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這期季刊,有兩位首次投稿的年輕弟兄姐妹。 Ran的‘滿足的袐訣'記述他在大學畢業後回家的適應和找工作的情況,在那艱難的心路歷程中,他把握到真正滿足的秘訣。可嘉姐妹的‘陪我走過春夏秋冬' 詳細寫下她尋找生命的真諦,以及在認識神後怎樣與神相連,靠著信心仰望神去生活。黃家慶弟兄不常投稿,今次他的‘遺憾與凱歌’跟大家分享一個播音節目,該節目講到人在離世前通常的遺憾。米迦勒弟兄如常跟大家分享他對舊約的一些看法,他的 ‘ 聖經裡關於不吃血的飲食戒命’,提到新舊約讓對不吃血的看法和命令,也提到新約基督徒吃人子的血的命令和原因。蒼靈的‘愛不止息’分享溫馨的婚姻是兩個不完全的人在神完全的愛下彼此學習相愛,讓彼此相愛不止息,直到人生的終點。
二月份是‘愛’月,西方的情人節和中國的元宵佳節都在相近的日子裡慶祝,這使人倍感溫馨、浪漫。懷恩堂也在延續這份情懷,舉辦煜澈弟兄和可嘉姐妹的婚禮。這對原已在政府註冊結婚的年輕人願意在眾弟兄姐妹和朋友們面前見證倆人在神所設立的婚姻中彼此委身,互相交換盟誓,他們相信在今後休戚與共的歲月中,每一個階段裡,都會充滿著神的恩典和保護。
二月份是‘愛’月,西方的情人節和中國的元宵佳節都在相近的日子裡慶祝,這使人倍感溫馨、浪漫。懷恩堂也在延續這份情懷,舉辦煜澈弟兄和可嘉姐妹的婚禮。這對原已在政府註冊結婚的年輕人願意在眾弟兄姐妹和朋友們面前見證倆人在神所設立的婚姻中彼此委身,互相交換盟誓,他們相信在今後休戚與共的歲月中,每一個階段裡,都會充滿著神的恩典和保護。
遺憾與凱歌
黃家慶
黃家慶
不久前我聽到英國廣播公司 (BBC British Broadcasting Company)的一個節目, 是一個澳洲善終服務護士的訪問。她從很多患絕症的病者口中聽到很多的遺憾, 最常見的不是他們作過的錯事, 而是他們沒作到的, 尤其是他們可以掌控的:
1. 沒有為自己而活, 而是按他人的期望而活。
2. 沒有活一個平衡的人生, 特別是家庭及工作的平衡。
3. 沒有勇氣去尋自己的理想。
4. 沒有維持重要的人際關係。
5. 沒有盡力發揮自己的潛能。
無論是西方或東方的人士, 都經常有以上的遺憾, 但我們也可以從現在開始改變我們的人生, 以致我們可以死而無憾。我們不可以知道死亡何時會臨到, 所以應立刻改變。
很多人很注意健康、養生, 希望可以延年益壽, 但無論如何我們都要面對死亡。聖經說,『操練身體,益處還少;惟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 』(提前四:8)
有人盡力賺錢, 但錢財可以保證健康、快樂嗎? 可以阻止老化及死亡嗎? 主耶穌說, 『人就是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 』(可八:36, 37)
賀牧師數次講道都提過保羅臨終時的凱歌, 就是提後四:6-8『我現在被澆奠,我離世的時候到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祂顯現的人。 』
但願我們從今天就開始過一個榮神益人的無憾人生。
1. 沒有為自己而活, 而是按他人的期望而活。
2. 沒有活一個平衡的人生, 特別是家庭及工作的平衡。
3. 沒有勇氣去尋自己的理想。
4. 沒有維持重要的人際關係。
5. 沒有盡力發揮自己的潛能。
無論是西方或東方的人士, 都經常有以上的遺憾, 但我們也可以從現在開始改變我們的人生, 以致我們可以死而無憾。我們不可以知道死亡何時會臨到, 所以應立刻改變。
很多人很注意健康、養生, 希望可以延年益壽, 但無論如何我們都要面對死亡。聖經說,『操練身體,益處還少;惟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 』(提前四:8)
有人盡力賺錢, 但錢財可以保證健康、快樂嗎? 可以阻止老化及死亡嗎? 主耶穌說, 『人就是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 』(可八:36, 37)
賀牧師數次講道都提過保羅臨終時的凱歌, 就是提後四:6-8『我現在被澆奠,我離世的時候到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祂顯現的人。 』
但願我們從今天就開始過一個榮神益人的無憾人生。
愛不止息
蒼靈
蒼靈
丈夫當年向我求婚時,我記得很清楚我是這樣回答他的:“好像是有點急吧,可以等一年或兩年再作打算。”
他便回答說:“對你來說,可能你覺得很快,但對我來說,我比你大9歲,時間上一點也不急,我相信神要我們現在結婚,是因為我年紀也不小,能夠早點跟你結合,好讓我們有多些日子共享夫妻之愛。”
我們倆都曾經在情感上受過傷害,也嚐過被感情出賣的痛苦,他這樣說,也蠻有道理,頗有說服力的。便跟他說讓我跟父母親說一聲,並且我也要禱告看這是否是神的時間——要我們在1年內結婚。我從神從父母都得到肯定答案後,才跟他確定這個決定。之後我們便訂下結婚日期和籌備婚禮。他的求婚沒有鮮花、燭光,他也沒有跪下來求婚。但他向我求婚是在神面前禱告後的決定。
感謝神,懷恩堂的弟兄姐妹齊心協力幫忙搞佈置,但因我們的客人比較多,婚禮便在另一個教堂舉行。承蒙何牧師主禮,常太太、陸家和蕭家都幫忙。除了湯牧師彈風琴外,另有我娘家教會的司琴也當我們婚禮的司琴,在弟兄姐妹和家人的見證和祝福下,我們在主內永結同心。
1999年夏天結婚後,2000年的情人節,我開始了第一個在我家的情人節聚會。從那時開始,我們每年都維持了這個傳統,即使在上海那幾年也沒有停止過。在情人節那天或那週的某一天,我們倆人會出去在外面吃一頓飯。燭光、鮮花、美食等都能叫我們賞心樂事,但真正的溫馨不是在乎浪漫的環境,乃是夫妻二人的心彼此相契,在神完全的愛中,兩個不完全的人好去學習怎樣效法神去愛對方。但很多時候是知易行難,為什麼呢?
在創世記第三章16節下段,亞當和女人犯罪以後,神對女人說:...你必戀慕你丈夫,你丈夫必管轄你。“戀慕”teshuqah原文的意思包括turning away 和 longing。這個字在創世記4:7(新譯本翻譯成'纏住',和合本仍用'戀慕')和雅歌7:10(中文翻譯成戀慕)出現過,不同的解經家對創3:16的teshuqah有不同的解釋,但一般都以3:16和4:7的內容來解釋teshuqah,因為是同一個作者摩西所寫的,這跟雅歌第7章中描述夫妻親蜜閨房之愛不一樣。那究竟3:16的“戀慕”是什麼意思? 如今大部分人所接受的解釋是女人有慾望去控制男人,而男人卻要管轄女人。這都是因為在犯罪後男人和女人的關係變質了,以前的關係是和諧,現在因犯罪後便開始有權力的爭執。神給蛇的懲罰是用肚腹走路,而女人要受到生產之痛,亞當要受到謀生之苦。我相信戀慕丈夫不是神給女人的懲罰,而是罪性所帶來的惡果,神也不可能叫我們去戀慕任何人,包括我們的丈夫,不然丈夫便成為我們的偶像了。女人犯罪吃了那分辨善惡的果子是不聽神的話,並且 “又給她丈夫,她丈夫也吃了”(創3:6 下),夫妻二人先後犯罪,但當神問起二人的時候,他和她都推卸責任。人的罪性在這裡表露無遺,亞當說:你所賜給我,與我同居的女人,她把那樹上的果子給我,我就吃了(創3:12),他指明那是神賜的女人叫他犯罪的,女人說是蛇叫她犯罪的。這一個本來完美的夫妻關係頓然變得醜惡了,彼此都以自我為中心,不願意承擔自己的過錯,互相指責對方的不是,這不也是很多夫妻有予盾或爭吵時的寫照嗎?
然而,新約以弗所書給了我們一條出路,“你們作妻子的,當順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順服主。”(弗5:22)和“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正如基督愛教㑹,為教會捨己”(弗5:25)。對於聖經的教導,如果我們能夠遵從,夫妻是能夠彼此相契的。在神完全的愛底下,令人可以放下自己,饒恕對方,互相欣賞,彼此監督。我想妻子能甘心順服丈夫的動力是要從主而來的,因丈夫的短處作妻子的是很了解的,有時候妻子也想控制、影響及改變丈夫。爭吵和相持不下的情況或多或少在每一對夫妻之間都發生過,但要是夫妻吵過之後,仍學不到功課,不知怎樣改進關係,這會造成惡性循環,那就是白吵了,浪費了每次吵架後可能有的正面改善。
在我家中剛過的情人節聚會中,有一位姐妹這樣分享:經過35年的婚姻,知道人生應該再沒有另一個35年能走在一起,所以要好好珍惜對方(特別是在空巢的階段),夫妻二人真的是要一起走到老。我想不只是35年,那怕是1年,5年,10年,15年,20年...... 我們也要珍惜神所賜給我們的配偶。雖然在不同的階段,丈夫和妻子有不同的角色,但不要因工作或兒女忽略了配偶的需要,特別在有忙碌的生活壓力衝擊時,很自然會比較敏感,磨擦就這樣出現,繼而變成了吵架。
幾個月前,我們夫婦有一個晚上吵得很激烈,我也忘記是為了什麼事情而吵起來的。這麼多年來,我們吵架的原因一般不是為了什麼大問題,在大事情上,我們夫妻倆還是很同心的,因為大家作決定的大前題是按照聖經的準則去作。那天晚上,我們都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大家都很兇地對待對方,丈夫先離開書房,回到臥室。我因為還很生氣,待在書房到很晚才回到臥室睡覺。第二天晚上,丈夫跟我平心靜氣地說:'我想跟你說一件事,請不要誤會我在嚇怕你,也不是叫你以後不要跟我吵架。昨天晚上在書房時我先離開,是因為我當時心臟跳得很厲害,回到臥室,也是繼續在跳。我作為一個醫生,知道有心臟病發的可能性,當時在想,不要現在就走了。不是因為我怕要走,乃是想到假若我真的在這刻走了,我知道你會怎樣自責和後悔,因為我很了解你,我祈禱求神讓我心跳放慢,因我不想你我end on such a bad note. I would be gone, but you would be suffering.神也聽了我的祈求,我昨晚也不敢跟你多聊,現在肯定自己是ok,所以才告訴你。’
我當時聽完他的一翻話,靜默了一陣子。昨天晚上的一幕幕展在眼前,吵到高峰時我竟然沒有發現丈夫的不妥,然後思緒又突然回來慢慢消化了他講的話,擁上心頭是感謝神,感謝神。接下來我去擁抱那愛我的丈夫!
