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很多留學生或訪問學者到美國深造,為追求更多的知識並在事業上有更好的發展。我想知識越多的人越能察覺到自己的有限,因人類不可能學盡一切的知識。聖經的箴言1:7提出了不同的知識追求,“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開端並不是指初步的開始,乃是首要的意思。我們首先要是對神有一個敬畏的態度,便能超越知識有限的領域,對神、宇宙與人類的關係得著全面性的知識和認知。這是愚妄人不能理解到的。今期季刋黃家慶的“硏讀傳道書後的一些分享”道出如何作智慧人去好好享受神所喜悦的人生。D. N. 的“逃離死亡之城”述説一個十二歲的小孩在神的保守看顧下,在内戰逃亡及能與父親團聚的感人故事。業偉的“新生命改變舊生活”分享初為父母的新生活。蒼靈的“空巢”深深體會到父母要將孩子們交託給上帝去引領。米迦勒的“西北查經備課筆記”分享了Torah的訓誨還是能應用在今日的生活。黄記號的“基督教不是宗教?白馬非馬了!”分析宗教一詞的意義及如何邏輯性去硏解這個結。黃醫生的”海馬”寫到人會有選擇性去遵行自己喜歡的真理。Wilson 牧師的“Why so Many Translations?”詳細講述不同的翻譯版本讓硏經者能從不同的角度去明白聖經的話。
歡迎弟兄姐妹下期投稿,跟大家分享你的文章。截稿日期在11月中旬。
歡迎弟兄姐妹下期投稿,跟大家分享你的文章。截稿日期在11月中旬。
空巢
蒼靈 8/29/2019
蒼靈 8/29/2019
上週四剛送了我們家老二(最小的)上大學,他開始了四年的大學生活,我們升級成為空巢家庭。
談到空巢,我們這個教會有很多空巢家庭,也有不少人榮陞為爺爺奶奶或公公婆婆。我們剛來到空巢的起步點。
幾年前老大上大學時我寫過一篇文章,今年夏天以為老大畢業後會搬回家,但老大還缺一個語言科的學分,現在還待在學校。感謝主學校一直給他獎學金,條件是他繼續參加辯論比賽。因他打算畢業後上法學院,所以這一年他要為能通過法學院考試作準備。明年他也不知會在哪所法學院就讀,我們可能會繼續空巢。
我家兩個孩子現在都已長大成人,他們有自己的獨立思想,離家在外學習獨力生活的能力,這對他們也是美事。我雖然有不捨之情,但也明白兒女長大後總有一天要離開父母。離別時我在老二的宿舍忍不住哭了,想不到當天晚上回家在餐桌上用飯時,淚水又湧出來了。兩個兒子告訴我,他們認識的同學和朋友中,有很多家庭不是一起吃晚飯的。我們是屬於少數這樣的家庭,差不多每晚都一起用餐。丈夫有時稍晚回家,兒子和我都先吃點零食,等到他回家才一起吃晚飯。以前我們是四人用餐,後來減到三人,現在是兩人,所以我有點失落。我生長在一個大家庭,有四兄弟姐妹和父母親,加上外公和奶奶,還有兩個傭人。一張桌子坐得滿滿的,是蠻熱鬧和令人開心的。丈夫在跟我結婚後才知道我很喜歡開放家庭聚餐,這跟我從小成長的環境有關係。丈夫和孩子們都笑說媽媽喜歡招呼朋友在家聚餐。孩子們也在家裡的地庫招呼朋友聚餐,玩board game, 打game 和看電影,所以我們家也有年輕人出出進進。如今家裡只有我和丈夫,還有小狗陪伴,特別安靜。有些人說空巢後重拾二人世界,而我和丈夫從結婚開始便將夫妻關係放在孩子之上,這麼多年的婚姻,我們經常有二人世界。有位姐妹剛在我家週一的小組聚會中說我是老公第一!其實也不是,上帝是我的主,丈夫是我的愛人和朋友,我們一起攜手帶孩子。
白居易的《燕詩示劉叟》深深道出雛燕羽翼長成舉翅高飛後雙燕父母的傷感,我在此提其中的幾句: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
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
卻入空巢裡,啁啾終夜悲。
燕燕爾勿悲,爾當返自思。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詩人以燕子空巢引喻兒女們長大後離家後鈎掛起父母的哀傷。這首詩結語道出一個循環性:今日為人兒女,將來為人父母,早晩要面對空巢。我覺得這首詩太悲觀,其實空巢是一個新階段,特別是退休的家庭更可以自由地去旅遊,發掘新興趣等等。
詩篇127:3 上半節說:“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 詩篇127:3 下半節:“所懷的胎是衪所給的賞賜。”一些中文翻譯本用“所給”或“所賜”是貼近原文的。這對我有很大的啟示,神給我們暫時託管祂的產業, 讓我們經歷為人父母的喜樂和福氣。兒女是屬于神的,孩子們將來要成家過自己的生活。創世記2:24, “因此人要離開父母,和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 ” 我在這二十年帶孩子的過程中有喜有樂,有悲有淚,有得勝有挫敗,在我這不完美的母親身上,看見神的恩典豐豐富富地遮蓋我的不足。
老二是在家裡出生的(home birth),當時我們經過祈禱和考慮多方面的利弊才作這個決定。因丈夫是醫生,我更加放心。我和丈夫兩邊的老人家當時都在生病,她們不能來幫手;丈夫請了一個月的假期在家照顧我和孩子。我很感謝坐月子期間教會有不同的家庭送上飯菜。懷恩堂的大家庭充滿主的愛,這份愛感動了我去服侍其他的懷孕媽媽們。我也非常感恩在家裡生小孩,這比在醫院生老大時舒服多了。約翰福音16:21 “婦人生產的時候有憂愁﹐因為她的鐘點到了;既生了孩子﹐就不再記念那苦難了﹐因為歡喜有人生到世上來。”(呂振中譯本) 婦人生育不論是順產或剖腹產都有痛楚,這也應驗了創世記3:16上半節所說的“耶和華神對女人說:“我要大大增加你懷胎的痛苦,你必在痛苦中生產兒女。 ”
老二的性格跟老大不一樣,所以教養他們是有所不同的。我還記得丈夫在老二小時候看到他在床上從頭到腳用毛氈蓋著自己,不知他在裡頭搞什麼?拉起他的毛氈發現他在偷吃糖果。我們便Time Out 他,並且禁他吃糖果一段時間。我們有時候說笑地跟他提起這事,他也笑,想一下自己也很笨吧!我跟老二說這是我們的縮影,多少時候我們犯罪或做一些不能見光的事,都很自然會去隱藏,不想被人發現,正如亞當夏娃一樣;然而全知的上帝看透我們的裡面,我們騙不到祂,最終一切的罪都會顯出來。我也藉這事去教導孩子敬畏上帝。
關於糖果還有一個小插曲。老二再大點時,奶奶當時跟我們住在一起。我出去辦事,老二打電話給我,我當時還以為出了什麼事。他說,“媽媽,我可否吃糖果?”因我曾告訴他吃糖果要先問過我們,不能隨便自己拿。我跟孩子從小便說我看不到的事,上帝是看到的。我便讚賞他是個乖孩子並同意他可以吃多少糖果。
隨著年齡增長,這個在前園摘小黃花送給媽媽的孩子和常常用紙做雪花和恐龍等的小孩慢慢長大了。我們很少管他的功課,可能是因為在家教育(homeschool) 的緣故,他在學業上很獨立,不用我們費心,也算是有自律性的小男生。我還記得他讀五年級第一天上學時,我在車上看著他小小的個子背著背包走進學校那一刻,我心裡很失落,我失業了!老二出生後頭兩年我待在家,停了教課。但偶然有演出製作,丈夫晚上便看管小孩讓我入劇場做我的工作。之後我一直都有兼職教課和製作並演出。我的失業是家教老師的工作, 那段家教的日子跟小孩很親,且很多時間一起玩得很開心。
老二很少惹我氣,他可能是看到我管教老大的情況,聰明地不鬧事。然而孩子總有惹父母生氣的時候,我也因此堅持對孩子的管教;兒女既是屬耶和華,我便按著以弗所書6:4下半節所說的, “只要照著主的管教和警戒,養育他們。”
最近兩年,老二開始年輕人的過渡期(我不用反叛期這詞);老大當時也是情緒起落,有時無故發脾氣。老大上次在家和今次都跟我說小弟會有這樣的情況是免不了的。我跟老大在溝通上是不錯的,他差不多什麼都跟我說,每次回家都待在家, 並說:“Home sweet home(甜蜜的家)。” 有時我發現跟老二溝通上出了問題,弄到很不高興的地步。我也留意什麼時間是他最放鬆時才跟他聊一些深入的問題,靠神的智慧找到好的時機。對於老二,我要刻意和有耐心等他打開心扉說心事。以弗所書6:4 上半節,“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 在這方面我有失敗的地方,我作母親,真的有時沒有智慧而惹他的氣。
我跟老二有好幾次的heart to heart talk (談心), 完全敞開地談,我們倆都心力交瘁,因為真正去深聊時要花很多精力,但母子談心的那些深夜時間是非常值得付出的。我還要學習接受孩子對我的評語,當然這是互相的交流,他也認同我對他的評語,彼此總結如何改進大家的關係。說實話,這孩子是很乖的,他不是難帶的,他知道我們對他的期望。
若果時光能退回到兩年前的話,我會學著跟他一起打電腦遊戲,有一個遊戲早已經下載在我的電腦,只是我沒有動力去學,我發現跟他一起做一些事情──買東西,給小狗洗澡等,他會比較放鬆,會侃侃而談,哪怕我有時沒有留心聽他說話,或真的耳朵有問題聽不見他在說什麼,他也會比較包容。我是家裡最沒有幽默感的人, 他講笑話,我通常慢半拍才能領會到或完全會意不到。我們後兩年少了很多 fun (輕鬆時光),雖然一家人會談到政治、宗教、新聞等嚴肅的話題,但缺少閒話家常 (no agenda, just relax with whatever) 。
他在九和十年班時我推他去不同的小組、團契和教會,基本上他週五晩,週六下午,週日上午和下午都在教會。他說周末要做功課,也沒有任何social life,所以我這樣做令他覺得有些委屈。我想是因為老大在中學最後一年時跟我們說對上帝存在性有懷疑,我怕老二也會這樣,所以很緊張,希望他不會跑失。老二今年也跟我們說他不相信上帝,我心碎了!幸好我能處之泰然,願意讓他自己去經歷和認識上帝。在他搬入宿舍前一周,我給他寫了一封電郵,回顧他的童年軼事, 認定他一些的優點,並跟他分享我在信仰上的掙扎之路。以前在接送他上學下課時跟他簡單地說過我信主的過程,今次較為詳細一些。
我初中在香港教會是活躍份子,但中學畢業前便離開了神,當時其中一個原因是司庫拿走教會的錢跑掉了,這成了醜聞。直到來美國留學我才願意放下自己,重修我跟上帝的關係。我在美國曾跟基督徒辯論,反叛和拒絕上帝。神卻如此愛我,沒有放棄我,讓我完全看到自己的成功和得獎是沒有意義的,換來的是虛空和捕風。多個獎牌賺不到永恆的生命及價值。馬可福音8:36, "人就是賺得全世界,卻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 我離開教會後輕視“信主的人上天堂,不信的人下地獄”那一套教義,當時我感覺這很膚淺。我曾在天主教學校讀書,去的是基督教教會,對聖經的內容可以說很熟悉。我的盲點是看不到自己的罪──遠離上帝的罪。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是完全人,絕對認同人是有瑕疵的。人也必有一死,塵歸塵土歸土,這是大自然的定律。我不在乎是否有天堂和地獄,也不渴望上天堂,雲彩以上對我來說是大自然的奇景而已。我從小對文學和哲學有興趣,對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有所追求,也不想糊糊塗塗地過一生。我在尋找一個significant 的人生!當我想通了是罪將我跟神隔絕,是沒有指望的,我首次意識到罪帶給我的珈鎖,聖經的話頓然活了!聖經話語對我不再是一套教條或教義。約翰福音8:32, “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自由。” 我渴求一個新的生命── 一個被稱為義的生命。羅馬書3:23-24, “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如今卻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稱義。” 從那時起,我踏上一個significant的人生,這是我生命中最有智慧的決定。我祈禱神賜給我的孩子們這般智慧去意識到自己得罪了神。
