯失去了他所擁有的一切和他所愛的每一個人, 也不是因為他的錯。而在他的悲傷和伸訴中, 我看到自己有一點點像約伯的情形。當上帝終於跟他說話, 或說更像跟他對話, “好吧,你說完你的?現在輪到我了。” 作為一個凡人, 我也跟約伯一樣, 無法跟上帝對辯。
伯38 : “4我立大地根基的時候,你在哪裡呢?你若有聰明,只管說吧!5.你若曉得就說,是誰定地的尺度?是誰把準繩拉在其上?6.地的根基安置在何處?地的角石是誰安放的?7.那時,晨星一同歌唱;神的眾子也都歡呼。”
簡單而言, 我是灰塵, 祂是神。這樣我開始了一系列的變化。我可以這樣說, 這是第一次把我自己的定位放準, 讓我有一個新的視角。我開始認識到, 作為一個基督徒, 我一直有理所當然的思維意識, 好像我為上帝作工, 上帝就欠了我當得的東西。事實上, 我們的上帝是跟我們有聖約的, 基督為了我付上了衪的生命, 所以在我的生命中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跟衪說 “不”, 無論是我的父親或其他任何人, 我曾一度認為是 “屬於我的”。
我也明白作為宣教士, 我們的目的不是要開更多的教會和辦更多的神學教育, 乃是藉著我們的痛苦和悲傷, 在兄弟姐妹中間生活, 來證明福音的力量。我們學會了坦誠讓人知道我們的憂傷難過, 而不是否認它, 或假裝 戰勝它。苦難使我們對信心有新的視角, 苦難幫助我們認識到我們是與基督同受痛苦, 使我們能宣告因衪愛的鞭傷, 我們得醫治(以賽亞書53:5)。再沒有什麼更有力的見證可以誇我們自己的弱點和主的剛強, 並能承認即使我們還未能相信, 神的恩典仍是夠我們用的(哥林多後書12:9)。
今天當我回想以前的事, 我看到神竟然使用像我們這個微不足道的家庭, 一個什麼都沒有的瓦器, 卻開創了被認為是中國其中之一最大的地下神學院。它現在服事超過1,200家以上的地下教會。很有意思, 神有自己的時間, 在我父親去世後, 神學院便開始迅速地成長起來。無論他的學生和我的家人都意識到我們不能過分去依賴一個人, 而是向主求指引和領導。此外, 我從來沒有想到弟弟約瑟夫的唐氏綜合症會開啟我對在社會中的弱勢群體的看法。我經常遇到身體有缺陷和殘疾的人, 但因有特殊需求的弟弟讓我體會到他們和他們的家庭每天要經歷的。我們很喜愛約瑟夫, 猶像看到我們自己在上帝面前的形象, 但上帝是如何沒有保留的愛我們, 祂並不嫌棄我們的缺點和不足。在我們失去父親那年, 約瑟夫只有3歲, 我們在悲痛難過中, 弟弟成了我們最大的安慰和快樂。約瑟夫是上帝的珍貴禮物, 我們在悲傷的時候, 他告訴我們什麼是叫做完全依賴於主, 在讚美和敬拜上帝中, 得著喜樂。
今年四月, 約瑟夫在中國學校讀書被人欺負和毆打, 雖然他現在已經搬到芝加哥, 跟我和我丈夫一起住, 這一事也叫中國的許多基督徒和教會領導人警覺, 要對軟弱群體關愛和愛我們的鄰舍。我們祈禱藉這事成為教會增長的催化劑, 讓中國教會看每一個人的生命是有珍貴的價值和神的形象。
今天, 我能對痛苦和苦難有深一點的體會。 我會少一點快速地去判斷別人, 少一點埋怨指責, 或對神揮拳抗議。我仍然在學習怎樣信靠神的主權, 我祈禱自己能在苦難中信心得著成長。
當我結束我的故事前, 我想給大家留下一些問題:
當我們想到自己和家人, 想到我們花時間與自己的父母和孩子在一起時, 我們怎麼可以嘗試先求祂的國, 有時甚至到一個地步是要受痛苦的?我們如何能夠互相幫助, 透過我們的痛苦來榮耀上帝, 並通過我們的破碎, 為他人服務?我認為我們需要手牽手與那些在我們之前曾走過的, 和那些會走在我們後面的, 還有那些將會在我們身邊一同走的, 一起同在這朝聖路上走。
作為結束語, 請大家和我一起讀下面這段經文
哥林多後書4:7-9
“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 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 是出於神, 不是出於我們. 我們四面受敵, 卻不被困住; 心裡作難, 卻不至失望; 遭逼迫, 卻不被丟棄; 打倒了, 卻不至死亡.”