他當時所想到的是我將會怎樣, 而若是情況對調,我有可能會想到兒子們沒有娘會怎樣,這或許是母性的原故吧。我開始明白彼前4:8 “最要緊是彼此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罪。”這不止在主內的肢體要這樣作,在婚姻中的夫妻雙方更加要學習以愛去遮掩對方的不是。這件事讓我感受到丈夫愛我如同基督愛教會,使我願意順服丈夫,如同順服主一樣,也教導我如何將神對我那份完全的愛,傾注在我倆的婚姻裡,可以攜手走到終老,仍然是愛不止息。
他便回答說:“對你來說,可能你覺得很快,但對我來說,我比你大9歲,時間上一點也不急,我相信神要我們現在結婚,是因為我年紀也不小,能夠早點跟你結合,好讓我們有多些日子共享夫妻之愛。”
我們倆都曾經在情感上受過傷害,也嚐過被感情出賣的痛苦,他這樣說,也蠻有道理,頗有說服力的。便跟他說讓我跟父母親說一聲,並且我也要禱告看這是否是神的時間——要我們在1年內結婚。我從神從父母都得到肯定答案後,才跟他確定這個決定。之後我們便訂下結婚日期和籌備婚禮。他的求婚沒有鮮花、燭光,他也沒有跪下來求婚。但他向我求婚是在神面前禱告後的決定。
感謝神,懷恩堂的弟兄姐妹齊心協力幫忙搞佈置,但因我們的客人比較多,婚禮便在另一個教堂舉行。承蒙何牧師主禮,常太太、陸家和蕭家都幫忙。除了湯牧師彈風琴外,另有我娘家教會的司琴也當我們婚禮的司琴,在弟兄姐妹和家人的見證和祝福下,我們在主內永結同心。
1999年夏天結婚後,2000年的情人節,我開始了第一個在我家的情人節聚會。從那時開始,我們每年都維持了這個傳統,即使在上海那幾年也沒有停止過。在情人節那天或那週的某一天,我們倆人會出去在外面吃一頓飯。燭光、鮮花、美食等都能叫我們賞心樂事,但真正的溫馨不是在乎浪漫的環境,乃是夫妻二人的心彼此相契,在神完全的愛中,兩個不完全的人好去學習怎樣效法神去愛對方。但很多時候是知易行難,為什麼呢?
在創世記第三章16節下段,亞當和女人犯罪以後,神對女人說:...你必戀慕你丈夫,你丈夫必管轄你。“戀慕”teshuqah原文的意思包括turning away 和 longing。這個字在創世記4:7(新譯本翻譯成'纏住',和合本仍用'戀慕')和雅歌7:10(中文翻譯成戀慕)出現過,不同的解經家對創3:16的teshuqah有不同的解釋,但一般都以3:16和4:7的內容來解釋teshuqah,因為是同一個作者摩西所寫的,這跟雅歌第7章中描述夫妻親蜜閨房之愛不一樣。那究竟3:16的“戀慕”是什麼意思? 如今大部分人所接受的解釋是女人有慾望去控制男人,而男人卻要管轄女人。這都是因為在犯罪後男人和女人的關係變質了,以前的關係是和諧,現在因犯罪後便開始有權力的爭執。神給蛇的懲罰是用肚腹走路,而女人要受到生產之痛,亞當要受到謀生之苦。我相信戀慕丈夫不是神給女人的懲罰,而是罪性所帶來的惡果,神也不可能叫我們去戀慕任何人,包括我們的丈夫,不然丈夫便成為我們的偶像了。女人犯罪吃了那分辨善惡的果子是不聽神的話,並且 “又給她丈夫,她丈夫也吃了”(創3:6 下),夫妻二人先後犯罪,但當神問起二人的時候,他和她都推卸責任。人的罪性在這裡表露無遺,亞當說:你所賜給我,與我同居的女人,她把那樹上的果子給我,我就吃了(創3:12),他指明那是神賜的女人叫他犯罪的,女人說是蛇叫她犯罪的。這一個本來完美的夫妻關係頓然變得醜惡了,彼此都以自我為中心,不願意承擔自己的過錯,互相指責對方的不是,這不也是很多夫妻有予盾或爭吵時的寫照嗎?
然而,新約以弗所書給了我們一條出路,“你們作妻子的,當順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順服主。”(弗5:22)和“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正如基督愛教㑹,為教會捨己”(弗5:25)。對於聖經的教導,如果我們能夠遵從,夫妻是能夠彼此相契的。在神完全的愛底下,令人可以放下自己,饒恕對方,互相欣賞,彼此監督。我想妻子能甘心順服丈夫的動力是要從主而來的,因丈夫的短處作妻子的是很了解的,有時候妻子也想控制、影響及改變丈夫。爭吵和相持不下的情況或多或少在每一對夫妻之間都發生過,但要是夫妻吵過之後,仍學不到功課,不知怎樣改進關係,這會造成惡性循環,那就是白吵了,浪費了每次吵架後可能有的正面改善。
在我家中剛過的情人節聚會中,有一位姐妹這樣分享:經過35年的婚姻,知道人生應該再沒有另一個35年能走在一起,所以要好好珍惜對方(特別是在空巢的階段),夫妻二人真的是要一起走到老。我想不只是35年,那怕是1年,5年,10年,15年,20年...... 我們也要珍惜神所賜給我們的配偶。雖然在不同的階段,丈夫和妻子有不同的角色,但不要因工作或兒女忽略了配偶的需要,特別在有忙碌的生活壓力衝擊時,很自然會比較敏感,磨擦就這樣出現,繼而變成了吵架。
幾個月前,我們夫婦有一個晚上吵得很激烈,我也忘記是為了什麼事情而吵起來的。這麼多年來,我們吵架的原因一般不是為了什麼大問題,在大事情上,我們夫妻倆還是很同心的,因為大家作決定的大前題是按照聖經的準則去作。那天晚上,我們都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大家都很兇地對待對方,丈夫先離開書房,回到臥室。我因為還很生氣,待在書房到很晚才回到臥室睡覺。第二天晚上,丈夫跟我平心靜氣地說:'我想跟你說一件事,請不要誤會我在嚇怕你,也不是叫你以後不要跟我吵架。昨天晚上在書房時我先離開,是因為我當時心臟跳得很厲害,回到臥室,也是繼續在跳。我作為一個醫生,知道有心臟病發的可能性,當時在想,不要現在就走了。不是因為我怕要走,乃是想到假若我真的在這刻走了,我知道你會怎樣自責和後悔,因為我很了解你,我祈禱求神讓我心跳放慢,因我不想你我end on such a bad note. I would be gone, but you would be suffering.神也聽了我的祈求,我昨晚也不敢跟你多聊,現在肯定自己是ok,所以才告訴你。’
我當時聽完他的一翻話,靜默了一陣子。昨天晚上的一幕幕展在眼前,吵到高峰時我竟然沒有發現丈夫的不妥,然後思緒又突然回來慢慢消化了他講的話,擁上心頭是感謝神,感謝神。接下來我去擁抱那愛我的丈夫!