老二在上大學的前幾天,我還要當司機跟他一起買東西,因他還沒有駕駛執照,他也不著急要拿駕照。我在跟他聊天吃午飯時,他提到女朋友的事,並說他記得我在他讀八年級時教導他聖經如何看男女關係。我聽他這樣說之後我很感恩,神提醒我老大和老二是耶和華的產業。我們盡父母的本份,按著聖經的原則去教養他們,將根基打好,願聖經的話活在他們心裡,好讓他們凡事能有智慧做決定。
為人父母,是一個不止息的學習。現在空巢了,我們開始學習怎樣跟兒子們溝通和聊天。昨晚老二打電話過來先跟我聊,言談間我發現他成熟了。我們在討論一些東西是否要買時,他堅持說不用買,但補充了一句:“媽媽,我明白你的想法,請放心吧,我可以應付過來的。” 以前在家有類同的情況,他會說:“媽媽,你沒有留心聽我說,我說不要就不要!” 這次搬入宿舍,一切行李收拾全都是他自己包辦,我只是從旁提醒一下。
我知道要放手讓他們走自己的路,但我絕不放鬆為他們祈禱,求神的聖靈住在他們裡面,好叫他們能順服聖靈的引導。為兒女們祈禱是父母最大的資產,我不祈求主要怎樣做,因我深知主有祂的計劃在孩子們的生命裡,祂是全知的神。約翰福音15:7, “ 你們若常在我裡面,我的話也常在你們裡面,凡你們所願意的,祈求,就給你們成就。” 主教導我們在衪的話語上紮根,以至我們懂得怎様按主的心意祈求,因衪的意念高過我們的意念。
我要謹記“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祂必保守看護自己的產業,正如摩西的母親藏了他三個月後,將他放在一個蒲草箱裡,把箱子擱在河邊的蘆荻中。摩西的母親知道自己再不能將兒子留在身邊,她要放手將兒子交託給神去掌管。
我只要去愛他們,當他們沒走在神的道路上時,我就要專心祈禱,我無法靠自己的方法去改變他們,只有神才能做這事。腓立比書2:13, “因為你們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們心裡運行,為要成就他的美意。”(和合本)------ 願這話成就在我家的孩子們身上。
談到空巢,我們這個教會有很多空巢家庭,也有不少人榮陞為爺爺奶奶或公公婆婆。我們剛來到空巢的起步點。
幾年前老大上大學時我寫過一篇文章,今年夏天以為老大畢業後會搬回家,但老大還缺一個語言科的學分,現在還待在學校。感謝主學校一直給他獎學金,條件是他繼續參加辯論比賽。因他打算畢業後上法學院,所以這一年他要為能通過法學院考試作準備。明年他也不知會在哪所法學院就讀,我們可能會繼續空巢。
我家兩個孩子現在都已長大成人,他們有自己的獨立思想,離家在外學習獨力生活的能力,這對他們也是美事。我雖然有不捨之情,但也明白兒女長大後總有一天要離開父母。離別時我在老二的宿舍忍不住哭了,想不到當天晚上回家在餐桌上用飯時,淚水又湧出來了。兩個兒子告訴我,他們認識的同學和朋友中,有很多家庭不是一起吃晚飯的。我們是屬於少數這樣的家庭,差不多每晚都一起用餐。丈夫有時稍晚回家,兒子和我都先吃點零食,等到他回家才一起吃晚飯。以前我們是四人用餐,後來減到三人,現在是兩人,所以我有點失落。我生長在一個大家庭,有四兄弟姐妹和父母親,加上外公和奶奶,還有兩個傭人。一張桌子坐得滿滿的,是蠻熱鬧和令人開心的。丈夫在跟我結婚後才知道我很喜歡開放家庭聚餐,這跟我從小成長的環境有關係。丈夫和孩子們都笑說媽媽喜歡招呼朋友在家聚餐。孩子們也在家裡的地庫招呼朋友聚餐,玩board game, 打game 和看電影,所以我們家也有年輕人出出進進。如今家裡只有我和丈夫,還有小狗陪伴,特別安靜。有些人說空巢後重拾二人世界,而我和丈夫從結婚開始便將夫妻關係放在孩子之上,這麼多年的婚姻,我們經常有二人世界。有位姐妹剛在我家週一的小組聚會中說我是老公第一!其實也不是,上帝是我的主,丈夫是我的愛人和朋友,我們一起攜手帶孩子。
白居易的《燕詩示劉叟》深深道出雛燕羽翼長成舉翅高飛後雙燕父母的傷感,我在此提其中的幾句: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
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
卻入空巢裡,啁啾終夜悲。
燕燕爾勿悲,爾當返自思。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詩人以燕子空巢引喻兒女們長大後離家後鈎掛起父母的哀傷。這首詩結語道出一個循環性:今日為人兒女,將來為人父母,早晩要面對空巢。我覺得這首詩太悲觀,其實空巢是一個新階段,特別是退休的家庭更可以自由地去旅遊,發掘新興趣等等。
詩篇127:3 上半節說:“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 詩篇127:3 下半節:“所懷的胎是衪所給的賞賜。”一些中文翻譯本用“所給”或“所賜”是貼近原文的。這對我有很大的啟示,神給我們暫時託管祂的產業, 讓我們經歷為人父母的喜樂和福氣。兒女是屬于神的,孩子們將來要成家過自己的生活。創世記2:24, “因此人要離開父母,和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 ” 我在這二十年帶孩子的過程中有喜有樂,有悲有淚,有得勝有挫敗,在我這不完美的母親身上,看見神的恩典豐豐富富地遮蓋我的不足。
老二是在家裡出生的(home birth),當時我們經過祈禱和考慮多方面的利弊才作這個決定。因丈夫是醫生,我更加放心。我和丈夫兩邊的老人家當時都在生病,她們不能來幫手;丈夫請了一個月的假期在家照顧我和孩子。我很感謝坐月子期間教會有不同的家庭送上飯菜。懷恩堂的大家庭充滿主的愛,這份愛感動了我去服侍其他的懷孕媽媽們。我也非常感恩在家裡生小孩,這比在醫院生老大時舒服多了。約翰福音16:21 “婦人生產的時候有憂愁﹐因為她的鐘點到了;既生了孩子﹐就不再記念那苦難了﹐因為歡喜有人生到世上來。”(呂振中譯本) 婦人生育不論是順產或剖腹產都有痛楚,這也應驗了創世記3:16上半節所說的“耶和華神對女人說:“我要大大增加你懷胎的痛苦,你必在痛苦中生產兒女。 ”
老二的性格跟老大不一樣,所以教養他們是有所不同的。我還記得丈夫在老二小時候看到他在床上從頭到腳用毛氈蓋著自己,不知他在裡頭搞什麼?拉起他的毛氈發現他在偷吃糖果。我們便Time Out 他,並且禁他吃糖果一段時間。我們有時候說笑地跟他提起這事,他也笑,想一下自己也很笨吧!我跟老二說這是我們的縮影,多少時候我們犯罪或做一些不能見光的事,都很自然會去隱藏,不想被人發現,正如亞當夏娃一樣;然而全知的上帝看透我們的裡面,我們騙不到祂,最終一切的罪都會顯出來。我也藉這事去教導孩子敬畏上帝。
關於糖果還有一個小插曲。老二再大點時,奶奶當時跟我們住在一起。我出去辦事,老二打電話給我,我當時還以為出了什麼事。他說,“媽媽,我可否吃糖果?”因我曾告訴他吃糖果要先問過我們,不能隨便自己拿。我跟孩子從小便說我看不到的事,上帝是看到的。我便讚賞他是個乖孩子並同意他可以吃多少糖果。
隨著年齡增長,這個在前園摘小黃花送給媽媽的孩子和常常用紙做雪花和恐龍等的小孩慢慢長大了。我們很少管他的功課,可能是因為在家教育(homeschool) 的緣故,他在學業上很獨立,不用我們費心,也算是有自律性的小男生。我還記得他讀五年級第一天上學時,我在車上看著他小小的個子背著背包走進學校那一刻,我心裡很失落,我失業了!老二出生後頭兩年我待在家,停了教課。但偶然有演出製作,丈夫晚上便看管小孩讓我入劇場做我的工作。之後我一直都有兼職教課和製作並演出。我的失業是家教老師的工作, 那段家教的日子跟小孩很親,且很多時間一起玩得很開心。
老二很少惹我氣,他可能是看到我管教老大的情況,聰明地不鬧事。然而孩子總有惹父母生氣的時候,我也因此堅持對孩子的管教;兒女既是屬耶和華,我便按著以弗所書6:4下半節所說的, “只要照著主的管教和警戒,養育他們。”
最近兩年,老二開始年輕人的過渡期(我不用反叛期這詞);老大當時也是情緒起落,有時無故發脾氣。老大上次在家和今次都跟我說小弟會有這樣的情況是免不了的。我跟老大在溝通上是不錯的,他差不多什麼都跟我說,每次回家都待在家, 並說:“Home sweet home(甜蜜的家)。” 有時我發現跟老二溝通上出了問題,弄到很不高興的地步。我也留意什麼時間是他最放鬆時才跟他聊一些深入的問題,靠神的智慧找到好的時機。對於老二,我要刻意和有耐心等他打開心扉說心事。以弗所書6:4 上半節,“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 在這方面我有失敗的地方,我作母親,真的有時沒有智慧而惹他的氣。
我跟老二有好幾次的heart to heart talk (談心), 完全敞開地談,我們倆都心力交瘁,因為真正去深聊時要花很多精力,但母子談心的那些深夜時間是非常值得付出的。我還要學習接受孩子對我的評語,當然這是互相的交流,他也認同我對他的評語,彼此總結如何改進大家的關係。說實話,這孩子是很乖的,他不是難帶的,他知道我們對他的期望。
若果時光能退回到兩年前的話,我會學著跟他一起打電腦遊戲,有一個遊戲早已經下載在我的電腦,只是我沒有動力去學,我發現跟他一起做一些事情──買東西,給小狗洗澡等,他會比較放鬆,會侃侃而談,哪怕我有時沒有留心聽他說話,或真的耳朵有問題聽不見他在說什麼,他也會比較包容。我是家裡最沒有幽默感的人, 他講笑話,我通常慢半拍才能領會到或完全會意不到。我們後兩年少了很多 fun (輕鬆時光),雖然一家人會談到政治、宗教、新聞等嚴肅的話題,但缺少閒話家常 (no agenda, just relax with whatever) 。
他在九和十年班時我推他去不同的小組、團契和教會,基本上他週五晩,週六下午,週日上午和下午都在教會。他說周末要做功課,也沒有任何social life,所以我這樣做令他覺得有些委屈。我想是因為老大在中學最後一年時跟我們說對上帝存在性有懷疑,我怕老二也會這樣,所以很緊張,希望他不會跑失。老二今年也跟我們說他不相信上帝,我心碎了!幸好我能處之泰然,願意讓他自己去經歷和認識上帝。在他搬入宿舍前一周,我給他寫了一封電郵,回顧他的童年軼事, 認定他一些的優點,並跟他分享我在信仰上的掙扎之路。以前在接送他上學下課時跟他簡單地說過我信主的過程,今次較為詳細一些。
我初中在香港教會是活躍份子,但中學畢業前便離開了神,當時其中一個原因是司庫拿走教會的錢跑掉了,這成了醜聞。直到來美國留學我才願意放下自己,重修我跟上帝的關係。我在美國曾跟基督徒辯論,反叛和拒絕上帝。神卻如此愛我,沒有放棄我,讓我完全看到自己的成功和得獎是沒有意義的,換來的是虛空和捕風。多個獎牌賺不到永恆的生命及價值。馬可福音8:36, "人就是賺得全世界,卻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 我離開教會後輕視“信主的人上天堂,不信的人下地獄”那一套教義,當時我感覺這很膚淺。我曾在天主教學校讀書,去的是基督教教會,對聖經的內容可以說很熟悉。我的盲點是看不到自己的罪──遠離上帝的罪。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是完全人,絕對認同人是有瑕疵的。人也必有一死,塵歸塵土歸土,這是大自然的定律。我不在乎是否有天堂和地獄,也不渴望上天堂,雲彩以上對我來說是大自然的奇景而已。我從小對文學和哲學有興趣,對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有所追求,也不想糊糊塗塗地過一生。我在尋找一個significant 的人生!當我想通了是罪將我跟神隔絕,是沒有指望的,我首次意識到罪帶給我的珈鎖,聖經的話頓然活了!聖經話語對我不再是一套教條或教義。約翰福音8:32, “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自由。” 我渴求一個新的生命── 一個被稱為義的生命。羅馬書3:23-24, “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如今卻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稱義。” 從那時起,我踏上一個significant的人生,這是我生命中最有智慧的決定。我祈禱神賜給我的孩子們這般智慧去意識到自己得罪了神。