感謝主的天天看顧
作者:胡太
2014年對我來說是患病最多的一年,由于椎骨多關節退化性的病變壓迫到神經, 使我腰痛厲害,嚴重影響我的日常生活,真是十分痛苦。我帶著病從芝加哥乘機回到廣州,已經是十分疲倦,腰痛加劇,到廣州醫院做了MRI檢查, 結果是腰4、5 及骶骨關節腰椎間盤都有不同程度的突出和膨出,我知道其嚴重性,但又能怎様?醫生建議我做手術,但我還是選擇保守的治療方法。
面對這個難治的疾病,我帶著信心天天向主禱告,我現在腰痛到無論站、坐都不能長久,我真希望主能醫治好我的病,我真希望像過去一様能和兄弟姐妹們一起站著髙唱聖詩來贊美主啊﹗ 我禱告説︰在聖經裡我們都知道你醫治過許多病人,主啊,我將生命已經全交給你,求你醫治我減輕我的痛苦好嗎?我對自已的禱告是充滿著信心的。
隨著日子天天的過去,我真是感到腰痛現下好了許多,醫生給的還是那幾片藥,所以我不相信是藥物的作用,我知道是主醫治了我,所以我將功勞全歸於主。
對待慢性病,首先我們要有一個好的心態,聖經裡不是告訴我們︰喜樂的心是良藥嗎?聖經又説︰你們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有明天的憂慮。又説貧窮和健康勝過富足和衰弱。這說明健康十分重要,而當你患病時,一定要依靠主。
現在我的健康逐漸恢複,我很髙興,我很快就要回到美國和兄弟姐妹們歡度聖誕節,讓我們高唱普世歡騰等的聖歌曲來讚美主吧﹗祝各位健康。
2014年對我來說是患病最多的一年,由于椎骨多關節退化性的病變壓迫到神經, 使我腰痛厲害,嚴重影響我的日常生活,真是十分痛苦。我帶著病從芝加哥乘機回到廣州,已經是十分疲倦,腰痛加劇,到廣州醫院做了MRI檢查, 結果是腰4、5 及骶骨關節腰椎間盤都有不同程度的突出和膨出,我知道其嚴重性,但又能怎様?醫生建議我做手術,但我還是選擇保守的治療方法。
面對這個難治的疾病,我帶著信心天天向主禱告,我現在腰痛到無論站、坐都不能長久,我真希望主能醫治好我的病,我真希望像過去一様能和兄弟姐妹們一起站著髙唱聖詩來贊美主啊﹗ 我禱告説︰在聖經裡我們都知道你醫治過許多病人,主啊,我將生命已經全交給你,求你醫治我減輕我的痛苦好嗎?我對自已的禱告是充滿著信心的。
隨著日子天天的過去,我真是感到腰痛現下好了許多,醫生給的還是那幾片藥,所以我不相信是藥物的作用,我知道是主醫治了我,所以我將功勞全歸於主。
對待慢性病,首先我們要有一個好的心態,聖經裡不是告訴我們︰喜樂的心是良藥嗎?聖經又説︰你們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有明天的憂慮。又説貧窮和健康勝過富足和衰弱。這說明健康十分重要,而當你患病時,一定要依靠主。
現在我的健康逐漸恢複,我很髙興,我很快就要回到美國和兄弟姐妹們歡度聖誕節,讓我們高唱普世歡騰等的聖歌曲來讚美主吧﹗祝各位健康。
詩篇23第二節 思考問題
作者:米迦勒 11/6/2014
(個人靈修所得,僅供參考)
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
1. 問︰他是誰?第一節提到造物主的名字,又提到牧者的比喻。
那麼這裡的他, 他的角色是牧人,還是造物主?
答︰表面看,這裡的他,延續了牧者的比喻,把羊帶到有吃有喝的地方。但是,深入思考,你會發現造物主的角色。誰造的地?青草?羊?誰讓羊吃草?創世紀裡,主讓水退去,形成陸地,再讓地生出青草,然後才有了羊,讓羊有草可吃,有地可居。 這個“他” , 既有造物主的大能和無限的智慧,又有牧者對他的個體關懷和導引。
2. 問︰這裡你看到幾樣羊喜歡的東西?
答︰這是青草地,溪水邊,羊有草可吃,還是好吃的嫩草 (根據希伯來文)。這是一片草地,足夠飽餐一頓,又能在柔軟的草地上躺臥睡覺。這裡有溪水可喝,而且是可安歇的水邊,所以我們可以推論,這裡有溫暖的陽光,又沒有污染和霧霾。
另外,不要忘了這兒充分的活動空間, “領我”, 我既可以漫步,也可以安歇,那種自在,不是羊圏裡的空間可以提供的。
3. 問︰為什麼要用可安歇的來修飾水?有什麼是不可安歇的水嗎?