他當時所想到的是我將會怎樣, 而若是情況對調,我有可能會想到兒子們沒有娘會怎樣,這或許是母性的原故吧。我開始明白彼前4:8 “最要緊是彼此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罪。”這不止在主內的肢體要這樣作,在婚姻中的夫妻雙方更加要學習以愛去遮掩對方的不是。這件事讓我感受到丈夫愛我如同基督愛教會,使我願意順服丈夫,如同順服主一樣,也教導我如何將神對我那份完全的愛,傾注在我倆的婚姻裡,可以攜手走到終老,仍然是愛不止息。
滿足的袐訣
Ran Chen
Ran Chen
在過去一年,我一直在做合約式的工作。今年初我開始了第二份合約式的工作,在Aurora 上班。當我告訴大家我找到這份工作時, 大家都說這份新工作來得合時。因前一份工剛好在去年年底合約滿期, 這一份在新年假期過後便要我立刻上班,這剛好接上。我實在沒有在這事上多想,但我承認這是神為我預備的工作, 也有祂的美意。但大家都不知道在去年五月我找到第一份合約工的時期, 對我生命有更大的衝擊。
年初在找工作時,我好像陷入一個深淵,只是做一些幫人補習的工作, 無法找到一份全職的工作。單是為了找工作的事是不會將我拉到人生低谷去的, 但當時我要面對很重的擔子,我要學習如何在家裡生活, 去過再也沒有父親的日子。我在2015年12月大學畢業, 從校園搬回家住的適應期非常困難,叫我心力交瘁。當時家中的情況很不穩定,雖然我在這個房子曾住過8年, 一個不健全的家庭關係讓我時常擔心前途受到威脅。那個時候, 我很難跟以前的朋友和新相識的人交往, 也找不到能坦然溝通的朋友。主要原因是我不甘心這麼快離開校園, 自己好像被撕裂般周旋在校園和家兩地之間。我的精神和情感陷入困境, 頭幾個月時我看不見出路。
現在回想這事,我明白為什麼我第一份全職的工作在5月初才找到。因為我就算是在較早時找到工作,也不能帶給我內心真正的滿足。我對大學生活那份懷舊的傷痛和那時家裡動盪不安的情況, 正在腐蝕我。雖然我跟朋友和心理輔導員交流,在主日崇拜時盡量投入, 在做兼職時擺上心思,但我知道唯一的出路是內心的改變。就是在第二個學期年度結束時,我跟自己定下了約:我要走出來, 真正放下大學的生活,不再繼續懷舊,不能容讓這思念吞沒了我的精力, 阻礙我往前邁進。正好在那個時候,我找到第一份全職的工作。
雖然我當時不是立刻恢復過來去過新生活,但這的確是一個起步點。我聽到有關神的概念,其中主要的一個是神有祂的時間, 我也明白只有在神裡面才能得著真正恆久的滿足,在這世上,人和物都不能給予這種滿足。初離開校園的頭幾個月我實在是沒有能力去改變, 所以我深深相信神在後期才給予我第一份工作, 不然我的滿足和希望會全然建立在工作上; 那我便沒有時間去調整內心深處的難過,並得著醫治, 也不能夠結束校園那一頁,去開始新的一頁。正當我慢慢找回自己時, 我也同時找到那份工作,2016年夏天是我最美好的回億。
我本已將2016年初那幾個月所發生的事拋諸腦後,也是因這原故,我從不曾跟大家說過詳情。但因今次順利接著2017年初的新工作, 我覺得我不能不跟大家分享去年第一份工作讓我走回正軌。當我在寫去年的經歷時,我隨即想到使徒保羅在腓立比書4: 12說:... 或有餘,或缺乏,隨時隨在,我都得了秘訣。我看到的袐訣不只在離開校園後回家的那段艱難日子讓我能捱過來,而且將大事化小。那袐訣使我能擔起自己的責任, 面對事情,不去逃避或推卸給別人。我能靠著神在去年和今年為我預備了工作而得著滿足。我盼望能得著這秘訣,並靠著這秘訣走我前面的道路。
年初在找工作時,我好像陷入一個深淵,只是做一些幫人補習的工作, 無法找到一份全職的工作。單是為了找工作的事是不會將我拉到人生低谷去的, 但當時我要面對很重的擔子,我要學習如何在家裡生活, 去過再也沒有父親的日子。我在2015年12月大學畢業, 從校園搬回家住的適應期非常困難,叫我心力交瘁。當時家中的情況很不穩定,雖然我在這個房子曾住過8年, 一個不健全的家庭關係讓我時常擔心前途受到威脅。那個時候, 我很難跟以前的朋友和新相識的人交往, 也找不到能坦然溝通的朋友。主要原因是我不甘心這麼快離開校園, 自己好像被撕裂般周旋在校園和家兩地之間。我的精神和情感陷入困境, 頭幾個月時我看不見出路。
現在回想這事,我明白為什麼我第一份全職的工作在5月初才找到。因為我就算是在較早時找到工作,也不能帶給我內心真正的滿足。我對大學生活那份懷舊的傷痛和那時家裡動盪不安的情況, 正在腐蝕我。雖然我跟朋友和心理輔導員交流,在主日崇拜時盡量投入, 在做兼職時擺上心思,但我知道唯一的出路是內心的改變。就是在第二個學期年度結束時,我跟自己定下了約:我要走出來, 真正放下大學的生活,不再繼續懷舊,不能容讓這思念吞沒了我的精力, 阻礙我往前邁進。正好在那個時候,我找到第一份全職的工作。
雖然我當時不是立刻恢復過來去過新生活,但這的確是一個起步點。我聽到有關神的概念,其中主要的一個是神有祂的時間, 我也明白只有在神裡面才能得著真正恆久的滿足,在這世上,人和物都不能給予這種滿足。初離開校園的頭幾個月我實在是沒有能力去改變, 所以我深深相信神在後期才給予我第一份工作, 不然我的滿足和希望會全然建立在工作上; 那我便沒有時間去調整內心深處的難過,並得著醫治, 也不能夠結束校園那一頁,去開始新的一頁。正當我慢慢找回自己時, 我也同時找到那份工作,2016年夏天是我最美好的回億。
我本已將2016年初那幾個月所發生的事拋諸腦後,也是因這原故,我從不曾跟大家說過詳情。但因今次順利接著2017年初的新工作, 我覺得我不能不跟大家分享去年第一份工作讓我走回正軌。當我在寫去年的經歷時,我隨即想到使徒保羅在腓立比書4: 12說:... 或有餘,或缺乏,隨時隨在,我都得了秘訣。我看到的袐訣不只在離開校園後回家的那段艱難日子讓我能捱過來,而且將大事化小。那袐訣使我能擔起自己的責任, 面對事情,不去逃避或推卸給別人。我能靠著神在去年和今年為我預備了工作而得著滿足。我盼望能得著這秘訣,並靠著這秘訣走我前面的道路。
聖經里關於不吃血的飲食誡命
米迦勒 2/5/2017
米迦勒 2/5/2017
現在這個世界人們崇尚自由,反對所謂對自由進行人為地干涉, 所以本文或會讓某些人反感。這是我讀經的個人理解,僅供參考。
1. 人類第一條誡命與吃有關
聖經里人類所犯的第一個錯,就是在吃什麼東西上面, 不該吃分別善惡樹的果子,卻吃了。人被禁止吃分別善惡樹的果子, 聽上去沒什麼道理,但吃的後果真的很嚴重。後來舊約給了猶太人很多類似的機會選擇順從與不順從, 即使他們在不懂為什麼的時候。舊約裡好多營養學上沒問題的東西,如豬肉、蝦、蟹、血, 卻都被禁止,猶太人不能吃,這好讓他們反複操練,不用等到弄懂原因就順服聖經的教導。還好, 舊約的飲食要求是明確針對猶太人的,外邦人則自由得多。
2. 聖經裡唯一全人類都不讓吃的東西
那麼外邦人有什麼不該吃的嗎?常聽到基督徒說憑著信心什麼都能吃。嚴格說來,其實新、 舊約對外邦人都有一個唯一的飲食要求,那就是不能吃血。新約允許外邦基督徒不守大部分的舊約,但說:“只要寫信叫他們禁戒偶像的污穢、淫亂,勒死的牲畜和血。” (徒15:20)而勒死的牲畜不讓吃的原因,很可能也是沒有放過血的原因。舊約裡說人類都是挪亞的後代。洪水以後,挪亞後代各種肉類都能吃,但都要遵守唯一那條飲食的誡命: “ 唯獨帶著生命的肉,就是帶著血的肉,你們卻不可吃。” (創 9:4)
3. 禁止吃血的原因
以heqesh的猶太解經法, 上下文中同時出現的關鍵詞會建立起一種聯繫。上面剛提到的創9: 4把血和生命隱隱地聯繫了起來。果然, 在後來針對猶太人的經文裡,這種聯繫被明確化, 解釋了禁止吃血的原因: (利未記 17:11) “因為動物的生命是在血裡,我指定這祭壇上的血代替你們的生命, 因為血裡有生命,所以能代贖生命。”
(利未記17:14) “因為所有動物的生命就在它們的血中,所以我對以色列人說: 任何動物的血,你們都不可吃;因為所有動物的血,就是它的生命; 吃血的,必被剪除。”(申命記 12:23)“ 只是你要心意堅定,不可吃血,因為血就是生命; 你不可把生命和肉一起吃。”從這些經文裡我們能看到,血用來象徵生命。而除了賜予萬物生命的那一位, 任何凡人都不該擁有對血或生命的主權。舊約祭祀的過程中, 那將祭牲的血 撒在祭壇上的儀式,就是對這一信念的正面宣告, 即唯有造物主是生命之主。而不吃血, 是對這同一信念的另一種模式的宣告。今天祭壇灑血的儀式已經沒有了, 但有心人仍可實行這不吃血的習慣。可惜眾人大多不認識其中的意義。
4. 唯一的例外:新約命令要吃的血
新約被猶太人認為大逆不道的原因之一, 就是居然命令要吃舊約中反复禁吃的血,而且是吃人血, 而且是吃他們的彌賽亞/人子的血!乍一聽來這事是如此荒唐!(林前 10:16)“我們為福杯祝禱的時候,難道不是共享基督的血嗎?
5. 新約命令吃人子血的原因
(約 6:53)“不喝人子的血,就沒有生命在你們裡面。”這是負負得正的一條正面誡命,和舊約的禁令遙遙相對。所以,從這節經文來看,新約和舊約一樣,都是把血像徵生命。但是,一個說不許吃,一個說必須吃,關鍵是什麼的血?是誰的生命?基督徒不能吃動物的血,這裡有了一個新的原因, 就是他們本該吃人子的血而不是動物的血, 本該有且活出人子的生命而不是動物的生命。
6. 用葡萄汁代表的人子血
當然,現在的聖餐禮實際上是用葡萄汁來代表人子的血。
(路 22:18)“ 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我不再喝這葡萄汁,直等 神的國來到。”
(約 15:1) “我是真葡萄樹,我父是栽培的人。”
創世記裡的亞當夏娃, 該吃生命樹的果子,結果沒吃, 使得許多信徒扼腕嘆息。但是大家想過沒有,新約裡說的人子, 是真葡萄樹,基督徒聖餐時吃葡萄汁代表吃他的血, 象徵吃進人子的生命,也許這正是在像徵吃生命樹的果子?