老二在上大學的前幾天,我還要當司機跟他一起買東西,因他還沒有駕駛執照,他也不著急要拿駕照。我在跟他聊天吃午飯時,他提到女朋友的事,並說他記得我在他讀八年級時教導他聖經如何看男女關係。我聽他這樣說之後我很感恩,神提醒我老大和老二是耶和華的產業。我們盡父母的本份,按著聖經的原則去教養他們,將根基打好,願聖經的話活在他們心裡,好讓他們凡事能有智慧做決定。
為人父母,是一個不止息的學習。現在空巢了,我們開始學習怎樣跟兒子們溝通和聊天。昨晚老二打電話過來先跟我聊,言談間我發現他成熟了。我們在討論一些東西是否要買時,他堅持說不用買,但補充了一句:“媽媽,我明白你的想法,請放心吧,我可以應付過來的。” 以前在家有類同的情況,他會說:“媽媽,你沒有留心聽我說,我說不要就不要!” 這次搬入宿舍,一切行李收拾全都是他自己包辦,我只是從旁提醒一下。
我知道要放手讓他們走自己的路,但我絕不放鬆為他們祈禱,求神的聖靈住在他們裡面,好叫他們能順服聖靈的引導。為兒女們祈禱是父母最大的資產,我不祈求主要怎樣做,因我深知主有祂的計劃在孩子們的生命裡,祂是全知的神。約翰福音15:7, “ 你們若常在我裡面,我的話也常在你們裡面,凡你們所願意的,祈求,就給你們成就。” 主教導我們在衪的話語上紮根,以至我們懂得怎様按主的心意祈求,因衪的意念高過我們的意念。
我要謹記“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祂必保守看護自己的產業,正如摩西的母親藏了他三個月後,將他放在一個蒲草箱裡,把箱子擱在河邊的蘆荻中。摩西的母親知道自己再不能將兒子留在身邊,她要放手將兒子交託給神去掌管。
我只要去愛他們,當他們沒走在神的道路上時,我就要專心祈禱,我無法靠自己的方法去改變他們,只有神才能做這事。腓立比書2:13, “因為你們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們心裡運行,為要成就他的美意。”(和合本)------ 願這話成就在我家的孩子們身上。
《出 埃 及 記 23》西北查經備課筆記
米迦勒8/11/2019整理
米迦勒8/11/2019整理
Torah(注:希伯來文的“訓誨”,指摩西五經及其延伸)的律法雖然是幾千年前頒布的,但其中很多對現代社會也適用,有些甚至超越了現代社會的規則。
23:1 不 可 隨 夥 布 散 謠 言 , 不 可 與 惡 人 連 手 妄 作 見 證 。
我在網上常常看到假新聞,例如NBA的球員轉隊 (甚至消息來源看上去是可靠的)。我不知道這是因為什麼動機,但後來幾次發現是假的(注:有人說這是為了點擊率和錢),就不再對這些網上的文章在意了。遵守Torah的人, 就自然不會製造這些假消息。
2 不 可 隨 眾 行 惡 , 不 可 在 爭 訟 的 事 上 隨 眾 偏 行 , 作 見 證 屈 枉 正 直。
這點更是超時代的。猶太律法本身就超越了古代社會。猶太人裁決的方式是由多數票來決定的,所以他們的法庭都由單數組成的,最少是3人,最多是71人組成的最高法庭。但是據拉比解釋本經文,即使有多數人與自己意見不同, 你也需要按自己的意見投票,這樣即使按多數票做出的裁決是錯誤的,自己也沒有罪責。
3 也 不 可 在 爭 訟 的 事 上 偏 護 窮 人 。
這一條也看出高超的智慧與公正。救濟窮人是在慈善活動方面做的事,在判決時不能因為可憐而偏護他。一是一二是二 。不知道中國當代有沒有因窮而期望在法律面前獲特殊對待。
4 若 遇 見 你 仇 敵 的 牛 或 驢 失 迷 了 路 , 總 要 牽 回 來 交 給 他 。
5 若 看 見 恨 你 人 的 驢 壓 臥 在 重 馱 之 下 , 不 可 走 開 , 務 要 和 驢 主 一 同 抬 開 重 馱 。
這也不是為了討好敵人,而是聽我主的話,直接對我的主負責。當然客觀的效果也可能使對方減少了敵視。但即使沒有,我的主會為我負責。
6 不 可 在 窮 人 爭 訟 的 事 上 屈 枉 正 直 。
7 當 遠 離 虛 假 的 事 。不 可 殺 無 辜 和 有 義 的 人 , 因 我 必 不 以 惡 人 為 義 。
8 不 可 受 賄 賂 , 因 為 賄 賂 能 叫 明 眼 人 變 瞎 了 , 又 能 顛 倒 義 人 的 話 。
中國的反貪污反賄賂, 使很多人倒下來。如此之多的貪污、賄賂案例的客觀的原因,是改革開放剛起步時法規尚未健全,有人乘機滿足私慾發了大財,違背了後來補設的法規。但是如果遵守超越時代的Torah, 他們就不至於落入這樣的陷阱。主的話語是因著信心而遵行者的保護。
9 不 可 欺 壓 寄 居 的 , 因 為 你 們 在 埃 及 地 作 過 寄 居 的 , 知 道 寄 居 的 心 。
我以前小時候從南方搬到北方,因為口音不同,被同學笑話欺負過。猶太人不允許欺負寄居的。另外,猶太人把寄居的解釋成皈依猶太教的外族人,用這些經文教導猶太民族不能歧視他們,因為他們的靈魂(經文裡的“心”原文是“靈魂”)是和猶太人相通的。
另外將心比心的立法原則也很有智慧,很有說服力。
10 六 年 你 要 耕 種 田 地 , 收 藏 土 產 ,
11 只 是 第 七 年 要 叫 地 歇 息 , 不 耕 不 種 , 使 你 民 中 的 窮 人 有 吃 的 , 他 們 所 剩 下 的 , 野 獸 可 以 吃 。你 的 葡 萄 園 和 橄 欖 園 也 要 照 樣 辦 理 。
12 六 日 你 要 作 工 , 第 七 日 要 安 息 , 使 牛 , 驢 可 以 歇 息 , 並 使 你 婢 女 的 兒 子 和 寄 居 的 都 可 以 舒 暢 。
這些休息的規定,也是超時代的。現在美國社會,除了一些宗教團體外,只有教授才有七年一次的帶薪學術休假,而且不是每個學校都自動就有。我們學校的教授就需要申請,每三年可以申請一個學季的帶薪休假。而在Torah裡古代的以色列農民都自動地擁有七年一次的帶薪休假,因為後面大概是利未記裡造物主應許了第六年有三倍的收成,這樣不但第七年他們可以不勞而獲有吃的,第八年收割前也有吃的。不是掌管豐收的造物主,誰敢做出這樣的應許?猶太拉比們說農民第七年的空閒可以使他們學聖經。
現代社會的每週七天週末的休息,也是模仿聖經的安息日的。安息日明顯是超時代的律法。奴僕和牲口都可以在周末休息。寫這個聖經的時代,大概對應於中國的商朝,那時中國的奴隸哪有這樣的待遇?中國古書上描述他們的刑罰有挖膝蓋,剜眼睛,最輕的也要臉上刺字,說不定他們還要被殉葬。
但是聖經裡的以色列人都剛從埃及的奴役中被解放,救主教導他們自由的律法。這聽上去自相矛盾,但其實這是得到真正能保障自由的律法。安息日的主要時間是落在禮拜六,我們基督徒却在禮拜天做禮拜 (徒廿: 7-12, 林前十六:1-2),這是為了記念主耶穌在七日第一日(禮拜天)清晨的復活( 路十六: 1-8, 太廿八:1-6) 。
每七年的一個安息年和每七天的一個安息日,還有一個更高層次的意義,就是用來紀念造物主七日的創造和安息,這宣告了這個世界是造物主造的,他是宇宙的真正主宰。
13 凡 我 對 你 們 說 的 話 , 你 們 要 謹 守 。別 神 的 名 , 你 不 可 提 , 也 不 可 從 你 口 中 傳 說 。
“古代近東的普遍習俗,是在獻祭或進行日常事務如犁地或建屋等時,提說神祇的名號,藉以求福。為求避免以色列人奉行多神宗教,禁止使用他神名字或承認其存在,都是有必要的(見二十3)。他們求助求福的對象,只能是耶和華”( 網頁ccbiblestudy.org); 甚至如果他們不小心使得外邦人按偶像的名起誓,這都是不可以的。
14 一 年 三 次 , 你 要 向 我 守 節 。
15 你 要 守 除 酵 節 , 照 我 所 吩 咐 你 的 , 在 亞 筆 月 內 所 定 的 日 期 , 吃 無 酵 餅 七 天 。誰 也 不 可 空 手 朝 見 我 , 因 為 你 是 這 月 出 了 埃 及 。
16 又 要 守 收 割 節 , 所 收 的 是 你 田 間 所 種 , 勞 碌 得 來 初 熟 之 物 。並 在 年 底 收 藏 , 要 守 收 藏 節 。
17 一 切 的 男 丁 要 一 年 三 次 朝 見 主
有人認為有些基督教的節日不符合聖經,所以他們只過受難節,不過聖誕。我不知他們過不過感恩節。以上這幾句經文我覺得不支持他們的主張。我們看看這幾句經文講的節日是什麼性質的。其一是紀念主的拯救(出埃及),其二是感恩主賜的豐收,其三是享受主的同在。我覺得都很好。有些基督徒會有信仰危機, 或者不冷不熱,但是很多人當年是從困境裡經歷過拯救的, 憶苦思甜能幫助他們重新熱起來。另外,有些人生活好了, 就不覺得需要信仰了,難道基督教需要依賴苦難和挫折嗎?我們要在豐收時感恩, 宣告是主的恩典和保護, 而不是自己的了不起, 因為申命記第八章說,得貨財的能力也是造物主賜的。聖經的節日不是狂歡放縱,而是靈魂重新得力, 因著對造物主的信靠而有真正的喜樂。
18 不 可 將 我 祭 牲 的 血 和 有 酵 的 餅 一 同 獻 上 , 也 不 可 將 我 節 上 祭 牲 的 脂 油 留 到 早 晨 。
19 地 裡 首 先 初 熟 之 物 要 送 到 耶 和 華 你 神 的 殿 。不 可 用 山 羊 羔 母 的 奶 煮 山 羊 羔 。
聖經裡的律法,有的有理由, 叫mishpatim,即使沒有信仰的人也可能覺得它們合理而使用。有的沒有理由, 叫chukim, 只有有信仰的人才遵守, 這就像是我信任的“人”說的話, 雖然他沒解釋為什麼, 我也可能按照他所說的去做。同樣的話換一個人說,我就不會按照著去做。我去做只是因為說話的是這個人。這幾句就是chukim。其中頭一句和第二句的前一半因為聖殿被毀,正統猶太人沒法遵守,但奶和肉的分別他們現今還嚴格遵守。所以他們不吃cheese hamburger,和peperoni piza。這些chukim 當然其中可能有屬靈意義,比如酵可能表示自我膨脹,因為一團麵放入一點酵就會發起來了,而謙卑是來到主面前的前提條件。另外奶是幼體吃的可能像徵生命,而肉是屠殺以後才能吃的, 可以像徵死亡,而猶太人用奶和肉的嚴格分離來象徵生命與死亡的嚴格區分。
20 看 哪 , 我 差 遣 使 者 在 你 前 面 , 在 路 上 保 護 你 , 領 你 到 我 所 預 備 的 地 方 去 。
21 他 是 奉 我 名 來 的 , 你 們 要 在 他 面 前 謹 慎 , 聽 從 他 的 話 , 不 可 惹 他 ( 惹 或 作 違 背 ) , 因 為 他 必 不 赦 免 你 們 的 過 犯 。
22 你 若 實 在 聽 從 他 的 話 , 照 著 我 一 切 所 說 的 去 行 , 我 就 向 你 的 仇 敵 作 仇 敵 , 向 你 的 敵 人 作 敵 人 。
23 我 的 使 者 要 在 你 前 面 行 , 領 你 到 亞 摩 利 人 , 赫 人 , 比 利 洗 人 , 迦 南 人 , 希 未 人 , 耶 布 斯 人 那 裡 去 , 我 必 將 他 們 剪 除 。