答︰我以前去過一些地方,河水又髒又臭。自來水也有顏色,有鹹味,泥土味,或腥臭味。很多地方空氣也有霧霾。
所以污染環境不是可安歇的水邊。
4. 問︰ 聖經裡安歇和水在一齊提到,有什麼背景嗎?
答︰安歇的詞根נוח等同于נח諾亞。這指示我們參考諾亞和洪水的故事。洪水不是可安歇的水。他產生的根本原因是被造物和造物主之間的不合。
創世紀8︰9也同時提到安歇和水,但說的是鴿子因為水而找不到安歇之處(中文落腳之處,מנוח) .
羊的祖先們更是只能擠在狹小昏暗的方舟裡吃幾個月前的乾草。只有被造物和造物主和好,才能有真正安歇的水邊。
詩篇的“我”, 在可安歇的水邊, 作為被造物,在享受著和造物主的和諧,作為羊,又在享受著和牧者間的和諧。
5. 問︰為什麼這兒光說躺臥,安歇,不提工作和責任?
答︰聖經裡創世時給人安排了園丁的工作,給羊安排了什麼工作嗎?羊不需要工作。定時讓牧者理理髮(剪剪羊毛)就可以。跟隨牧者,吃吃喝喝,睡睡,走走,生些小羊,他只要聽話,就能完成他的任務。
6. 問︰這句話裡的“他”, 如果從造物主的角色考慮,和“安歇”有什麼關係?
答︰很有關係。這首詩篇23, 猶太人每安息日要讀兩遍。
造物主是安歇的主宰。出埃及記20︰11說他六日造萬物,第七日安息,並將此日分別出來。
申命記5︰14, 15更是說牲畜也有安息的自由。安息是他的命令,十誡裡的,也只有他有能力給我們真正的安歇。
(個人靈修所得,僅供參考)
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
1. 問︰他是誰?第一節提到造物主的名字,又提到牧者的比喻。
那麼這裡的他, 他的角色是牧人,還是造物主?
答︰表面看,這裡的他,延續了牧者的比喻,把羊帶到有吃有喝的地方。但是,深入思考,你會發現造物主的角色。誰造的地?青草?羊?誰讓羊吃草?創世紀裡,主讓水退去,形成陸地,再讓地生出青草,然後才有了羊,讓羊有草可吃,有地可居。 這個“他” , 既有造物主的大能和無限的智慧,又有牧者對他的個體關懷和導引。
2. 問︰這裡你看到幾樣羊喜歡的東西?
答︰這是青草地,溪水邊,羊有草可吃,還是好吃的嫩草 (根據希伯來文)。這是一片草地,足夠飽餐一頓,又能在柔軟的草地上躺臥睡覺。這裡有溪水可喝,而且是可安歇的水邊,所以我們可以推論,這裡有溫暖的陽光,又沒有污染和霧霾。
另外,不要忘了這兒充分的活動空間, “領我”, 我既可以漫步,也可以安歇,那種自在,不是羊圏裡的空間可以提供的。
3. 問︰為什麼要用可安歇的來修飾水?有什麼是不可安歇的水嗎?
答︰我以前去過一些地方,河水又髒又臭。自來水也有顏色,有鹹味,泥土味,或腥臭味。很多地方空氣也有霧霾。
所以污染環境不是可安歇的水邊。
4. 問︰ 聖經裡安歇和水在一齊提到,有什麼背景嗎?
答︰安歇的詞根נוח等同于נח諾亞。這指示我們參考諾亞和洪水的故事。洪水不是可安歇的水。他產生的根本原因是被造物和造物主之間的不合。
創世紀8︰9也同時提到安歇和水,但說的是鴿子因為水而找不到安歇之處(中文落腳之處,מנוח) .
羊的祖先們更是只能擠在狹小昏暗的方舟裡吃幾個月前的乾草。只有被造物和造物主和好,才能有真正安歇的水邊。
詩篇的“我”, 在可安歇的水邊, 作為被造物,在享受著和造物主的和諧,作為羊,又在享受著和牧者間的和諧。
5. 問︰為什麼這兒光說躺臥,安歇,不提工作和責任?
答︰聖經裡創世時給人安排了園丁的工作,給羊安排了什麼工作嗎?羊不需要工作。定時讓牧者理理髮(剪剪羊毛)就可以。跟隨牧者,吃吃喝喝,睡睡,走走,生些小羊,他只要聽話,就能完成他的任務。
6. 問︰這句話裡的“他”, 如果從造物主的角色考慮,和“安歇”有什麼關係?
答︰很有關係。這首詩篇23, 猶太人每安息日要讀兩遍。
造物主是安歇的主宰。出埃及記20︰11說他六日造萬物,第七日安息,並將此日分別出來。
申命記5︰14, 15更是說牲畜也有安息的自由。安息是他的命令,十誡裡的,也只有他有能力給我們真正的安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