(約6:53—54) 53耶穌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吃人子的肉, 不喝人子的血,就沒有生命在你們裡面。 54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
1. 人類第一條誡命與吃有關
聖經里人類所犯的第一個錯,就是在吃什麼東西上面, 不該吃分別善惡樹的果子,卻吃了。人被禁止吃分別善惡樹的果子, 聽上去沒什麼道理,但吃的後果真的很嚴重。後來舊約給了猶太人很多類似的機會選擇順從與不順從, 即使他們在不懂為什麼的時候。舊約裡好多營養學上沒問題的東西,如豬肉、蝦、蟹、血, 卻都被禁止,猶太人不能吃,這好讓他們反複操練,不用等到弄懂原因就順服聖經的教導。還好, 舊約的飲食要求是明確針對猶太人的,外邦人則自由得多。
2. 聖經裡唯一全人類都不讓吃的東西
那麼外邦人有什麼不該吃的嗎?常聽到基督徒說憑著信心什麼都能吃。嚴格說來,其實新、 舊約對外邦人都有一個唯一的飲食要求,那就是不能吃血。新約允許外邦基督徒不守大部分的舊約,但說:“只要寫信叫他們禁戒偶像的污穢、淫亂,勒死的牲畜和血。” (徒15:20)而勒死的牲畜不讓吃的原因,很可能也是沒有放過血的原因。舊約裡說人類都是挪亞的後代。洪水以後,挪亞後代各種肉類都能吃,但都要遵守唯一那條飲食的誡命: “ 唯獨帶著生命的肉,就是帶著血的肉,你們卻不可吃。” (創 9:4)
3. 禁止吃血的原因
以heqesh的猶太解經法, 上下文中同時出現的關鍵詞會建立起一種聯繫。上面剛提到的創9: 4把血和生命隱隱地聯繫了起來。果然, 在後來針對猶太人的經文裡,這種聯繫被明確化, 解釋了禁止吃血的原因: (利未記 17:11) “因為動物的生命是在血裡,我指定這祭壇上的血代替你們的生命, 因為血裡有生命,所以能代贖生命。”
(利未記17:14) “因為所有動物的生命就在它們的血中,所以我對以色列人說: 任何動物的血,你們都不可吃;因為所有動物的血,就是它的生命; 吃血的,必被剪除。”(申命記 12:23)“ 只是你要心意堅定,不可吃血,因為血就是生命; 你不可把生命和肉一起吃。”從這些經文裡我們能看到,血用來象徵生命。而除了賜予萬物生命的那一位, 任何凡人都不該擁有對血或生命的主權。舊約祭祀的過程中, 那將祭牲的血 撒在祭壇上的儀式,就是對這一信念的正面宣告, 即唯有造物主是生命之主。而不吃血, 是對這同一信念的另一種模式的宣告。今天祭壇灑血的儀式已經沒有了, 但有心人仍可實行這不吃血的習慣。可惜眾人大多不認識其中的意義。
4. 唯一的例外:新約命令要吃的血
新約被猶太人認為大逆不道的原因之一, 就是居然命令要吃舊約中反复禁吃的血,而且是吃人血, 而且是吃他們的彌賽亞/人子的血!乍一聽來這事是如此荒唐!(林前 10:16)“我們為福杯祝禱的時候,難道不是共享基督的血嗎?
5. 新約命令吃人子血的原因
(約 6:53)“不喝人子的血,就沒有生命在你們裡面。”這是負負得正的一條正面誡命,和舊約的禁令遙遙相對。所以,從這節經文來看,新約和舊約一樣,都是把血像徵生命。但是,一個說不許吃,一個說必須吃,關鍵是什麼的血?是誰的生命?基督徒不能吃動物的血,這裡有了一個新的原因, 就是他們本該吃人子的血而不是動物的血, 本該有且活出人子的生命而不是動物的生命。
6. 用葡萄汁代表的人子血
當然,現在的聖餐禮實際上是用葡萄汁來代表人子的血。
(路 22:18)“ 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我不再喝這葡萄汁,直等 神的國來到。”
(約 15:1) “我是真葡萄樹,我父是栽培的人。”
創世記裡的亞當夏娃, 該吃生命樹的果子,結果沒吃, 使得許多信徒扼腕嘆息。但是大家想過沒有,新約裡說的人子, 是真葡萄樹,基督徒聖餐時吃葡萄汁代表吃他的血, 象徵吃進人子的生命,也許這正是在像徵吃生命樹的果子?
(約6:53—54) 53耶穌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吃人子的肉, 不喝人子的血,就沒有生命在你們裡面。 54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
陪我走過春夏秋冬
———— 獻給青春年少的人兒
可嘉
———— 獻給青春年少的人兒
可嘉
少年時候我總以為自己會活得非常與眾不同,深受中學課本古詩文的影響, 心裡想著“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時不時對於旁人的建議還覺得“燕雀安知鴻鵠之志”;但今天看來,年歲活得半大不小,將至而立之年,卻越來越覺得其實許多經歷和感悟是和同齡人甚至是前人有著許多的相近之處。故而我寫下此文與大家一同分享,藉著自己在過去十年的摸爬滾打,分享自己如何面對那對未來一片迷茫的焦慮,如何走出那求而不得的苦楚,如何又能平安喜樂地享受生活每一天的給予。盼望所有讀到此文的年輕人也能夠早日尋到生活中的真諦, 不論春夏秋冬,高山低谷,隨時隨地都能有一個充滿正能量的生活狀態。
新生命的萌芽
相信大家在年少時或多或少都有這麼一個經歷,懵懵懂懂中開始尋找何為人生的真諦。套用一句台詞,人生的終極三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又要到哪裡去”。我身邊不少朋友從上學的時候就開始思考這個問題,往往在高考填志願之前這思考形成一個小高峰,在大學思考未來規劃的時候又再次形成一個熱議的高潮,甚至不少朋友現在還在追尋這個問題。 “我是不是要出國”,“是不是要跳槽”,“是不是要和這個人結婚”,“是不是要待在這個城市還是回老家” ......這些看似實際的問題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回到了人生的終極三問:你要過什麼樣的生活取決於你怎麼看待人生。
我和大家一樣,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 ,和大多數人一樣,都希望過一個幸福的生活。可什麼才是幸福的配方呢?
大約在高中至大學期間,我明確地意識到名利上的成就只能帶來極其短暫的滿足,卻不能帶來長久的幸福。我依然清楚記得高三那個畫面,我和好友坐在操場上,好友認為我一定特別幸福,因為我剛剛拿了一個全國一等獎的獎項,還可以被保送名校。可我在暖日微風下,心中卻湧上一股悲涼,說道“我也就得知了好消息的時候高興了兩三天,我現在一點不開心。”世界上的成就就是這樣,當你剛剛攀完一座高峰,它馬上就讓你發現下一座更誘人但也更高的山讓你去攀登。如此循環往復,你永遠得不到一個長久的滿足。更糟糕的是,隨著經歷增長,你慢慢知道許多事情不再像考試答題那樣簡單,即使你非常渴望也仍可能是求而不得的。其登頂的成敗與否不完全取決於你自身的努力,這個時候你就會面臨很大的挫敗感和迷茫。還有的時候,等你攀登完一座山,前方有數座誘人的山等待你攀登。時間精力有限,你只能選擇其中一座:如何取捨,如何前進才是最好的路徑。時間不等人,必須盡快作出選擇,往往這個時候焦慮感和對未知的迷茫就會襲來。總而言之,人若是僅僅仰賴於世俗意義的成敗,人生的幸福之路總是非常艱難的。 (所羅門寫的傳道書有更好的論述,推薦大家去聖經中細細閱讀。)
一直到大學畢業,我才漸漸意識到信仰是通往幸福的道路。我高中的時候曾經花了不少時間研究經史子集,試圖從古人的智慧中了解到幸福的秘訣。第一次讀到佛法的時候感覺果然博大精深,心情似乎也能比較平靜,曾有一段時間每晚睡前都要背一遍金剛經才能入睡。可是時間一久,發現佛法也不是長久之計,它要求我無欲無求,對於一個正值花季,事業感情還沒有真正起航的年輕人,要做到放下太難了,更別提什麼跳出紅塵。我當時心裡想,如果人人都放下,都抱著這樣的態度工作和生活的話,那這個世界不僅僅要停滯,可能還要倒退。隨著思考的深入,我覺得這顯然不是一條正確的道路,於是我繼續尋找通往幸福的道路。大三那年去加州當交換生的時候,我第一次深深受到了從基督徒而來的震撼。當時是為了改善伙食順便認識些新朋友,我每週五都會去參加一個查經班—— 就在一對亞裔夫婦的家裡。女主人的名字叫Hope,非常開朗熱情,從來見人都是笑呵呵的,變著花樣給我們做各種主題菜餚,每次查經班的活動都安排得趣味橫生又引人思考。看到她,你就能感到一種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幸福。她現在的家庭老公寵著,小孩愛著,再看看她的性格,我覺得她之前的家庭和成長也一定是平平順順的,是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中長大的。直到在感恩節的那個週五,Hope分享了一個她信主的見證,令我大為震撼。她說她自幼就被媽媽送到美國來給自己的姨媽撫養,可是姨媽嫁給了一個美國人後不久又離婚,不得已必須去餐館每天洗盤子維持生計,根本無暇照顧她。 Hope在異國他鄉,唯一的慰藉就是當時和她一同來美國的親妹妹。可是有天她和妹妹在河邊玩,妹妹意外落水,她年幼又無法施救,最後只能眼睜睜看著親妹妹在眼前溺死。我心裡聽著,覺得那是對幼小心靈的何等衝擊。一般在經歷如此缺乏愛和重創的童年之後,青少年長大都會叛逆。確實,Hope說自己在高中時候各種不良少年的行為都嘗試過,但是神卻沒有放棄她,為她生活重新帶來了希望,給了她一個全新的生命。在認識神後,每一天生命都在更新,不僅學業回歸正軌,她在UC Berkeley本科畢業,還與同為基督徒的弟兄組成了如今幸福美滿的家庭,公婆也給她了一直以來缺失的長輩的疼愛。她說認識神以後她才把自己的名字改為Hope,因為神給了她生命的盼望,讓她明白了生命的意義,也賜給了她幸福的生活。這個見證讓當時的我聽得淚水漣漣,我第一次認識到神,祂把一個破碎的生命全然更新,使之洋溢著愛意、幸福和希望。這樣徹頭徹尾改變生命的力量讓我敬畏,也深深地吸引了我。我也希望我的生活更新和改變,像Hope一樣作一個幸福的人。於是就此展開了我追尋主,改變生命的新旅程。
初信的震盪
繼見證了神在Hope姊妹身上的作為之後,我也開始更主動地接觸信仰,更有規律地閱讀聖經,參加查經班和主日聚會。神也悉心看顧我這棵幼苗,當時身邊一下子有好多弟兄姊妹幫助我更深地認識神,有義務一對一教我“基督教101”的姊妹,還收到不少寶貴的聖經資料,甚至神還賜了一位是弟兄的男朋友給我,每日帶我閱讀聖經,一起查經。當時我與弟兄剛確定關係7天后就中美兩地相隔。在接下來的一年半里,不少日子就是在兩岸連線的聖經學習中度過,一天一章或者兩章新約聖經。身邊不少朋友抱怨說長距離戀愛, 兩個人因為生活軌跡不同,久而久之就變得沒話說。可我們兩個人雖然兩地相隔,也都有兩點一線的枯燥學生生活,但是聖經卻給了我們百談不厭的話題,兩個人每天都有說不完的話。有的時候我們把生活中的經歷拿出來,結合聖經的話語一起分析,忽然發現不少疑惑就能解決。不論是日常中的為人處事,還是學業工作上的大小選擇,每天晚上的聖經話語往往就應對了當天發生的人和事,這讓我不能不覺得真是奇妙。書中的作者根本沒經歷過現在這個世紀的生活,其職業也與我們不同,但是其中的智慧和解決之道卻不過時。而且整本聖經雖然不同作者寫成,全書卻邏輯非常嚴密,前後應對。我們用聖經的思想去閱讀前後文甚至於不同章節,細細推敲後覺得真是滿有智慧,無懈可擊。更有趣的是,聖經的章節不論讀了幾遍,總能讀出新意,讓我們覺得趣味無窮,讀一輩子都不忍釋卷。
但是很快我就發現了我信仰中的一個震盪曲線。當我生活平順,事事如意的時候,我與神的關係就漸行漸遠,讀聖經,參加聚會也沒有太大的興趣;可是一旦生活出現難題了,我靠自己的力量越解決不了,我和神的關係就越近。每每在我最艱難的時候,神也開始在困難中為我開道路,讓我的生活繼續回到一個無憂無慮的狀態,之後我就又陷入了對神不冷不熱的狀態,如此循環往復。 (簡而畫之,見圖一。 )這帶來兩個很大的困擾,首先因為在平順時期我遠離主,自己掌權,往往好日子過不了多久就有一個新的難題降臨,我自己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被焦慮和煩惱折騰。另一方面,我也形成了一種有事才找神的思維,甚至想讓神成為解決問題的工具。這兩點其實都不明智,一點也不可取。
圖一:初信時的信仰的震盪曲線
新生命的萌芽
相信大家在年少時或多或少都有這麼一個經歷,懵懵懂懂中開始尋找何為人生的真諦。套用一句台詞,人生的終極三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又要到哪裡去”。我身邊不少朋友從上學的時候就開始思考這個問題,往往在高考填志願之前這思考形成一個小高峰,在大學思考未來規劃的時候又再次形成一個熱議的高潮,甚至不少朋友現在還在追尋這個問題。 “我是不是要出國”,“是不是要跳槽”,“是不是要和這個人結婚”,“是不是要待在這個城市還是回老家” ......這些看似實際的問題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回到了人生的終極三問:你要過什麼樣的生活取決於你怎麼看待人生。
我和大家一樣,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 ,和大多數人一樣,都希望過一個幸福的生活。可什麼才是幸福的配方呢?