這幾段話中的“使者”,我曾聽一個猶太基督徒拉比說, 指的是耶穌基督。我不是很清楚的是,當時真的有個使者帶他們去了迦南地嗎?這一點聖經上寫得不是很詳細。另外,“他 必 不 赦 免 你 們 的 過 犯 ” 是一句比較難以解釋的經文,對此解經家們也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也許最好的解釋是,犯罪的,神必要懲罰。 比如大衛犯罪後,雖然悔改,神也赦免他的罪,但是罪的報應影響了他的一生。
24 你 不 可 跪 拜 他 們 的 神 , 不 可 事 奉 他 , 也 不 可 效 法 他 們 的 行 為 , 卻 要 把 神 像 盡 行 拆 毀 , 打 碎 他 們 的 柱 像 。
25 你 們 要 事 奉主你 們 的 神 , 他 必 賜 福 與 你 的 糧 與 你 的 水 , 也 必 從 你 們 中 間 除 去 疾 病 。
26 你 境 內 必 沒 有 墜 胎 的 , 不 生 產 的 。我 要 使 你 滿 了 你 年 日 的 數 目 。
這裡對以色列人有負面和正面的誡命和一系列應許,用現代通俗的話來說,負面的誡命是不要迷信,正面的誡命是要侍奉造物主。不要迷信, 要侍奉造物主, 那麼,他就可以除去疾病、不育和早夭。古今中外的歷史證明,迷信使人落後,對造物主的追求帶來進步。在現今時代的醫治,很多是通過符合人類科學認知不違背自然規律的方式。在未來時代的醫治,我們所盼望的理想醫治, 是通過我們的科學認知和對造物主的認識和諧統一的方式,這也就是說,我們盼望將來每當人類得到符合自然規律的新藥醫治時,不再把這當作是無神論者的一個新論據,或短視地說這是證明人類偉大的一個新里程碑,而是能認識到主的恩典,稱頌主的作為,是造物主在自然規律的奧秘裡深深種植了醫治的機制,他又恩賜人類能力和靈感發現它。
27 凡 你 所 到 的 地 方 , 我 要 使 那 裡 的 眾 民 在 你 面 前 驚 駭 , 擾 亂 , 又 要 使 你 一 切 仇 敵 轉 背 逃 跑 。
28 我 要 打 發 黃 蜂 飛 在 你 前 面 , 把 希 未 人 , 迦 南 人 , 赫 人 攆 出 去 。
29 我 不 在 一 年 之 內 將 他 們 從 你 面 前 攆 出 去 , 恐 怕 地 成 為 荒 涼 , 野 地 的 獸 多 起 來 害 你 。
30 我 要 漸 漸 地 將 他 們 從 你 面 前 攆 出 去 , 等 到 你 的 人 數 加 多 , 承 受 那 地 為 業 。
信徒的勝利不是能自誇的, 而是主的能力的彰顯。舉個簡單的例子,林書豪得了NBA冠軍, 但他無法自誇是自己的球技出色,因為比他出色的人很多都沒有得冠軍。聖經裡以色列的成功也是這樣,不是靠軍力的強大,武器先進,或將領的武藝高強,而是造物主要差黃蜂把敵人趕走。
主沒有把敵人一下全部趕走,是有他的美意的。有時信徒的事業進展慢的時候,不一定需要擔心,盡上自己的本分就可以,這很可能是主有他的美意。我以前說過,雖然我在聖經方面花了很多功夫,但是研究方面主沒讓我做不好的見證,一般每年我都有2篇論文被接受。我今年又有2篇論文被接收, 而且比往年提早很多時間完成。但是新的論文和研究方向卻遲遲沒進展,儘管我很努力。現在正好我看到這段聖經,這對我是個鼓勵,我相信這是在主的美意當中,查經正好查到這兒不是個毫無意義的巧合。主的話語是活的,這是能讓信徒活在其中的。 (注:我這次的查經備課筆記就是因為研究沒有靈感,時間上比較空,才可以打出來的。研究的靈感很重要,有靈感的時候,多勞多得,但沒有靈感時往往花上再多的時間也不一定有收穫。我想不如先放一放做別的事。)
31 我 要 定 你 的 境 界 , 從 紅 海 直 到 非 利 士 海 , 又 從 曠 野 直 到 大 河 。我 要 將 那 地 的 居 民 交 在 你 手 中 , 你 要 將 他 們 從 你 面 前 攆 出 去 。
32 不 可 和 他 們 並 他 們 的 神 立 約 。
33 他 們 不 可 住 在 你 的 地 上 , 恐 怕 他 們 使 你 得 罪 我 。你 若 事 奉 他 們 的 神 , 這 必 成 為 你 的 網 羅 。
我們的境界是主定的。當中年來到,我們知道少年的夢想有些是不太可能實現的,我們認識到不是什麼都在努力可及的範圍內。主對我們定的境界必使我們足夠。當時神對以色列所定的境界,雖然遠比中美之類的大國要小, 但比現代的以色列已經大了很多。猶太人認為彌賽亞時代,以色列的疆界必達到神所定的範圍。
即使佔領了主定的境界,(這對我們來說可能是侍奉的崗位、講台、職稱)仍要警醒,不能失去目標,拜假神。在現實中或許可以引申到對某些外在的東西的過分追求,例如慾望、權力、名聲、錢財、 虛榮......不要使這些“成 為 你 的 網 羅” ,這也如同 拜假神。
侍奉造物主才是最重要的。
23:1 不 可 隨 夥 布 散 謠 言 , 不 可 與 惡 人 連 手 妄 作 見 證 。
我在網上常常看到假新聞,例如NBA的球員轉隊 (甚至消息來源看上去是可靠的)。我不知道這是因為什麼動機,但後來幾次發現是假的(注:有人說這是為了點擊率和錢),就不再對這些網上的文章在意了。遵守Torah的人, 就自然不會製造這些假消息。
2 不 可 隨 眾 行 惡 , 不 可 在 爭 訟 的 事 上 隨 眾 偏 行 , 作 見 證 屈 枉 正 直。
這點更是超時代的。猶太律法本身就超越了古代社會。猶太人裁決的方式是由多數票來決定的,所以他們的法庭都由單數組成的,最少是3人,最多是71人組成的最高法庭。但是據拉比解釋本經文,即使有多數人與自己意見不同, 你也需要按自己的意見投票,這樣即使按多數票做出的裁決是錯誤的,自己也沒有罪責。
3 也 不 可 在 爭 訟 的 事 上 偏 護 窮 人 。
這一條也看出高超的智慧與公正。救濟窮人是在慈善活動方面做的事,在判決時不能因為可憐而偏護他。一是一二是二 。不知道中國當代有沒有因窮而期望在法律面前獲特殊對待。
4 若 遇 見 你 仇 敵 的 牛 或 驢 失 迷 了 路 , 總 要 牽 回 來 交 給 他 。
5 若 看 見 恨 你 人 的 驢 壓 臥 在 重 馱 之 下 , 不 可 走 開 , 務 要 和 驢 主 一 同 抬 開 重 馱 。
這也不是為了討好敵人,而是聽我主的話,直接對我的主負責。當然客觀的效果也可能使對方減少了敵視。但即使沒有,我的主會為我負責。
6 不 可 在 窮 人 爭 訟 的 事 上 屈 枉 正 直 。
7 當 遠 離 虛 假 的 事 。不 可 殺 無 辜 和 有 義 的 人 , 因 我 必 不 以 惡 人 為 義 。
8 不 可 受 賄 賂 , 因 為 賄 賂 能 叫 明 眼 人 變 瞎 了 , 又 能 顛 倒 義 人 的 話 。
中國的反貪污反賄賂, 使很多人倒下來。如此之多的貪污、賄賂案例的客觀的原因,是改革開放剛起步時法規尚未健全,有人乘機滿足私慾發了大財,違背了後來補設的法規。但是如果遵守超越時代的Torah, 他們就不至於落入這樣的陷阱。主的話語是因著信心而遵行者的保護。
9 不 可 欺 壓 寄 居 的 , 因 為 你 們 在 埃 及 地 作 過 寄 居 的 , 知 道 寄 居 的 心 。
我以前小時候從南方搬到北方,因為口音不同,被同學笑話欺負過。猶太人不允許欺負寄居的。另外,猶太人把寄居的解釋成皈依猶太教的外族人,用這些經文教導猶太民族不能歧視他們,因為他們的靈魂(經文裡的“心”原文是“靈魂”)是和猶太人相通的。
另外將心比心的立法原則也很有智慧,很有說服力。
10 六 年 你 要 耕 種 田 地 , 收 藏 土 產 ,
11 只 是 第 七 年 要 叫 地 歇 息 , 不 耕 不 種 , 使 你 民 中 的 窮 人 有 吃 的 , 他 們 所 剩 下 的 , 野 獸 可 以 吃 。你 的 葡 萄 園 和 橄 欖 園 也 要 照 樣 辦 理 。
12 六 日 你 要 作 工 , 第 七 日 要 安 息 , 使 牛 , 驢 可 以 歇 息 , 並 使 你 婢 女 的 兒 子 和 寄 居 的 都 可 以 舒 暢 。
這些休息的規定,也是超時代的。現在美國社會,除了一些宗教團體外,只有教授才有七年一次的帶薪學術休假,而且不是每個學校都自動就有。我們學校的教授就需要申請,每三年可以申請一個學季的帶薪休假。而在Torah裡古代的以色列農民都自動地擁有七年一次的帶薪休假,因為後面大概是利未記裡造物主應許了第六年有三倍的收成,這樣不但第七年他們可以不勞而獲有吃的,第八年收割前也有吃的。不是掌管豐收的造物主,誰敢做出這樣的應許?猶太拉比們說農民第七年的空閒可以使他們學聖經。
現代社會的每週七天週末的休息,也是模仿聖經的安息日的。安息日明顯是超時代的律法。奴僕和牲口都可以在周末休息。寫這個聖經的時代,大概對應於中國的商朝,那時中國的奴隸哪有這樣的待遇?中國古書上描述他們的刑罰有挖膝蓋,剜眼睛,最輕的也要臉上刺字,說不定他們還要被殉葬。
但是聖經裡的以色列人都剛從埃及的奴役中被解放,救主教導他們自由的律法。這聽上去自相矛盾,但其實這是得到真正能保障自由的律法。安息日的主要時間是落在禮拜六,我們基督徒却在禮拜天做禮拜 (徒廿: 7-12, 林前十六:1-2),這是為了記念主耶穌在七日第一日(禮拜天)清晨的復活( 路十六: 1-8, 太廿八:1-6) 。
每七年的一個安息年和每七天的一個安息日,還有一個更高層次的意義,就是用來紀念造物主七日的創造和安息,這宣告了這個世界是造物主造的,他是宇宙的真正主宰。
13 凡 我 對 你 們 說 的 話 , 你 們 要 謹 守 。別 神 的 名 , 你 不 可 提 , 也 不 可 從 你 口 中 傳 說 。
“古代近東的普遍習俗,是在獻祭或進行日常事務如犁地或建屋等時,提說神祇的名號,藉以求福。為求避免以色列人奉行多神宗教,禁止使用他神名字或承認其存在,都是有必要的(見二十3)。他們求助求福的對象,只能是耶和華”( 網頁ccbiblestudy.org); 甚至如果他們不小心使得外邦人按偶像的名起誓,這都是不可以的。
14 一 年 三 次 , 你 要 向 我 守 節 。
15 你 要 守 除 酵 節 , 照 我 所 吩 咐 你 的 , 在 亞 筆 月 內 所 定 的 日 期 , 吃 無 酵 餅 七 天 。誰 也 不 可 空 手 朝 見 我 , 因 為 你 是 這 月 出 了 埃 及 。
16 又 要 守 收 割 節 , 所 收 的 是 你 田 間 所 種 , 勞 碌 得 來 初 熟 之 物 。並 在 年 底 收 藏 , 要 守 收 藏 節 。
17 一 切 的 男 丁 要 一 年 三 次 朝 見 主
有人認為有些基督教的節日不符合聖經,所以他們只過受難節,不過聖誕。我不知他們過不過感恩節。以上這幾句經文我覺得不支持他們的主張。我們看看這幾句經文講的節日是什麼性質的。其一是紀念主的拯救(出埃及),其二是感恩主賜的豐收,其三是享受主的同在。我覺得都很好。有些基督徒會有信仰危機, 或者不冷不熱,但是很多人當年是從困境裡經歷過拯救的, 憶苦思甜能幫助他們重新熱起來。另外,有些人生活好了, 就不覺得需要信仰了,難道基督教需要依賴苦難和挫折嗎?我們要在豐收時感恩, 宣告是主的恩典和保護, 而不是自己的了不起, 因為申命記第八章說,得貨財的能力也是造物主賜的。聖經的節日不是狂歡放縱,而是靈魂重新得力, 因著對造物主的信靠而有真正的喜樂。
18 不 可 將 我 祭 牲 的 血 和 有 酵 的 餅 一 同 獻 上 , 也 不 可 將 我 節 上 祭 牲 的 脂 油 留 到 早 晨 。
19 地 裡 首 先 初 熟 之 物 要 送 到 耶 和 華 你 神 的 殿 。不 可 用 山 羊 羔 母 的 奶 煮 山 羊 羔 。