大約在高中至大學期間,我明確地意識到名利上的成就只能帶來極其短暫的滿足,卻不能帶來長久的幸福。我依然清楚記得高三那個畫面,我和好友坐在操場上,好友認為我一定特別幸福,因為我剛剛拿了一個全國一等獎的獎項,還可以被保送名校。可我在暖日微風下,心中卻湧上一股悲涼,說道“我也就得知了好消息的時候高興了兩三天,我現在一點不開心。”世界上的成就就是這樣,當你剛剛攀完一座高峰,它馬上就讓你發現下一座更誘人但也更高的山讓你去攀登。如此循環往復,你永遠得不到一個長久的滿足。更糟糕的是,隨著經歷增長,你慢慢知道許多事情不再像考試答題那樣簡單,即使你非常渴望也仍可能是求而不得的。其登頂的成敗與否不完全取決於你自身的努力,這個時候你就會面臨很大的挫敗感和迷茫。還有的時候,等你攀登完一座山,前方有數座誘人的山等待你攀登。時間精力有限,你只能選擇其中一座:如何取捨,如何前進才是最好的路徑。時間不等人,必須盡快作出選擇,往往這個時候焦慮感和對未知的迷茫就會襲來。總而言之,人若是僅僅仰賴於世俗意義的成敗,人生的幸福之路總是非常艱難的。 (所羅門寫的傳道書有更好的論述,推薦大家去聖經中細細閱讀。)
一直到大學畢業,我才漸漸意識到信仰是通往幸福的道路。我高中的時候曾經花了不少時間研究經史子集,試圖從古人的智慧中了解到幸福的秘訣。第一次讀到佛法的時候感覺果然博大精深,心情似乎也能比較平靜,曾有一段時間每晚睡前都要背一遍金剛經才能入睡。可是時間一久,發現佛法也不是長久之計,它要求我無欲無求,對於一個正值花季,事業感情還沒有真正起航的年輕人,要做到放下太難了,更別提什麼跳出紅塵。我當時心裡想,如果人人都放下,都抱著這樣的態度工作和生活的話,那這個世界不僅僅要停滯,可能還要倒退。隨著思考的深入,我覺得這顯然不是一條正確的道路,於是我繼續尋找通往幸福的道路。大三那年去加州當交換生的時候,我第一次深深受到了從基督徒而來的震撼。當時是為了改善伙食順便認識些新朋友,我每週五都會去參加一個查經班—— 就在一對亞裔夫婦的家裡。女主人的名字叫Hope,非常開朗熱情,從來見人都是笑呵呵的,變著花樣給我們做各種主題菜餚,每次查經班的活動都安排得趣味橫生又引人思考。看到她,你就能感到一種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幸福。她現在的家庭老公寵著,小孩愛著,再看看她的性格,我覺得她之前的家庭和成長也一定是平平順順的,是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中長大的。直到在感恩節的那個週五,Hope分享了一個她信主的見證,令我大為震撼。她說她自幼就被媽媽送到美國來給自己的姨媽撫養,可是姨媽嫁給了一個美國人後不久又離婚,不得已必須去餐館每天洗盤子維持生計,根本無暇照顧她。 Hope在異國他鄉,唯一的慰藉就是當時和她一同來美國的親妹妹。可是有天她和妹妹在河邊玩,妹妹意外落水,她年幼又無法施救,最後只能眼睜睜看著親妹妹在眼前溺死。我心裡聽著,覺得那是對幼小心靈的何等衝擊。一般在經歷如此缺乏愛和重創的童年之後,青少年長大都會叛逆。確實,Hope說自己在高中時候各種不良少年的行為都嘗試過,但是神卻沒有放棄她,為她生活重新帶來了希望,給了她一個全新的生命。在認識神後,每一天生命都在更新,不僅學業回歸正軌,她在UC Berkeley本科畢業,還與同為基督徒的弟兄組成了如今幸福美滿的家庭,公婆也給她了一直以來缺失的長輩的疼愛。她說認識神以後她才把自己的名字改為Hope,因為神給了她生命的盼望,讓她明白了生命的意義,也賜給了她幸福的生活。這個見證讓當時的我聽得淚水漣漣,我第一次認識到神,祂把一個破碎的生命全然更新,使之洋溢著愛意、幸福和希望。這樣徹頭徹尾改變生命的力量讓我敬畏,也深深地吸引了我。我也希望我的生活更新和改變,像Hope一樣作一個幸福的人。於是就此展開了我追尋主,改變生命的新旅程。
初信的震盪
繼見證了神在Hope姊妹身上的作為之後,我也開始更主動地接觸信仰,更有規律地閱讀聖經,參加查經班和主日聚會。神也悉心看顧我這棵幼苗,當時身邊一下子有好多弟兄姊妹幫助我更深地認識神,有義務一對一教我“基督教101”的姊妹,還收到不少寶貴的聖經資料,甚至神還賜了一位是弟兄的男朋友給我,每日帶我閱讀聖經,一起查經。當時我與弟兄剛確定關係7天后就中美兩地相隔。在接下來的一年半里,不少日子就是在兩岸連線的聖經學習中度過,一天一章或者兩章新約聖經。身邊不少朋友抱怨說長距離戀愛, 兩個人因為生活軌跡不同,久而久之就變得沒話說。可我們兩個人雖然兩地相隔,也都有兩點一線的枯燥學生生活,但是聖經卻給了我們百談不厭的話題,兩個人每天都有說不完的話。有的時候我們把生活中的經歷拿出來,結合聖經的話語一起分析,忽然發現不少疑惑就能解決。不論是日常中的為人處事,還是學業工作上的大小選擇,每天晚上的聖經話語往往就應對了當天發生的人和事,這讓我不能不覺得真是奇妙。書中的作者根本沒經歷過現在這個世紀的生活,其職業也與我們不同,但是其中的智慧和解決之道卻不過時。而且整本聖經雖然不同作者寫成,全書卻邏輯非常嚴密,前後應對。我們用聖經的思想去閱讀前後文甚至於不同章節,細細推敲後覺得真是滿有智慧,無懈可擊。更有趣的是,聖經的章節不論讀了幾遍,總能讀出新意,讓我們覺得趣味無窮,讀一輩子都不忍釋卷。
但是很快我就發現了我信仰中的一個震盪曲線。當我生活平順,事事如意的時候,我與神的關係就漸行漸遠,讀聖經,參加聚會也沒有太大的興趣;可是一旦生活出現難題了,我靠自己的力量越解決不了,我和神的關係就越近。每每在我最艱難的時候,神也開始在困難中為我開道路,讓我的生活繼續回到一個無憂無慮的狀態,之後我就又陷入了對神不冷不熱的狀態,如此循環往復。 (簡而畫之,見圖一。 )這帶來兩個很大的困擾,首先因為在平順時期我遠離主,自己掌權,往往好日子過不了多久就有一個新的難題降臨,我自己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被焦慮和煩惱折騰。另一方面,我也形成了一種有事才找神的思維,甚至想讓神成為解決問題的工具。這兩點其實都不明智,一點也不可取。
圖一:初信時的信仰的震盪曲線
令我感恩的是,神從來沒有放棄我,祂漸漸讓我意識到,每一次苦難的經歷都帶著神對我生命的美好心意,為了讓我更深刻地認識祂,令我生命更新,成為更合神心意的樣子。約伯記23:10,“然而祂知道我所行的路,祂試煉我之後,我必如精金。我腳追隨祂的步履,我謹守祂的道,並不偏離。”於是我開始思考, 在每一次風雨後見彩虹之時,我不僅感謝神的恩典,也細細思索這次神給我的功課是什麼,希望我的生命如何更好地成長。
對我影響最深的一次是我在大學畢業之際申請美國的博士生,整個過程不僅事物繁瑣,還要面對巨大的壓力。我放棄了國內的直博機會,完全沒有找工作,如果沒有申請上博士生,那就是畢業即失業。這對於當時心高氣傲的我來說,是難以接受的後果 ,也會覺得愧對父母一直以來的養育之恩。當時我十分中意杜克商學院的博士生項目,他們一連面試了我三次,我覺得成功的概率很大。同時我心裡還打著自己的小九九,如果自己能進入這個博士生項目,那是開創了我們系自創建以來畢業生的最佳博士錄取記錄(哎,今生的驕傲作祟)。於是我每天切切向神禱告,給我這個項目的錄取信吧。甚至我還和神談條件,如果祢讓我被錄取,我就更加信靠祢等等。 (現在想來,實在是汗顏。)可惜我最終只等到一份拒信,我抱著憤憤不平的心情質問,神祢不是說“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路加福音11:10),為什麼祢不垂聽我的呼求和禱告呢,更何況我還是那麼虔誠、迫切地提出這個要求呢?抱著滿腹的不滿,我決定再去參加最後一次主日崇拜聚會,去聽聽神的解釋到底是什麼(當時幾乎抱著放棄信仰的心情去的)。那是在上海市中心人民廣場的一個大教堂——沐恩堂。每次聚會少說也有幾百人,可是那天講道的信息卻句句在回應我的心情,彷彿就是神藉著牧師的口向我解釋,為什麼我的禱告沒有得到回應,為什麼祂沒有給我我所想要的。對我影響至深的一個信息就是“凡我所疼愛的,我就責備管教他” (啟示錄3:19)在這次經歷中,神管教我,讓我的信仰再次上升了一個高度。我和神的關係不應該是有求必應的關係,而是我應該全然地信靠祂,相信神“祢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祢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祢右手中有永遠的喜樂”(詩篇16:11)。在之後的禱告中,我也學會按照神的旨意禱告,而不是只一味向神訴說我的要求。 (“我們若照祂的旨意求什麼,祂就聽我們,這是我們向祂所存坦然無懼的心。”(約翰一書5:14)。)當時我的弟兄也安慰我開導我,他陪我一起重溫馬太福音六章主耶穌對禱告的教導(每次讀來都特別感動的章節),禱告時應該先求神的國,神的義。現在每每讀到主禱文的時候,我看耶穌基督教導眾人的禱告詞也是這樣一個先後次序。這次管教後,我真正開始正視神在我生命中的地位,意識到我應該把神擺在生命的首位,這也奠定了一個基礎,讓我日後決定將生命的主權交託給神。
一年後,當我在一個加州大學讀統計博士期間,我決定再申請一次商學院的博士。這次申請過程中,我向神禱告,求神按照祂的心意指引我前方的道路。我收到三所商學院的錄取通知,其中包括了之前心心念念的杜克商學院,但是在與神的切切交通中,我最後決定按照祂的指引去了另一家商學院,即我現在的學校。當我再回首當時大學畢業申請的經歷時,我更多明白神的心意和祂的安排,神的安排比我當時自己所求的在各方面都要更好,也並沒有耽誤太多時間。我也漸漸明白神不照我們所求的應允,是因為祂是全知的神,也愛著我們, 祂才知道甚麼對我們最好,也將那最好的賜給我們。信靠神,“因 神的愚拙總比人智慧, 神的軟弱總比人強壯。”(哥林多前書1: 25)。讚美神,“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 並知道這愛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便叫神一切所充滿的,充滿了你們。 神能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裡的大力充充足足的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以弗所書3: 18-20)