聖經裡的律法,有的有理由, 叫mishpatim,即使沒有信仰的人也可能覺得它們合理而使用。有的沒有理由, 叫chukim, 只有有信仰的人才遵守, 這就像是我信任的“人”說的話, 雖然他沒解釋為什麼, 我也可能按照他所說的去做。同樣的話換一個人說,我就不會按照著去做。我去做只是因為說話的是這個人。這幾句就是chukim。其中頭一句和第二句的前一半因為聖殿被毀,正統猶太人沒法遵守,但奶和肉的分別他們現今還嚴格遵守。所以他們不吃cheese hamburger,和peperoni piza。這些chukim 當然其中可能有屬靈意義,比如酵可能表示自我膨脹,因為一團麵放入一點酵就會發起來了,而謙卑是來到主面前的前提條件。另外奶是幼體吃的可能像徵生命,而肉是屠殺以後才能吃的, 可以像徵死亡,而猶太人用奶和肉的嚴格分離來象徵生命與死亡的嚴格區分。
20 看 哪 , 我 差 遣 使 者 在 你 前 面 , 在 路 上 保 護 你 , 領 你 到 我 所 預 備 的 地 方 去 。
21 他 是 奉 我 名 來 的 , 你 們 要 在 他 面 前 謹 慎 , 聽 從 他 的 話 , 不 可 惹 他 ( 惹 或 作 違 背 ) , 因 為 他 必 不 赦 免 你 們 的 過 犯 。
22 你 若 實 在 聽 從 他 的 話 , 照 著 我 一 切 所 說 的 去 行 , 我 就 向 你 的 仇 敵 作 仇 敵 , 向 你 的 敵 人 作 敵 人 。
23 我 的 使 者 要 在 你 前 面 行 , 領 你 到 亞 摩 利 人 , 赫 人 , 比 利 洗 人 , 迦 南 人 , 希 未 人 , 耶 布 斯 人 那 裡 去 , 我 必 將 他 們 剪 除 。
這幾段話中的“使者”,我曾聽一個猶太基督徒拉比說, 指的是耶穌基督。我不是很清楚的是,當時真的有個使者帶他們去了迦南地嗎?這一點聖經上寫得不是很詳細。另外,“他 必 不 赦 免 你 們 的 過 犯 ” 是一句比較難以解釋的經文,對此解經家們也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也許最好的解釋是,犯罪的,神必要懲罰。 比如大衛犯罪後,雖然悔改,神也赦免他的罪,但是罪的報應影響了他的一生。
24 你 不 可 跪 拜 他 們 的 神 , 不 可 事 奉 他 , 也 不 可 效 法 他 們 的 行 為 , 卻 要 把 神 像 盡 行 拆 毀 , 打 碎 他 們 的 柱 像 。
25 你 們 要 事 奉主你 們 的 神 , 他 必 賜 福 與 你 的 糧 與 你 的 水 , 也 必 從 你 們 中 間 除 去 疾 病 。
26 你 境 內 必 沒 有 墜 胎 的 , 不 生 產 的 。我 要 使 你 滿 了 你 年 日 的 數 目 。
這裡對以色列人有負面和正面的誡命和一系列應許,用現代通俗的話來說,負面的誡命是不要迷信,正面的誡命是要侍奉造物主。不要迷信, 要侍奉造物主, 那麼,他就可以除去疾病、不育和早夭。古今中外的歷史證明,迷信使人落後,對造物主的追求帶來進步。在現今時代的醫治,很多是通過符合人類科學認知不違背自然規律的方式。在未來時代的醫治,我們所盼望的理想醫治, 是通過我們的科學認知和對造物主的認識和諧統一的方式,這也就是說,我們盼望將來每當人類得到符合自然規律的新藥醫治時,不再把這當作是無神論者的一個新論據,或短視地說這是證明人類偉大的一個新里程碑,而是能認識到主的恩典,稱頌主的作為,是造物主在自然規律的奧秘裡深深種植了醫治的機制,他又恩賜人類能力和靈感發現它。
27 凡 你 所 到 的 地 方 , 我 要 使 那 裡 的 眾 民 在 你 面 前 驚 駭 , 擾 亂 , 又 要 使 你 一 切 仇 敵 轉 背 逃 跑 。
28 我 要 打 發 黃 蜂 飛 在 你 前 面 , 把 希 未 人 , 迦 南 人 , 赫 人 攆 出 去 。
29 我 不 在 一 年 之 內 將 他 們 從 你 面 前 攆 出 去 , 恐 怕 地 成 為 荒 涼 , 野 地 的 獸 多 起 來 害 你 。
30 我 要 漸 漸 地 將 他 們 從 你 面 前 攆 出 去 , 等 到 你 的 人 數 加 多 , 承 受 那 地 為 業 。
信徒的勝利不是能自誇的, 而是主的能力的彰顯。舉個簡單的例子,林書豪得了NBA冠軍, 但他無法自誇是自己的球技出色,因為比他出色的人很多都沒有得冠軍。聖經裡以色列的成功也是這樣,不是靠軍力的強大,武器先進,或將領的武藝高強,而是造物主要差黃蜂把敵人趕走。
主沒有把敵人一下全部趕走,是有他的美意的。有時信徒的事業進展慢的時候,不一定需要擔心,盡上自己的本分就可以,這很可能是主有他的美意。我以前說過,雖然我在聖經方面花了很多功夫,但是研究方面主沒讓我做不好的見證,一般每年我都有2篇論文被接受。我今年又有2篇論文被接收, 而且比往年提早很多時間完成。但是新的論文和研究方向卻遲遲沒進展,儘管我很努力。現在正好我看到這段聖經,這對我是個鼓勵,我相信這是在主的美意當中,查經正好查到這兒不是個毫無意義的巧合。主的話語是活的,這是能讓信徒活在其中的。 (注:我這次的查經備課筆記就是因為研究沒有靈感,時間上比較空,才可以打出來的。研究的靈感很重要,有靈感的時候,多勞多得,但沒有靈感時往往花上再多的時間也不一定有收穫。我想不如先放一放做別的事。)
31 我 要 定 你 的 境 界 , 從 紅 海 直 到 非 利 士 海 , 又 從 曠 野 直 到 大 河 。我 要 將 那 地 的 居 民 交 在 你 手 中 , 你 要 將 他 們 從 你 面 前 攆 出 去 。
32 不 可 和 他 們 並 他 們 的 神 立 約 。
33 他 們 不 可 住 在 你 的 地 上 , 恐 怕 他 們 使 你 得 罪 我 。你 若 事 奉 他 們 的 神 , 這 必 成 為 你 的 網 羅 。
我們的境界是主定的。當中年來到,我們知道少年的夢想有些是不太可能實現的,我們認識到不是什麼都在努力可及的範圍內。主對我們定的境界必使我們足夠。當時神對以色列所定的境界,雖然遠比中美之類的大國要小, 但比現代的以色列已經大了很多。猶太人認為彌賽亞時代,以色列的疆界必達到神所定的範圍。
即使佔領了主定的境界,(這對我們來說可能是侍奉的崗位、講台、職稱)仍要警醒,不能失去目標,拜假神。在現實中或許可以引申到對某些外在的東西的過分追求,例如慾望、權力、名聲、錢財、 虛榮......不要使這些“成 為 你 的 網 羅” ,這也如同 拜假神。
侍奉造物主才是最重要的。
逃離死亡之城
D.N. (2019年8月)
D.N. (2019年8月)
1947年初春,大小環境使然,十二歲的我作為家中長子陪同母親到“長春基督教施醫院”住院。安頓好母親,我住進堂兄家。當時國共內戰正酣。
1948年仲夏,解放軍已完成了對長春水洩不通的圍城。城內百姓由開始的糧食短缺,之後到食不果腹,再後只能以酒糟、糠為食,最終到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充飢。眼見因為飢餓,長春這座繁華的國家直轄市(注:1955年之前長春是直轄市)成了餓殍滿地和孱弱活著的骷髏之都。我雖未到皮包骨活骷髏的地步,也不得不離開堂兄家,開始了我的逃亡之路。
隨眾難民過了國軍控制的關卡,我來到了國共兩軍中間的真空地帶,猶記那裡的村舍名叫十八里堡,放眼望去,那裡地帶寬闊杳無人煙;及至走近,發現更是屍橫遍野,白骨累累,有的白骨脖子上還牽著繩索......這真是一座死亡之城!
夜晚來臨,我和無數逃亡者只能席地而寢在曠野裡,身處死寂般的村舍,望著黑洞洞的夜空,心中一片茫然。生死未卜的我默默地懇求恩主帶領我脫離這死蔭的幽谷......
少年人本來好動,但由於飢餓,白天我也經常躺在地上以減輕飢餓之感。數日後,正當飢餓難耐心裡絕望之際,忽聽人們騷動起來, “開卡子嘍!” 原來是解放軍開始放人了!我這個瘦弱的小孩順利地通過了關卡檢查,同時還得著了兩天的口糧------兩斤炒黃豆! 。感謝神的恩典,我不會餓肚子了!
為了躲避國軍的飛機,夜晚,我隨難民登上了開往九台縣城的火車。佛曉時分,火車到達九台縣城。在那裡,大家開始各奔西東。
我領到了去我家鄉德惠縣城的路條(通行證)。知情人告訴我,需要徒步一百二十里(六十公里)才能到達我的家。我就這樣隻身一人開始踏上了漫長的回鄉之路。
又到關卡,檢查站的人都希奇,我這個小孩子怎麼會是一個人走這麼長的路?感謝神的恩典,當我茫然寂寞無助之時,後面來了三位成年人,二十多歲的樣子。他們問我怎麼這麼小就出來了,又問我到何處去。我說出了去處。他們說:“正好,我們也走那個方向。”說著話,他們已走到我的前面。我攢足力氣在後面默默跟著這幾個步伐快的成年人。一段長路之後,他們回頭看見我仍然跟隨他們時,就誇讚我,並且友好親切地安慰我說,別擔心,到了岔路口會給我指出方向。
又一段路程之後,另一位成年人加入了我們的行列。他告訴我,他是要回德惠縣城老家!不久,先前那三位就另路而去。我真是感謝神的恩典,是祂差遣天使來一路引領我!
中午我們二人到一個村莊內的老鄉家求午飯。更奇妙的是,這老鄉竟是我們教會的一位弟兄!哈利路亞!感恩之心油然而生,溢於言表!
弟兄告訴我:你爸爸他們都平安,做個小買賣為生(我父親是傳道人,那時已不能聚會)。飯後這位弟兄及其家人執意要我留下來休息幾天,我依依不捨地送別了在後面一段路程帶領過我的“天使”。
此後的一個多星期,嬸娘(我是這樣稱呼女主人)照顧我的生活,限制我的飲食(許多人因飢餓過後沒有限制地狼吞虎咽而亡命),讓我和他們的孩子玩耍嬉戲。
一個多星期之後的一天早上,我淚水潸潸地謝別了叔叔嬸娘一家。傍晚時分,當我終於見到我久別的父親和弟弟們的時候,頓時語塞,只能淚眼婆娑地望著他們......
1948年秋末冬初,硝煙止息,我父親親自去長春將我母親接回德惠縣城,一家人團聚。
1948年仲夏,解放軍已完成了對長春水洩不通的圍城。城內百姓由開始的糧食短缺,之後到食不果腹,再後只能以酒糟、糠為食,最終到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充飢。眼見因為飢餓,長春這座繁華的國家直轄市(注:1955年之前長春是直轄市)成了餓殍滿地和孱弱活著的骷髏之都。我雖未到皮包骨活骷髏的地步,也不得不離開堂兄家,開始了我的逃亡之路。
隨眾難民過了國軍控制的關卡,我來到了國共兩軍中間的真空地帶,猶記那裡的村舍名叫十八里堡,放眼望去,那裡地帶寬闊杳無人煙;及至走近,發現更是屍橫遍野,白骨累累,有的白骨脖子上還牽著繩索......這真是一座死亡之城!
夜晚來臨,我和無數逃亡者只能席地而寢在曠野裡,身處死寂般的村舍,望著黑洞洞的夜空,心中一片茫然。生死未卜的我默默地懇求恩主帶領我脫離這死蔭的幽谷......
少年人本來好動,但由於飢餓,白天我也經常躺在地上以減輕飢餓之感。數日後,正當飢餓難耐心裡絕望之際,忽聽人們騷動起來, “開卡子嘍!” 原來是解放軍開始放人了!我這個瘦弱的小孩順利地通過了關卡檢查,同時還得著了兩天的口糧------兩斤炒黃豆! 。感謝神的恩典,我不會餓肚子了!
為了躲避國軍的飛機,夜晚,我隨難民登上了開往九台縣城的火車。佛曉時分,火車到達九台縣城。在那裡,大家開始各奔西東。
我領到了去我家鄉德惠縣城的路條(通行證)。知情人告訴我,需要徒步一百二十里(六十公里)才能到達我的家。我就這樣隻身一人開始踏上了漫長的回鄉之路。
又到關卡,檢查站的人都希奇,我這個小孩子怎麼會是一個人走這麼長的路?感謝神的恩典,當我茫然寂寞無助之時,後面來了三位成年人,二十多歲的樣子。他們問我怎麼這麼小就出來了,又問我到何處去。我說出了去處。他們說:“正好,我們也走那個方向。”說著話,他們已走到我的前面。我攢足力氣在後面默默跟著這幾個步伐快的成年人。一段長路之後,他們回頭看見我仍然跟隨他們時,就誇讚我,並且友好親切地安慰我說,別擔心,到了岔路口會給我指出方向。
又一段路程之後,另一位成年人加入了我們的行列。他告訴我,他是要回德惠縣城老家!不久,先前那三位就另路而去。我真是感謝神的恩典,是祂差遣天使來一路引領我!
中午我們二人到一個村莊內的老鄉家求午飯。更奇妙的是,這老鄉竟是我們教會的一位弟兄!哈利路亞!感恩之心油然而生,溢於言表!
弟兄告訴我:你爸爸他們都平安,做個小買賣為生(我父親是傳道人,那時已不能聚會)。飯後這位弟兄及其家人執意要我留下來休息幾天,我依依不捨地送別了在後面一段路程帶領過我的“天使”。
此後的一個多星期,嬸娘(我是這樣稱呼女主人)照顧我的生活,限制我的飲食(許多人因飢餓過後沒有限制地狼吞虎咽而亡命),讓我和他們的孩子玩耍嬉戲。
一個多星期之後的一天早上,我淚水潸潸地謝別了叔叔嬸娘一家。傍晚時分,當我終於見到我久別的父親和弟弟們的時候,頓時語塞,只能淚眼婆娑地望著他們......
1948年秋末冬初,硝煙止息,我父親親自去長春將我母親接回德惠縣城,一家人團聚。
新生命改變舊生活
業偉
業偉
歷經十個月的努力和期待,在這個生機盎然、草木茂盛的五月,他已經按耐不住激動的心情,渴望與這個世界見面。待他耗盡媽媽最後一絲力氣,終於來到這個多彩的人間。從此,我們的二人世界變成了三口之家。
作為新手爸媽,儘管自以為做足了各種準備,小傢伙的突如其來還是讓我們有點措手不及。多虧有各位弟兄姐妹的熱情關照,我們才得以順利上手,在此表示衷心感謝!
未來的路還很長,我們將一步步攜手走過。相信每個新手爸媽對於寶寶的到來,都經歷過各種奇妙感受,正如一位伯伯所說:“家裡突然多出一個人,而他又不是外人”。孩子自帶一種魔力,能夠讓我們毫無保留地愛他,也能徹底改變我們的原有生活,因為他扮演的角色太多太多,點點滴滴融入我們的生活……
孩子有時像我們的朋友,可以跟他一起玩耍,共享美好時光;
孩子有時像我們的同事,我們要合作完成很多大小目標;
孩子有時像我們的老師,他的到來讓我們又一次成長;
孩子有時像我們的戀人,讓我們無時無刻不想念他,愛他,呵護他;
孩子有時像我們的伴侶,彼此深深相愛,偶爾也會吵架;
孩子有時像我們的老闆,費心勞力只為得到他的認可;
孩子有時像我們的顧客,想盡辦法為他提供最優質的服務;
孩子有時像我們的醫生,他的嫣然一笑就能輕鬆治愈我們的鬱悶和憂傷;
孩子有時像我們的寵物,出去玩時總會帶上他,沒事總想溜溜他;
孩子有時像我們的火爐,只要有他在,寒冬臘月也能熱情洋溢;
孩子有時像我們的夢想,夢想他快樂長大、幸福安康;
孩子有時像我們的希望,希望他能比我們更加輕鬆又愉快;
孩子有時像我們的風箏,既期待他能飛更高、走更遠,又擔心太高太遠而消失在我們的視線之外;
孩子有時像我們的鬧鐘,無論你是淺睡還是深睡,他都有辦法把你弄清醒;
孩子有時像我們的手機,一會兒不在身邊就感覺已失去整個世界;
孩子有時像我們的鏡子,他能毫不掩飾地將我們真實的一面展示出來;
孩子有時像我們的興奮劑,就算累到精疲力竭,一見到他便又充滿鬥志,繼續努力掙奶粉錢;
孩子有時還像清晨那縷陽光,新生命帶給我們清新和燦爛,徹底改變了那舊生活……
作為新手爸媽,儘管自以為做足了各種準備,小傢伙的突如其來還是讓我們有點措手不及。多虧有各位弟兄姐妹的熱情關照,我們才得以順利上手,在此表示衷心感謝!
未來的路還很長,我們將一步步攜手走過。相信每個新手爸媽對於寶寶的到來,都經歷過各種奇妙感受,正如一位伯伯所說:“家裡突然多出一個人,而他又不是外人”。孩子自帶一種魔力,能夠讓我們毫無保留地愛他,也能徹底改變我們的原有生活,因為他扮演的角色太多太多,點點滴滴融入我們的生活……
孩子有時像我們的朋友,可以跟他一起玩耍,共享美好時光;
孩子有時像我們的同事,我們要合作完成很多大小目標;
孩子有時像我們的老師,他的到來讓我們又一次成長;
孩子有時像我們的戀人,讓我們無時無刻不想念他,愛他,呵護他;
孩子有時像我們的伴侶,彼此深深相愛,偶爾也會吵架;
孩子有時像我們的老闆,費心勞力只為得到他的認可;
孩子有時像我們的顧客,想盡辦法為他提供最優質的服務;
孩子有時像我們的醫生,他的嫣然一笑就能輕鬆治愈我們的鬱悶和憂傷;
孩子有時像我們的寵物,出去玩時總會帶上他,沒事總想溜溜他;
孩子有時像我們的火爐,只要有他在,寒冬臘月也能熱情洋溢;
孩子有時像我們的夢想,夢想他快樂長大、幸福安康;
孩子有時像我們的希望,希望他能比我們更加輕鬆又愉快;
孩子有時像我們的風箏,既期待他能飛更高、走更遠,又擔心太高太遠而消失在我們的視線之外;
孩子有時像我們的鬧鐘,無論你是淺睡還是深睡,他都有辦法把你弄清醒;
孩子有時像我們的手機,一會兒不在身邊就感覺已失去整個世界;
孩子有時像我們的鏡子,他能毫不掩飾地將我們真實的一面展示出來;
孩子有時像我們的興奮劑,就算累到精疲力竭,一見到他便又充滿鬥志,繼續努力掙奶粉錢;
孩子有時還像清晨那縷陽光,新生命帶給我們清新和燦爛,徹底改變了那舊生活……
基督教不是宗教?白馬非馬了!
作者 : 黃記號
作者 : 黃記號
“基督教不是宗教”,這是一個流傳在部分基督徒之間的觀點,這個命題令許多圈外人嚇了一跳,甚至大惑不解。因為看起來似乎是無須爭論的問題竟然引起了爭端。
之所以會有這個爭論是因為這些基督徒堅持自己與基督的信仰是超乎宗教意義,認為其它信仰都只是人去尋求解決人生問題時的探索與經驗,而基督信仰是直接從神而來的啟示,有別於其它宗教,因此也就不是宗教。這個說法正確嗎?答案是錯了。錯在既不知彼也不知己。
認為自己的教義有特殊性,因此就沒有或不是“宗教”的屬性,是超越宗教的信仰。這個看法是不了解宗教的意涵。基督徒認為基督教的特殊性除了上述的“神啟”,還有諸如“三位一體”、“因信稱義”、“分別為聖”、“獨一無二”、“道成肉身”、“死後復活”、 “基督再來”等等。
以自身的特殊性(別相)而否定大類的屬性(共相)是錯誤的,事實上,各種宗教都有其特殊性(準確的說是特殊的屬性),今天世界上的宗教約有整萬個,講人/神或神/人關係的所在很多,一神論的宗教也不只基督一家,比如猶太教、伊教都是;而道家也有時間的永恆之神“三清說” (“三位一體”);至於“道成肉身”這種越界幻化,更是各種宗教裡很常見的故事。
否定基督教是宗教的基督徒由於對其它宗教缺乏深入認識,因為護教心切,因此有這種“唯我獨尊”的極端看法。這毋寧是宗教的排他性使然,問題是他們都是忽略了其上有一個涵蓋面更廣的普遍性:宗教,致使自己在否定“宗教”的同時也在無形中否定了自己的信仰。
究竟宗教是什麼?不同的社會學家列出了許多定義,大要不外是:人與宇宙中存在著一種超越人的認知能力的神秘力量有關係,因而企圖解釋、親近或結合這種力量所作出的各種心理或行為皆可視為是宗教。筆者更傾向於用哲學眼光來理解宗教:當人對某事、某物或某人的看法絕對化(完全真實、正確)神聖化(純然的善,包括或不包括經典化)之後,宗教就出現了。
在這個定義下,一粒石子、一塊木頭、一個理論、一個事件,都有可能成為宗教。這樣的例子中外古今俯拾皆是。為什麼中共倡導無神論,但我們卻說馬克思主義在中共國是宗教?也就因為上述這“三化”(絕對化、神聖化、經典化)的關係,馬克思學說變成充滿排他性質,不能質疑,只能相信的國家“主旋律”(也就是“國教”)。這當然成了另類宗教(嚴格的說是“邪教”)。這種做法也是徹底違反現代宗教自由的理念。
回到原來討論的命題,為什麼特殊性(基督教)不能獨立於普遍性這個大類(宗教)之外?先秦諸子的公孫龍有一個很有名的“白馬非馬”論 提出了類似詭辯。公孫龍說:“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馬非馬”。公孫龍否認馬的顏色是馬的部分屬性,特別是白馬因其白而顯得獨一無二,有別於其它,因此不屬於“馬”這個類。
這個命題的謬誤或危險之處在於:如果承認“白馬非馬”可以成立,那麼,同樣的,“黑馬”、“紅馬”等其它顏色的馬也能因其特殊性而使“黑馬非馬”、“紅馬非馬”等命題成立,甚至“老馬”、“母馬”也能因同樣的理由而不是“馬”。如此一來,“馬”這個類的內涵就因為外延的屬性之不同(多)而消失了。這在邏輯上顯然是荒謬的。我們不禁要問:難道白種人也可以因為是“白膚金髮藍眼珠”而不是“人”了? ??
了解這個說法的謬誤就能更科學民主地看待問題而不會流於極端,也能同時破解類似謬論:“佛教不是宗教”、“孔教不是宗教”等,而能更好地理解邏輯真理。
【本文鏈接】《上帝能使不可能變為可能嗎? 》(《懷恩季刊》2019年6月號)、《科學與宗教可以被個人所兼容》(《懷恩季刊》2019年3月)
**編輯註:
馬丁路徳和約翰加爾文是宗教改革運動(Reformation) 的神學家,兩位都稱基督教為宗教。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説:“一個不願付出,不願付上代價,不願接受苦難,是沒有價值的宗教。” 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名題他神學論文「Institutes of Christian Religion」。
雅 各 書 1:26-27
26 若 有 人 自 以 為 虔 誠 , 卻 不 勒 住 他 的 舌 頭 , 反 欺 哄 自 己 的 心 , 這 人 的 虔 誠 是 虛 的 。
27 在 神 我 們 的 父 面 前 , 那 清 潔 沒 有 玷 污 的 虔 誠 , 就 是 看 顧 在 患 難 中 的 孤 兒 寡 婦 , 並 且 保 守 自 己 不 沾 染 世 俗 。”
和合本譯為虔誠。希臘文是“宗教” “θρησκὸς”(thrēskos)v26 Adjective 和“θρησκεία”(thrēskeia)v27 Noun 説出兩種的宗教作為對比。
美國教會享有免税的特權是在501(c) (3) 非牟利的機構下列為宗教團體。各基督教會也是在這認知下註册的,對這共識大家應該沒有矛盾。
之所以會有這個爭論是因為這些基督徒堅持自己與基督的信仰是超乎宗教意義,認為其它信仰都只是人去尋求解決人生問題時的探索與經驗,而基督信仰是直接從神而來的啟示,有別於其它宗教,因此也就不是宗教。這個說法正確嗎?答案是錯了。錯在既不知彼也不知己。
認為自己的教義有特殊性,因此就沒有或不是“宗教”的屬性,是超越宗教的信仰。這個看法是不了解宗教的意涵。基督徒認為基督教的特殊性除了上述的“神啟”,還有諸如“三位一體”、“因信稱義”、“分別為聖”、“獨一無二”、“道成肉身”、“死後復活”、 “基督再來”等等。
以自身的特殊性(別相)而否定大類的屬性(共相)是錯誤的,事實上,各種宗教都有其特殊性(準確的說是特殊的屬性),今天世界上的宗教約有整萬個,講人/神或神/人關係的所在很多,一神論的宗教也不只基督一家,比如猶太教、伊教都是;而道家也有時間的永恆之神“三清說” (“三位一體”);至於“道成肉身”這種越界幻化,更是各種宗教裡很常見的故事。
否定基督教是宗教的基督徒由於對其它宗教缺乏深入認識,因為護教心切,因此有這種“唯我獨尊”的極端看法。這毋寧是宗教的排他性使然,問題是他們都是忽略了其上有一個涵蓋面更廣的普遍性:宗教,致使自己在否定“宗教”的同時也在無形中否定了自己的信仰。
究竟宗教是什麼?不同的社會學家列出了許多定義,大要不外是:人與宇宙中存在著一種超越人的認知能力的神秘力量有關係,因而企圖解釋、親近或結合這種力量所作出的各種心理或行為皆可視為是宗教。筆者更傾向於用哲學眼光來理解宗教:當人對某事、某物或某人的看法絕對化(完全真實、正確)神聖化(純然的善,包括或不包括經典化)之後,宗教就出現了。
在這個定義下,一粒石子、一塊木頭、一個理論、一個事件,都有可能成為宗教。這樣的例子中外古今俯拾皆是。為什麼中共倡導無神論,但我們卻說馬克思主義在中共國是宗教?也就因為上述這“三化”(絕對化、神聖化、經典化)的關係,馬克思學說變成充滿排他性質,不能質疑,只能相信的國家“主旋律”(也就是“國教”)。這當然成了另類宗教(嚴格的說是“邪教”)。這種做法也是徹底違反現代宗教自由的理念。
回到原來討論的命題,為什麼特殊性(基督教)不能獨立於普遍性這個大類(宗教)之外?先秦諸子的公孫龍有一個很有名的“白馬非馬”論 提出了類似詭辯。公孫龍說:“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馬非馬”。公孫龍否認馬的顏色是馬的部分屬性,特別是白馬因其白而顯得獨一無二,有別於其它,因此不屬於“馬”這個類。
這個命題的謬誤或危險之處在於:如果承認“白馬非馬”可以成立,那麼,同樣的,“黑馬”、“紅馬”等其它顏色的馬也能因其特殊性而使“黑馬非馬”、“紅馬非馬”等命題成立,甚至“老馬”、“母馬”也能因同樣的理由而不是“馬”。如此一來,“馬”這個類的內涵就因為外延的屬性之不同(多)而消失了。這在邏輯上顯然是荒謬的。我們不禁要問:難道白種人也可以因為是“白膚金髮藍眼珠”而不是“人”了? ??