逐漸地, 我與神的關係發生了變化,不再大起大落,而是在每一次信心的歷練後,對神的關係更加親密,也更愛神。雖然生活依然不能事事順利,信心也有軟弱的時候, 但總體來說生命開始了一個積極成長的階段。 (見圖二)
圖二:更深地認識神,與神的關係跌蕩式地成長
對我影響最深的一次是我在大學畢業之際申請美國的博士生,整個過程不僅事物繁瑣,還要面對巨大的壓力。我放棄了國內的直博機會,完全沒有找工作,如果沒有申請上博士生,那就是畢業即失業。這對於當時心高氣傲的我來說,是難以接受的後果 ,也會覺得愧對父母一直以來的養育之恩。當時我十分中意杜克商學院的博士生項目,他們一連面試了我三次,我覺得成功的概率很大。同時我心裡還打著自己的小九九,如果自己能進入這個博士生項目,那是開創了我們系自創建以來畢業生的最佳博士錄取記錄(哎,今生的驕傲作祟)。於是我每天切切向神禱告,給我這個項目的錄取信吧。甚至我還和神談條件,如果祢讓我被錄取,我就更加信靠祢等等。 (現在想來,實在是汗顏。)可惜我最終只等到一份拒信,我抱著憤憤不平的心情質問,神祢不是說“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路加福音11:10),為什麼祢不垂聽我的呼求和禱告呢,更何況我還是那麼虔誠、迫切地提出這個要求呢?抱著滿腹的不滿,我決定再去參加最後一次主日崇拜聚會,去聽聽神的解釋到底是什麼(當時幾乎抱著放棄信仰的心情去的)。那是在上海市中心人民廣場的一個大教堂——沐恩堂。每次聚會少說也有幾百人,可是那天講道的信息卻句句在回應我的心情,彷彿就是神藉著牧師的口向我解釋,為什麼我的禱告沒有得到回應,為什麼祂沒有給我我所想要的。對我影響至深的一個信息就是“凡我所疼愛的,我就責備管教他” (啟示錄3:19)在這次經歷中,神管教我,讓我的信仰再次上升了一個高度。我和神的關係不應該是有求必應的關係,而是我應該全然地信靠祂,相信神“祢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祢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祢右手中有永遠的喜樂”(詩篇16:11)。在之後的禱告中,我也學會按照神的旨意禱告,而不是只一味向神訴說我的要求。 (“我們若照祂的旨意求什麼,祂就聽我們,這是我們向祂所存坦然無懼的心。”(約翰一書5:14)。)當時我的弟兄也安慰我開導我,他陪我一起重溫馬太福音六章主耶穌對禱告的教導(每次讀來都特別感動的章節),禱告時應該先求神的國,神的義。現在每每讀到主禱文的時候,我看耶穌基督教導眾人的禱告詞也是這樣一個先後次序。這次管教後,我真正開始正視神在我生命中的地位,意識到我應該把神擺在生命的首位,這也奠定了一個基礎,讓我日後決定將生命的主權交託給神。
一年後,當我在一個加州大學讀統計博士期間,我決定再申請一次商學院的博士。這次申請過程中,我向神禱告,求神按照祂的心意指引我前方的道路。我收到三所商學院的錄取通知,其中包括了之前心心念念的杜克商學院,但是在與神的切切交通中,我最後決定按照祂的指引去了另一家商學院,即我現在的學校。當我再回首當時大學畢業申請的經歷時,我更多明白神的心意和祂的安排,神的安排比我當時自己所求的在各方面都要更好,也並沒有耽誤太多時間。我也漸漸明白神不照我們所求的應允,是因為祂是全知的神,也愛著我們, 祂才知道甚麼對我們最好,也將那最好的賜給我們。信靠神,“因 神的愚拙總比人智慧, 神的軟弱總比人強壯。”(哥林多前書1: 25)。讚美神,“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 並知道這愛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便叫神一切所充滿的,充滿了你們。 神能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裡的大力充充足足的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以弗所書3: 18-20)
逐漸地, 我與神的關係發生了變化,不再大起大落,而是在每一次信心的歷練後,對神的關係更加親密,也更愛神。雖然生活依然不能事事順利,信心也有軟弱的時候, 但總體來說生命開始了一個積極成長的階段。 (見圖二)
圖二:更深地認識神,與神的關係跌蕩式地成長
渴慕與主同行的生活
雖然和神親密的程度開始跌蕩式地成長,但是神覺得依然不夠,祂希望我們能與祂時時刻刻保持親密的關係,不論我們屬世生活平順與否,在高山或是低谷,神都希望我們與祂同心同行。
聖經對與神同行有不少美好的描寫,大衛王寫下的詩篇23篇:“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祂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祂使我的靈魂甦醒,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祢與我同在,祢的杖、祢的竿,都安慰我。在我敵人面前、 祢為我擺設筵席,祢用油膏了我的頭、使我的福杯滿溢。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與神時刻保持親密的關係也是神對我們所懷的美好意念。約翰福音15:4說“你們要常在我裡面,我也常在你們裡面。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樹上,自己就不能結果子;你們若不常在我裡面,也是這樣。”
是啊,我渴慕與主同行的生活,時時刻刻活在基督裡。哪怕是在曠野中,雖沒有明確的路線,也一眼望不到出路,但是只要有神的同在,白天有雲柱,晚上有火柱,(參出埃及記13:22) 我的心便有滿足的喜樂。不論是操持工作,處理家事,還是分擔教會的工作,我希望 “無論做什麼都要從心裡做,像是給主做的,不是給人做的。”(歌羅西書三章17、23節)
雖然信主多年, 但是直到最近我才初嘗這樣時刻與主連接的甜美。我深深地祈求這樣甜美的生活繼續下去,讓我和神時時刻刻都能緊密相連。這一輪甜美的生活到目前為止持續了一年有餘,還是要感謝讚美神自去年一月開始在我的生活各個方面預備了好幾位關鍵的弟兄姊妹。
首先是與我同一個辦公室的博士同僚 Lulu姊妹。當時Lulu姊妹正處於畢業在即四處找工作的狀態中。在她一次很在意的面試失利後,我們第一次開啟了深刻的屬靈方面的交通。 Lulu姊妹不知前路在何方,我們兩個一起好好聆聽了主耶穌在馬太福音第六章的經文,“所以我告訴你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吃什麼,喝什麼;為身體憂慮穿什麼。生命不勝於飲食嗎?身體不勝於衣裳嗎? 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他。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你們哪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或作:使身量多加一肘呢)? 何必為衣裳憂慮呢?你想野地裡的百合花怎麼長起來;他也不勞苦,也不紡線。 然而我告訴你們,就是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他所穿戴的,還不如這花一朵呢! 你們這小信的人哪!野地裡的草今天還在,明天就丟在爐裡,神還給他這樣的妝飾,何況你們呢! 所以,不要憂慮說: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 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 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
之後Lulu姊妹的工作雖然沒有馬上落實,但是我每一天都親眼目睹神在她身上所產生的積極影響。神賜給她信心,在找工作中不再那麼迷茫和焦慮。神也讓她喜樂,在準備面試的過程中更加有積極的心態。神也替她分擔重擔,她學會交託,相信神做事有定時,也會為她預備一份最合宜她的工作。她總說神是有全局觀,我們人眼所見有限,知識也有限,甚至對自己的認識還不夠全面,但神卻全知全能,祂了解我們的品性能力也知道萬事的發展,神又是那麼地寶貝我們,疼愛我們,所以祂定會為我們預備最合適我們生命的發展道路。詩篇16:11說“祢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祢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祢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
Lulu姊妹最後找到的工作比她一開始失之交臂的工作機會更加好,更適合她的發展,也符合她的性格和能力。我有幸能親眼目睹神在她身上的作為,這對我自己信心的成長,與神越發親近的關係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特別令我感動的是她能不論高山低谷都能時刻讚美神,即使在還未落實工作前也能向周圍人甚至她的兩位博士導師讚美神在她身上的奇妙作為。神也回應她,在與她同行的日子中保護她,帶領她到可安歇的水邊。
藉著Lulu姊妹,我也有幸在生活中認識了一對基督徒夫婦,並開始了在他們家每週固定的查經聚會。我相信這也是神的帶領,祂讓我真真切切看到了現實生活中與神同行的生活。這些有著成熟屬靈生命的基督徒,通過他們的一言一行,讓我的生命開始更新變化,和主的距離越來越近。每一次的查經都非常享受,我們從聖經的原文開始,細細分析字裡行間的含義,又拓展開來,結合生活中的經歷感想,讓聖經的教導切切實實和我們的生命結合起來,這真的是讓人能感受到活水在湧流,枝子接回了生命樹上。這種和主越來越緊密的關係,並不局限在查經活動中,也對我的工作還有日常的生活產生了影響。我對待生活更加積極,工作也更有幹勁,那些對於未來的焦慮和煩躁也離我越來越遠。最為重要的是,我發現我和神的關係不僅緊密相連,而且還形成了一個非常穩定的狀態。不論研究是否順利,生活是否順心,壓力是大是小,我都感覺我就在神的懷抱裡,祂就在拉著我的手一步步往前走,往更好的方向走。 (見圖三)我感謝神賜給我這樣與神同行的日子,也盼望一輩子都是這樣的生活。我和身邊的弟兄姊妹感嘆,教會和弟兄姊妹也是神恩賜給我們的,祂讓我們在屬世的環境裡依然能夠有個屬天的國度。在這個屬天國度裡,我們享受著由神來的愛,也因活在基督裡,藉著每次主日信息,聖經的學習,弟兄姊妹的交通可以與主建立更親密的連結。人與神建立穩定的親密關係離不開規律的教會生活和肢體間的交通。
在查經聚會參加了半年有餘,我決定提前一年博士畢業,主要是希望通過找工作可以與我的弟兄團聚,早日結束夫妻兩地分居的生活。在聖經裡神對婚姻生活有明確的教導(哥林多前書7章)希望夫妻不要分房而居。我們一個在芝加哥,一個在丹佛,每兩週弟兄就來看望我三天,為了多團聚一些時間,他往往是周四晚上11、12點到,週一一大早乘6、7點走的飛機,如此行程幾乎三年有餘,對於他來說身心都是挑戰,我也不忍心看他如此辛苦,而且每次別離彼此都是依依不捨,也是一種煎熬。也正因為這三年多的分開,我們更加能體會神為什麼對婚姻生活有不要分居的教導,這也使我在找工作的時候擺正心態和設定目標。不論接受學術界還是工業界的工作,不論在世界哪個地方,一個必須要滿足的條件就是我們必須可以結束分居而生活在一起。
我從九月份開始準備申請材料,11月左右開始面試,一直到1月底確定工作,我們就一直在向神禱告,希望神看顧我們的家庭,讓我們能在一起,並且賜我們神眼中看為合宜的工作。在整個過程中,我也一直滿懷信心,因為我相信“我們若照祂的旨意求什麼,祂就聽我們,這是我們向祂所存坦然無懼的心。”(約翰一書5:14)
神在整個過程中給我豐豐滿滿的恩賜,我又一次親身體會到神的大能和慈愛,祂讓“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羅馬書8)。
首先祂賜我信心,讓我在整個找工作的過程中充滿平安和喜樂,沒有焦慮。神藉著聖經鼓勵我說“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希伯來書11:1)。神又為我預備一位好姊妹作我的室友,我們兩人一同找工作,互相扶持,互相鼓勵,一起禱告,每天清晨為這一天手中的工作禱告,每天晚上為著白天一天所成就的工作讚美感謝神。我們在整個找工作的過程中就一直懷揣這堅定的信心,這信心是我所未見工作的確據,讓我們始終定睛看神,與祂同行。 其次神也時時刻刻帶領我,以祂話語作我腳前的燈,路上的光。我曾經和弟兄感嘆過,覺得以色列人雖然在曠野中行走,不知道前面的具體路徑是什麼,也不知道會走多久,但是我覺得他們很幸運,因為日有雲柱,夜有火柱,那是神親自的指引和保護。能夠與神同行,時時刻刻感受到神的同在,是多麼值得喜樂的一件事。我後來找工作的過程中也深深體會到了這種喜樂和幸運。我不知道前路有什麼,哪些高校會面試我, 又最後在哪個學校找到合宜的工作,也不曉得要找多久才能落實工作。但是神就是日夜帶領我。我每每禱告,很快就有神的回音。我清楚記得神對我找工作的第一次回應是兩封拒信,一個沙特的學校,一個小型的私立學校。雖然第一個回應就是拒絕,但是我相信神對我必定有好的安排,於是我和弟兄姊妹一起感謝神的回應,讚美神的指引。不久之後,第二個回應就來了,是一個學校的電話面試,我為著這個積極的回音又大大地讚美神。很快在一周內,一下子又來了4、5個面試通知,這已經是超出了我對自己找工作的預期了。我找工作準備時間倉促,又是因為提前畢業,資歷和準備的完備程度都算不上好,但是感謝神,祂就用一個接著一個的面試幫助我練習。面試的學校排名隨著時間的推進不斷提高,甚至有些學校的面試官還給我反饋,告訴我應該如何去和院長交流,如何應答關於教學方面的問題等等。在我們這個領域大部分的同學還未開始第一輪面試的時候,我竟然已經拿到一所美國大學的工作錄取通知書,而這距離我剛剛開始準備申請材料也不過才一個月。不得不說這是神的作為和恩典,真是要歸榮耀給神! 在接下去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面試,學校訪問邀請,還有錄取通知書紛紛到來。這裡不能不提一提與主同行和沒有主同在的差別。當我和其他博士同僚說起我在找工作之時,他們說“哇,那你現在一定壓力很大吧?”或者“你現在一定很頭疼吧?”。但我在整個過程中卻時時充滿了對神的信心,祂使我內心平安,也有喜樂。面臨拒信的時候我讚美神, 相信神有更好的預備; 收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我歸榮耀給神,也繼續向神禱告,求神指引這是否是蒙祂所要賜予的工作。我感謝也享受這樣與主親密連結的生活,生活的高低起伏不再影響我和神的關係,我始終能感受到神的指引,彷彿雲柱火柱與我同行,祂也在我身邊保護我,看顧我所有的需求,祂的恩典夠我用。 最後也感謝神藉著這次經歷繼續熬煉我心。整個找工作過程中最艱難的時候是在我收到數個錄取信後卻還沒有一個能讓我們夫妻團聚的機會。這些錄取通知書裡有些待遇極好(有一個學校所提出的研究經費,使我的博士導師說這甚至比他這個正教授的經費都多),有些來自於世界名校, 有些學校特別友好和歡迎我。箴言17:3說“鼎為煉銀,爐為煉金;惟有耶和華熬煉人心。”約伯在受試煉中說:“祂試煉我之後,我必如精金。”神也在這個過程中熬煉我和弟兄的心——你們真的是把基督的教導放在首位,為了夫妻團聚,你們捨得放棄這些世人看中的名和利嗎?你們真是把我的話語放在心中嗎?我對每一個發我錄取信的高校都提出要求,是否能幫我弟兄安排合適的教職(他也是博士,也在學術界工作)。但很快我們發現這個要求是難上加難,要面臨複雜度和時間上的雙重挑戰。我和弟兄一個所處的系在商學院,一個所處的系在工程學院,解決這個工作安排本身就很難,需要兩個學院的院長先溝通,再到下面的系別來聯絡。有幾個錄取我的學校,商學院的院長非常願意幫助我們解決工作,但是他沒有辦法施壓給平級的工程學院院長,只能說能否在管理學院為我弟兄解決工作,或者由管理學院暫時供應幾年的研究經費,但無法安排正式崗位。我們相信神一定會給我們合宜的安排,不是讓我的弟兄犧牲自己正在上升趨勢的研究工作,也不是僅僅提供一個暫時的方案,於是一一拒絕了這些邀請。一般學校找老師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每一個崗位都必須有相應的資源配套,有的系可能好幾年都不會招人,所以讓工學院的系為了我弟兄在計劃之外新開一個崗位招聘也實屬難事。另一方面,每一個錄取信都有一個必須要作決定的截止日期,如果我不能在截止日期內接受工作,那麼他們就可以收回工作邀請,一般每個學校供我考慮工作邀請的時間大多在兩週。在兩週時間內完成如此複雜的夫妻雙雙入職的安排幾乎是不可能的。更何況我還是個新兵卒子,不是什麼領域內揚名立腕的大教授,很多學校能夠錄取我本身就已經是小概率事件的發生,在提出夫妻雙雙入職的要求時我們沒有什麼值得與對方協商的砝碼。我們唯一有的就是神。我們兩個一次次地討論,一次次地禱告,我們還是懇求神,看顧我們夫妻合居的心意,我們希望能有個打開的家,為主服侍高校的人群,賜我們蒙神悅納的工作。耶穌說:“在人所不能的事,在神卻能。” (路加福音18:27)如今神真的在沙漠中開江河,在曠野中開道路,為我們在范德堡大學相應的學院安排了兩個助理教授的崗位! 在等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弟兄在美國,我還在其他國家的學校面試。聽到消息我馬上就在賓館跪下向主獻上讚美! 這整個的過程現在想來還是忍不住感動地流淚,為著神的恩典和看顧,也感謝祂熬煉我們的信心,讓我們堅守神的話語,並且相信神不違背祂自己的話語,祂必賜予我們按照祂旨意所求的。以弗所書3:20 說“神能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裡的大力,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弟兄只經歷了一個電話面試,三天後工學院就給他發了錄取通知書, 相比與常規錄取,不僅步驟簡化而且審核時間也是少有的迅速。我們本都作好了思想準備,以減少待遇要求來換取兩個人同時入職的機會,但是最後學校提供的待遇都是無可挑剔的,超過我們的預期。我們相信這都是神的預備,祂給我們的遠遠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
圖三:不論屬事生活處於高山低谷,時刻與神同行,保持親密的連接
借用詩篇的話語結尾:“我要一心稱謝耶和華;我要傳揚你一切奇妙的作為。 我要因你歡喜快樂;至高者啊,我要歌頌你的名!” (詩篇9:1-2)“耶和華是我的巖石,我的山寨,我的救主,我的神,我的磐石,我所投靠的。他是我的盾牌,是拯救我的角,是我的高臺。” (詩篇18: 2)“耶和華是我的產業,是我杯中的分;我所得的,你為我持守。” (詩篇16:5)“你是我的主;我的好處不在你以外。” (詩篇16:2)“你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你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 (詩篇16:11)“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 (詩篇23:6)
——送給閱讀此文的朋友們,“但願使人有盼望的神,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使你們藉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羅馬書15 :13)
——送給閱讀此文的朋友們,“但願使人有盼望的神,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使你們藉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羅馬書15 :13)
可嘉姊妹
2017/2/11
2017/2/11
讚美創造宇宙萬物的主!祂按照自己的形象造男造女!