了解這個說法的謬誤就能更科學民主地看待問題而不會流於極端,也能同時破解類似謬論:“佛教不是宗教”、“孔教不是宗教”等,而能更好地理解邏輯真理。
【本文鏈接】《上帝能使不可能變為可能嗎? 》(《懷恩季刊》2019年6月號)、《科學與宗教可以被個人所兼容》(《懷恩季刊》2019年3月)
**編輯註:
馬丁路徳和約翰加爾文是宗教改革運動(Reformation) 的神學家,兩位都稱基督教為宗教。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説:“一個不願付出,不願付上代價,不願接受苦難,是沒有價值的宗教。” 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名題他神學論文「Institutes of Christian Religion」。
雅 各 書 1:26-27
26 若 有 人 自 以 為 虔 誠 , 卻 不 勒 住 他 的 舌 頭 , 反 欺 哄 自 己 的 心 , 這 人 的 虔 誠 是 虛 的 。
27 在 神 我 們 的 父 面 前 , 那 清 潔 沒 有 玷 污 的 虔 誠 , 就 是 看 顧 在 患 難 中 的 孤 兒 寡 婦 , 並 且 保 守 自 己 不 沾 染 世 俗 。”
和合本譯為虔誠。希臘文是“宗教” “θρησκὸς”(thrēskos)v26 Adjective 和“θρησκεία”(thrēskeia)v27 Noun 説出兩種的宗教作為對比。
美國教會享有免税的特權是在501(c) (3) 非牟利的機構下列為宗教團體。各基督教會也是在這認知下註册的,對這共識大家應該沒有矛盾。
研讀傳道書後的一些分享
黃家慶 2019年 8月
黃家慶 2019年 8月
最近我在西北大學的一組查經中查考傳道書, 與從中國來的研究生、 學者等一同研究分享其中的智慧及人生哲理, 也願意在季刊中與大家分享一些。
我第一次詳細研讀傳道書是在七十年代, 在香港大學團契的時候, 由中國神學研究院的教授帶領, 那時我初次接觸及明白舊約聖經中智慧書的一些方面, 其中最深印象的經句當然包括:" 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1:2) ;"日光之下並無新事"(1:9) ; "日光之下所作的一切事,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彎曲的不能變直,缺少的不能足數。"(1:14,15) ; "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煩,加增知識的,就加增憂傷"(1:18) ; "一千男子中,我找到一個正直人,但衆女子中,沒有找到一個."(7:28) 。 當時同學們最喜歡的就是12:12, "著書多,沒有窮盡;讀書多,身體疲倦。'
當時是大學生時代, 人生經歷不多, 所以我對傳道書中很多的智慧還不是很了解;以後教會中也多次查考, 每次都有新的領會, 最近的研究分享也有新的得著。
大多數的學者相信傳道書主要的內容是所羅門王所講/寫的。 所羅門是以色列王國的第三任國王, 是大衛王從拔示巴所生的第二個兒子。 大衛王與烏利亞的妻拔示巴犯姦淫之後所生的第一個孩子被神擊打致死, 因大衛王"借亞捫人的刀殺害赫人烏利亞,又娶了他的妻為妻"(撒下12:9) 。 他們生了第二個孩子, "給他起名叫所羅門。耶和華也喜愛他"(撒下12:24) 。 但耶和華藉先知拿單對大衛王說," 耶和華如此說:‘我必從你家中興起禍患攻擊你......"{ 撒下1211), 撒下13章及以後就記載了大衛王晚年家中所發生的很多禍患, 包括兒子姦污同父異母的妹妹, 同父異母的兄弟互相殘殺, 第三個兒子押沙龍叛, 大衛王逃亡, 後來押沙龍被殺等。 列王紀上一章又記載了大衛王的另一個兒也謀竊王位, 之後大衛就膏立所羅門。所以所羅門從年少就看到家中,宮中,國中不少的禍患,這些 成為傳道書中一些內容。
列王紀上2:2-4 是大衛給所羅門遺訓的一部份"......你當剛強作大丈夫,遵守耶和華你 神所吩咐的...... 這樣,你無論作什麼事,不拘往何處去,盡都亨通。耶和華必成就向我所應許的話說:‘你的子孫若謹慎自己的行為,盡心盡意、誠誠實實地行在我面前,就不斷人坐以色列的國位。" 王上3:1 記載 "所羅門與埃及王法老結親,娶了法老的女兒為妻," 3:3記載 "所羅門愛耶和華,遵行他父親大衛的律例,只是還在邱壇獻祭燒香", 3:4-9 說,"所羅門王上基遍去獻祭,因為在那裡有極大的邱壇(“極大”或作“出名”),他在那壇上獻一千犧牲作燔祭。在基遍,夜間夢中,耶和華向所羅門顯現,對他說:“你願我賜你什麼?你可以求。” 所羅門說:“你僕人我父親大衛...... 如今你使僕人接續我父親大衛作王,但我是幼童,不知道應當怎樣出入。 所以求你賜我智慧,可以判斷你的民,能辨別是非......"
王上3:10-14,"所羅門因為求這事,就蒙主喜悅。神對他說:“你既然求這事,不為自己求壽、求富,也不求滅絕你仇敵的性命,單求智慧可以聽訟,我就應允你所求的,賜你聰明智慧,甚至在你以前沒有像你的,在你以後也沒有像你的。你所沒有求的我也賜給你,就是富足、尊榮,使你在世的日子,列王中沒有一個能比你的。你若效法你父親大衛,遵行我的道,謹守我的律例、誡命,我必使你長壽。”
列王紀上及歷代志下都記載了所羅門的智慧、富足及尊榮, 也記載了他為神建造了聖殿, 之後神再次向他顯現。 歷代志下7:14 是美國上一代大多數虔誠的基督徒非常喜歡的, "這稱為我名下的子民,若是自卑、禱告,尋求我的面,轉離他們的惡行,我必從天上垂聽,赦免他們的罪,醫治他們的地。" 但在代下 7:17-20, 耶和華又對所羅門王說: "你若在我面前效法你父大衛所行的,遵行我一切所吩咐你的,謹守我的律例典章,我就必堅固你的國位,正如我與你父大衛所立的約,說:‘你的子孫必不斷人作以色列的王。’ 倘若你們轉去丟棄我指示你們的律例誡命,去事奉敬拜別神,我就必將以色列人從我賜給他們的地上拔出根來,並且我為己名所分別為聖的殿也必捨棄不顧,使他在萬民中作笑談,被譏誚。"
但列王紀上11:1-4記載"所羅門王在法老的女兒之外,又寵愛許多外邦女子...... 論到這些國的人,耶和華曾曉諭以色列人說:‘你們不可與她們往來相通,因為她們必誘惑你們的心去隨從她們的神。 ’所羅門卻戀愛這些女子。所羅門有妃七百,都是公主;還有嬪三百。這些妃嬪誘惑他的心。所羅門年老的時候,他的妃嬪誘惑他的心去隨從別神......") 。王上. 11:9-13記載, "耶和華向所羅門發怒,因為他的心偏離向他兩次顯現的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耶和華曾吩咐他不可隨從別神,他卻沒有遵守耶和華所吩咐的。所以耶和華對他說:“你既行了這事,不遵守我所吩咐你守的約和律例,我必將你的國奪回,賜給你的臣子。然而因你父親大衛的緣故,我不在你活著的日子行這事,必從你兒子的手中將國奪回。只是我不將全國奪回,要因我僕人大衛和我所選擇的耶路撒冷,還留一支派給你的兒子。” 14節記載"耶和華使以東人哈達興起,作所羅門的敵人......" 23節," 神又使以利亞大的兒子利遜興起,作所羅門的敵人......" 26節, "所羅門的臣僕、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也舉手攻擊王......" 42節, "所羅門在耶路撒冷作以色列眾人的王共四十年。" 所羅門年輕時(大約20左右)登基,做王40年,大約60左右去世 (參網頁:zhidao.baidu.com) ,所以不算長壽, 因為他沒有效法他父親大衛遵行神的道 (參王上3:14) 。
有人問: 為什麼這有神賜智慧的人, 生活卻沒有智慧呢?