願造物主使新郎新娘大大歡喜,如同當初在伊甸園,主使祂所造的生命歡喜一樣!
願造物主賜福給你,保護你!
願造物主使祂的臉光照你,賜恩給你!
願造物主向你仰臉,賜你平安!
願造物主使新郎新娘大大歡喜,如同當初在伊甸園,主使祂所造的生命歡喜一樣!
願造物主賜福給你,保護你!
願造物主使祂的臉光照你,賜恩給你!
願造物主向你仰臉,賜你平安!
——祝福煜澈弟兄和可嘉姊妹
Contentment
Ran Chen
Ran Chen
Over the last year, I’ve been on contract working full time, taking on my second position in Aurora since the start of this new year. When I told people about obtaining my second job, everyone remarked at how conveniently timed this was. I was ending my first job right at the last day of 2016, meaning that I would be able to start working again right away after the new year. I admit I never took much time to think about this fact, but I acknowledge that it came with good reason, a sign of God’s providence for sure. What people don’t know is how I perceived the timing of my previous job too, and how it had an even bigger impact on my life back last May.
My work situation from the start of 2016 was abysmal – between a few part time hours tutoring, I simply couldn’t obtain any meaningful full time employment. Underemployment alone would never bring my spirits down, but it was far from the only thing that weighed me down back then. I had to learn how to live at home with my father no longer around. Making an abrupt transition from college to home life (I graduated December of ’15) took its toll on me. An unstable, damaging relationship I held at home was constantly threatening my future in my house that I lived in for the last 8 years. I had difficulty drawing any satisfaction from connections with both old friends and new individuals around my area, largely because of my overall discontent with leaving college sooner than I wanted to. I was torn between two places, completely stuck mentally and emotionally for the first several months.
When I reflect on that situation now, I see why my first full time job didn’t come until the start of May. It wouldn’t have given me the true sense of contentment I desperately needed during that difficult season. That aching nostalgia I had for my college life, along with the tumultuous moments I had at my house eating away at me back then, present during every interaction I tried to make with friends and counselors, in every church service I tried to enjoy, and in every minute of the part time hours I worked, was something that I could only ever resolve internally. It was the end of that second college semester that I vowed to crawl my way forward, in order to finally put my college life behind me and end the constant longing that was sapping my energy from the inside. And it was near that time period that my first real job came to me.
Granted it wasn’t an instantaneous recovery, but it did mark the very beginning of one. One of the main concepts I hear talked about God is His timing. I also know that I’m supposed to find true, lasting contentment in Him alone, and not possessions or people of the world. But it wasn’t something I was capable of doing in my first few months leaving college. That’s why I strongly believe in His timing to this day, knowing that if I got the job earlier, I would surely have placed all my hope in it, instead of working to heal myself inwardly and making peace with the fact that my college days were not coming back. The very start of that recovery process, when I could finally experience satisfaction slowly returning to me, coinciding with the timing of my newly acquired job, made that 2016 summer one of the best I would ever remember.
I had long wanted to put the memories of the earlier portion of 2016 out of my head, which is largely why I haven't talked to anyone about it in detail. But with another fortunate transition that began my year of 2017, I felt it was wrong to ignore the first transition that brought my life back on course again. As I brought back these memories to write this, I immediately thought of what the Apostle Paul said in Philippians 4:12: … that he has learned how to be content whatever the circumstances, both what it's like to be in need and as well as to have plenty. And it's that contentment in me that saw some of its worst moments in the early moments after college, but in the end survived no matter how small it became. It only grew again, not just when I acquired a new job, but when I started taking ownership of my circumstances rather than blaming or escaping from them. It's that contentment that was sustained through God's provisions in both my former and current job, and it's one that I hope will stay with me as I find my way from here.
My work situation from the start of 2016 was abysmal – between a few part time hours tutoring, I simply couldn’t obtain any meaningful full time employment. Underemployment alone would never bring my spirits down, but it was far from the only thing that weighed me down back then. I had to learn how to live at home with my father no longer around. Making an abrupt transition from college to home life (I graduated December of ’15) took its toll on me. An unstable, damaging relationship I held at home was constantly threatening my future in my house that I lived in for the last 8 years. I had difficulty drawing any satisfaction from connections with both old friends and new individuals around my area, largely because of my overall discontent with leaving college sooner than I wanted to. I was torn between two places, completely stuck mentally and emotionally for the first several months.
When I reflect on that situation now, I see why my first full time job didn’t come until the start of May. It wouldn’t have given me the true sense of contentment I desperately needed during that difficult season. That aching nostalgia I had for my college life, along with the tumultuous moments I had at my house eating away at me back then, present during every interaction I tried to make with friends and counselors, in every church service I tried to enjoy, and in every minute of the part time hours I worked, was something that I could only ever resolve internally. It was the end of that second college semester that I vowed to crawl my way forward, in order to finally put my college life behind me and end the constant longing that was sapping my energy from the inside. And it was near that time period that my first real job came to me.
Granted it wasn’t an instantaneous recovery, but it did mark the very beginning of one. One of the main concepts I hear talked about God is His timing. I also know that I’m supposed to find true, lasting contentment in Him alone, and not possessions or people of the world. But it wasn’t something I was capable of doing in my first few months leaving college. That’s why I strongly believe in His timing to this day, knowing that if I got the job earlier, I would surely have placed all my hope in it, instead of working to heal myself inwardly and making peace with the fact that my college days were not coming back. The very start of that recovery process, when I could finally experience satisfaction slowly returning to me, coinciding with the timing of my newly acquired job, made that 2016 summer one of the best I would ever remember.
I had long wanted to put the memories of the earlier portion of 2016 out of my head, which is largely why I haven't talked to anyone about it in detail. But with another fortunate transition that began my year of 2017, I felt it was wrong to ignore the first transition that brought my life back on course again. As I brought back these memories to write this, I immediately thought of what the Apostle Paul said in Philippians 4:12: … that he has learned how to be content whatever the circumstances, both what it's like to be in need and as well as to have plenty. And it's that contentment in me that saw some of its worst moments in the early moments after college, but in the end survived no matter how small it became. It only grew again, not just when I acquired a new job, but when I started taking ownership of my circumstances rather than blaming or escaping from them. It's that contentment that was sustained through God's provisions in both my former and current job, and it's one that I hope will stay with me as I find my way from here.
Regrets and Victory Song
Philip
Philip
Not long ago I listened to a program on BBC (British Broadcasting Company) radio, an interview with an Australian hospice nurse. She heard a lot of regrets from terminal patients. The most common ones were not what they did wrong but what they failed to do, especially things that they could have control over:
A lot of people pay a lot of attention to physical health and try to live long and well. But whatever we do, we will have to face death someday. The Bible says, “physical training is of some value, but godliness has value for all things, holding promise for both the present life and the life to come (I Tim 4:8).
Some try to make as much money as they can. But can money and wealth guarantee health and happiness? Can they stop aging and death? The Lord Jesus said, “What good is it for a man to gain the whole world, and yet forfeit his soul? Or what can a man give in exchange for his soul?” (Mark 8:36,37).
Pastor He mentioned a few times in his sermons about Paul’s victory song before his impending death in II Timothy 4:6-8, “I am already being poured out like a drink offering, and the time has came for my departure. I have fought the good fight, I have finished the race, I have kept the faith. Now there is in store for me the crown of righteousness, which the Lord, the righteous Judge, will award to me on that day and not only to me, but also to all who have longed for His appearance.
I hope we will all begin today to live a life that will glorify God and benefit others with no regrets.
- They did not live their own lives, but lived according to expectation of others.
- They did not live a balanced life, especially between family and work.
- They did not have the courage to pursue their ideals .
- They did not maintain importan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 They did not do their best to reach their potentials.
A lot of people pay a lot of attention to physical health and try to live long and well. But whatever we do, we will have to face death someday. The Bible says, “physical training is of some value, but godliness has value for all things, holding promise for both the present life and the life to come (I Tim 4:8).
Some try to make as much money as they can. But can money and wealth guarantee health and happiness? Can they stop aging and death? The Lord Jesus said, “What good is it for a man to gain the whole world, and yet forfeit his soul? Or what can a man give in exchange for his soul?” (Mark 8:36,37).
Pastor He mentioned a few times in his sermons about Paul’s victory song before his impending death in II Timothy 4:6-8, “I am already being poured out like a drink offering, and the time has came for my departure. I have fought the good fight, I have finished the race, I have kept the faith. Now there is in store for me the crown of righteousness, which the Lord, the righteous Judge, will award to me on that day and not only to me, but also to all who have longed for His appearance.
I hope we will all begin today to live a life that will glorify God and benefit others with no regre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