答案有幾方面:
1). 他所求的和神按他所求賜給他的智慧, 不是生活的智慧, 而是判斷國民,辨別是非,聽訟的智慧 (參王上3:9,11) , 所以我們應當求生活所需的智慧。 新約聖經的智慧書雅各書1:5 就是這樣教導我們,「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應當求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神,主就必賜給他。」
2). 能辨別是非, 不等於會行走正路; 明白真理之人, 不一定會遵行真理, 甚至神兩次向他顯現, 說得很清楚, 他仍然受外邦女子的誘惑去隨從她們的神。 他父親也有同樣的經歷,受不了女色的試探,他父親臨終前給他的遺訓他也沒有遵行。 聖經就常教導我們,不是單聽道,乃要行道。雅各書一22,25「只是你們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自己欺哄自己」,「惟有詳細察看那全備,使人自由之律法的,並且時常如此,這人既不是聽了就忘,乃是實在行出來,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
3). 生活的智慧很多是經歷中學到的,經歷能使人明白神的真理的真實。
所羅門晚年講/寫傳道書的主要內容, 可以說是他過來之人的經驗,他用這些經驗教訓來教導後人, 他所有的權力、財富、享受等等都是虛空的虛空, 他所經歷所見到的日光之下的事都是充滿愁煩, 人所能做的真是有限, 一點惡或是愚昧會造成很大的傷害, 真正的智慧是認識日光之上的神。 傳道書11:9 說, "少年人哪,你在幼年時當快樂。在幼年的日子,使你的心歡暢,行你心所願行的,看你眼所愛看的,卻要知道,為這一切的事,神必審問你。"
有人認為, 傳道書一章一節, 及12章最後一段像是第三者所說的,並且內中的一些文字不像是所羅門時代的文筆, 很可能是在以色列人亡國被擄回歸前後的編輯, 當時的人一定需要領會離開神及跟從神的分別, 我們今天的人也同樣需要。
很多人相信以斯拉以及他的同仁在被擄及回歸後編輯了大部份的舊約書卷, 也教導當時的猶太人, 無論是在異邦或回歸的人很多會知道離開神的惡果, 但也有年幼的需要受教導。 我們有些人也會經歷跟從神及離開神的分別。 但真希望我們可以從前人的經驗學到智慧──不需要經過太多的苦才學到。
從小組的學習中我們也看到有組員從傳道書中學到怎樣面對工作、學業以及人生,甚至國際上的一些情況, 包括彎曲的不能變直, 正直的人不多, 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煩等; 也明白神將來有最後的審判和報應。
傳道書最後的勸戒 (很可能是編輯者所寫的)是, "著書多,沒有窮盡;讀書多,身體疲倦。這些事都已聽見了,總意就是敬畏神,謹守他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或作“這是眾人的本分”)。因為人所作的事,連一切隱藏的事,無論是善是惡,神都必審問"(12:12-14) 。
雖然我們大多數人不會得到所羅門所有的富足、尊榮, 但我們可以從他的經歷學到他的智慧, 也可以享受神所祝福的人生, 人不能掌控自己的處境, 但可以相信神的智慧及掌權。
傳道書中有些章節好像很負面,尤其是第一、二章(上面已列出很多) 。"虛空的虛空”有點像佛教的看破紅塵, 但卻給我們看到沒有神萬事皆虛空。本書讓我們看見超越人世間的創造主, 也給我們積極的人生觀及智慧的生活指引。傳道書也有很多章節是很正面的,例如2:24-26(新譯本) "人最好是吃喝,在自己的勞碌中自得其樂;我看這也是出於 神的手。離開了他,誰能有吃的呢?誰能享樂呢? 神把智慧、知識和喜樂賜給他所喜悅的人,卻使罪人作收集和積聚的差事,把所得的歸給 神所喜悅的人......"(這是我比較喜歡的新譯本翻譯) ,所以傳道者從正反兩方面給我們一個平衡的人生觀:沒有神的人生最終是負面的,愚昧的,虛空的;跟從神的人生是正面的,智慧的,有福的。
有人以為傳道書能幫助不信的人去相信神,這是不錯的,但對相信主的人也有很好的提醒。不冷不熱的人應該醒過來,不要作愚昧人,要作智慧人,這便更有福氣。但我們也要知道,智慧也不是全能全知的,只有主是全能全知的,祂也是公義的。
傳道書的智慧真是一個認識、經歷神的人的智慧,12:9-11 又說(新譯本) :"傳道者不但有智慧,還將知識教訓眾人;他既揣摩,又查考,也編撰了許多箴言。傳道者搜尋可喜悅的話,正確地寫下真理。智慧人的言語像刺棒,他們所彙集的箴言像釘牢的釘子,都是一位牧者所賜的。"傳道書之內容與智慧我不能盡述,願大家能從中自己領受,作智慧人,好好享受蒙神所喜悅的人生。
我第一次詳細研讀傳道書是在七十年代, 在香港大學團契的時候, 由中國神學研究院的教授帶領, 那時我初次接觸及明白舊約聖經中智慧書的一些方面, 其中最深印象的經句當然包括:" 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1:2) ;"日光之下並無新事"(1:9) ; "日光之下所作的一切事,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彎曲的不能變直,缺少的不能足數。"(1:14,15) ; "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煩,加增知識的,就加增憂傷"(1:18) ; "一千男子中,我找到一個正直人,但衆女子中,沒有找到一個."(7:28) 。 當時同學們最喜歡的就是12:12, "著書多,沒有窮盡;讀書多,身體疲倦。'
當時是大學生時代, 人生經歷不多, 所以我對傳道書中很多的智慧還不是很了解;以後教會中也多次查考, 每次都有新的領會, 最近的研究分享也有新的得著。
大多數的學者相信傳道書主要的內容是所羅門王所講/寫的。 所羅門是以色列王國的第三任國王, 是大衛王從拔示巴所生的第二個兒子。 大衛王與烏利亞的妻拔示巴犯姦淫之後所生的第一個孩子被神擊打致死, 因大衛王"借亞捫人的刀殺害赫人烏利亞,又娶了他的妻為妻"(撒下12:9) 。 他們生了第二個孩子, "給他起名叫所羅門。耶和華也喜愛他"(撒下12:24) 。 但耶和華藉先知拿單對大衛王說," 耶和華如此說:‘我必從你家中興起禍患攻擊你......"{ 撒下1211), 撒下13章及以後就記載了大衛王晚年家中所發生的很多禍患, 包括兒子姦污同父異母的妹妹, 同父異母的兄弟互相殘殺, 第三個兒子押沙龍叛, 大衛王逃亡, 後來押沙龍被殺等。 列王紀上一章又記載了大衛王的另一個兒也謀竊王位, 之後大衛就膏立所羅門。所以所羅門從年少就看到家中,宮中,國中不少的禍患,這些 成為傳道書中一些內容。
列王紀上2:2-4 是大衛給所羅門遺訓的一部份"......你當剛強作大丈夫,遵守耶和華你 神所吩咐的...... 這樣,你無論作什麼事,不拘往何處去,盡都亨通。耶和華必成就向我所應許的話說:‘你的子孫若謹慎自己的行為,盡心盡意、誠誠實實地行在我面前,就不斷人坐以色列的國位。" 王上3:1 記載 "所羅門與埃及王法老結親,娶了法老的女兒為妻," 3:3記載 "所羅門愛耶和華,遵行他父親大衛的律例,只是還在邱壇獻祭燒香", 3:4-9 說,"所羅門王上基遍去獻祭,因為在那裡有極大的邱壇(“極大”或作“出名”),他在那壇上獻一千犧牲作燔祭。在基遍,夜間夢中,耶和華向所羅門顯現,對他說:“你願我賜你什麼?你可以求。” 所羅門說:“你僕人我父親大衛...... 如今你使僕人接續我父親大衛作王,但我是幼童,不知道應當怎樣出入。 所以求你賜我智慧,可以判斷你的民,能辨別是非......"
王上3:10-14,"所羅門因為求這事,就蒙主喜悅。神對他說:“你既然求這事,不為自己求壽、求富,也不求滅絕你仇敵的性命,單求智慧可以聽訟,我就應允你所求的,賜你聰明智慧,甚至在你以前沒有像你的,在你以後也沒有像你的。你所沒有求的我也賜給你,就是富足、尊榮,使你在世的日子,列王中沒有一個能比你的。你若效法你父親大衛,遵行我的道,謹守我的律例、誡命,我必使你長壽。”
列王紀上及歷代志下都記載了所羅門的智慧、富足及尊榮, 也記載了他為神建造了聖殿, 之後神再次向他顯現。 歷代志下7:14 是美國上一代大多數虔誠的基督徒非常喜歡的, "這稱為我名下的子民,若是自卑、禱告,尋求我的面,轉離他們的惡行,我必從天上垂聽,赦免他們的罪,醫治他們的地。" 但在代下 7:17-20, 耶和華又對所羅門王說: "你若在我面前效法你父大衛所行的,遵行我一切所吩咐你的,謹守我的律例典章,我就必堅固你的國位,正如我與你父大衛所立的約,說:‘你的子孫必不斷人作以色列的王。’ 倘若你們轉去丟棄我指示你們的律例誡命,去事奉敬拜別神,我就必將以色列人從我賜給他們的地上拔出根來,並且我為己名所分別為聖的殿也必捨棄不顧,使他在萬民中作笑談,被譏誚。"
但列王紀上11:1-4記載"所羅門王在法老的女兒之外,又寵愛許多外邦女子...... 論到這些國的人,耶和華曾曉諭以色列人說:‘你們不可與她們往來相通,因為她們必誘惑你們的心去隨從她們的神。 ’所羅門卻戀愛這些女子。所羅門有妃七百,都是公主;還有嬪三百。這些妃嬪誘惑他的心。所羅門年老的時候,他的妃嬪誘惑他的心去隨從別神......") 。王上. 11:9-13記載, "耶和華向所羅門發怒,因為他的心偏離向他兩次顯現的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耶和華曾吩咐他不可隨從別神,他卻沒有遵守耶和華所吩咐的。所以耶和華對他說:“你既行了這事,不遵守我所吩咐你守的約和律例,我必將你的國奪回,賜給你的臣子。然而因你父親大衛的緣故,我不在你活著的日子行這事,必從你兒子的手中將國奪回。只是我不將全國奪回,要因我僕人大衛和我所選擇的耶路撒冷,還留一支派給你的兒子。” 14節記載"耶和華使以東人哈達興起,作所羅門的敵人......" 23節," 神又使以利亞大的兒子利遜興起,作所羅門的敵人......" 26節, "所羅門的臣僕、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也舉手攻擊王......" 42節, "所羅門在耶路撒冷作以色列眾人的王共四十年。" 所羅門年輕時(大約20左右)登基,做王40年,大約60左右去世 (參網頁:zhidao.baidu.com) ,所以不算長壽, 因為他沒有效法他父親大衛遵行神的道 (參王上3:14) 。
有人問: 為什麼這有神賜智慧的人, 生活卻沒有智慧呢?
答案有幾方面:
1). 他所求的和神按他所求賜給他的智慧, 不是生活的智慧, 而是判斷國民,辨別是非,聽訟的智慧 (參王上3:9,11) , 所以我們應當求生活所需的智慧。 新約聖經的智慧書雅各書1:5 就是這樣教導我們,「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應當求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神,主就必賜給他。」
2). 能辨別是非, 不等於會行走正路; 明白真理之人, 不一定會遵行真理, 甚至神兩次向他顯現, 說得很清楚, 他仍然受外邦女子的誘惑去隨從她們的神。 他父親也有同樣的經歷,受不了女色的試探,他父親臨終前給他的遺訓他也沒有遵行。 聖經就常教導我們,不是單聽道,乃要行道。雅各書一22,25「只是你們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自己欺哄自己」,「惟有詳細察看那全備,使人自由之律法的,並且時常如此,這人既不是聽了就忘,乃是實在行出來,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
3). 生活的智慧很多是經歷中學到的,經歷能使人明白神的真理的真實。
所羅門晚年講/寫傳道書的主要內容, 可以說是他過來之人的經驗,他用這些經驗教訓來教導後人, 他所有的權力、財富、享受等等都是虛空的虛空, 他所經歷所見到的日光之下的事都是充滿愁煩, 人所能做的真是有限, 一點惡或是愚昧會造成很大的傷害, 真正的智慧是認識日光之上的神。 傳道書11:9 說, "少年人哪,你在幼年時當快樂。在幼年的日子,使你的心歡暢,行你心所願行的,看你眼所愛看的,卻要知道,為這一切的事,神必審問你。"
有人認為, 傳道書一章一節, 及12章最後一段像是第三者所說的,並且內中的一些文字不像是所羅門時代的文筆, 很可能是在以色列人亡國被擄回歸前後的編輯, 當時的人一定需要領會離開神及跟從神的分別, 我們今天的人也同樣需要。
很多人相信以斯拉以及他的同仁在被擄及回歸後編輯了大部份的舊約書卷, 也教導當時的猶太人, 無論是在異邦或回歸的人很多會知道離開神的惡果, 但也有年幼的需要受教導。 我們有些人也會經歷跟從神及離開神的分別。 但真希望我們可以從前人的經驗學到智慧──不需要經過太多的苦才學到。
從小組的學習中我們也看到有組員從傳道書中學到怎樣面對工作、學業以及人生,甚至國際上的一些情況, 包括彎曲的不能變直, 正直的人不多, 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煩等; 也明白神將來有最後的審判和報應。
傳道書最後的勸戒 (很可能是編輯者所寫的)是, "著書多,沒有窮盡;讀書多,身體疲倦。這些事都已聽見了,總意就是敬畏神,謹守他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或作“這是眾人的本分”)。因為人所作的事,連一切隱藏的事,無論是善是惡,神都必審問"(12:12-14) 。
雖然我們大多數人不會得到所羅門所有的富足、尊榮, 但我們可以從他的經歷學到他的智慧, 也可以享受神所祝福的人生, 人不能掌控自己的處境, 但可以相信神的智慧及掌權。
傳道書中有些章節好像很負面,尤其是第一、二章(上面已列出很多) 。"虛空的虛空”有點像佛教的看破紅塵, 但卻給我們看到沒有神萬事皆虛空。本書讓我們看見超越人世間的創造主, 也給我們積極的人生觀及智慧的生活指引。傳道書也有很多章節是很正面的,例如2:24-26(新譯本) "人最好是吃喝,在自己的勞碌中自得其樂;我看這也是出於 神的手。離開了他,誰能有吃的呢?誰能享樂呢? 神把智慧、知識和喜樂賜給他所喜悅的人,卻使罪人作收集和積聚的差事,把所得的歸給 神所喜悅的人......"(這是我比較喜歡的新譯本翻譯) ,所以傳道者從正反兩方面給我們一個平衡的人生觀:沒有神的人生最終是負面的,愚昧的,虛空的;跟從神的人生是正面的,智慧的,有福的。
有人以為傳道書能幫助不信的人去相信神,這是不錯的,但對相信主的人也有很好的提醒。不冷不熱的人應該醒過來,不要作愚昧人,要作智慧人,這便更有福氣。但我們也要知道,智慧也不是全能全知的,只有主是全能全知的,祂也是公義的。
傳道書的智慧真是一個認識、經歷神的人的智慧,12:9-11 又說(新譯本) :"傳道者不但有智慧,還將知識教訓眾人;他既揣摩,又查考,也編撰了許多箴言。傳道者搜尋可喜悅的話,正確地寫下真理。智慧人的言語像刺棒,他們所彙集的箴言像釘牢的釘子,都是一位牧者所賜的。"傳道書之內容與智慧我不能盡述,願大家能從中自己領受,作智慧人,好好享受蒙神所喜悅的人生。
海馬
黃醫生 2019/9/22
黃醫生 2019/9/22
今早,我剛在BBC radio (英國廣播公司電台) 聽到一個很特別的訪問, 這引起我很多思想, 不能不寫下來, 跟大家分享。
一個生來是女性的人, 後來變為“男性 ”(Transgender Man) ,但後來又想懷孕,於是停止了“他 ”的男性激素,後來用人工方法受孕,並真正生了一個孩子,這孩子現在已约兩歲。因為“他”是一個新聞工作者,“他”將整個過程記錄下來,又拍成了電影,叫做“海馬”,因為海馬是雙性懷孕的。
“他”說她從小就想成為男性,後來接受了變性手術,包括切去乳房,但沒有切除生殖器官,又接受了男性激素,外表成為男人。但他/她一直都想要有孩子,知道有辦法後“他”就決定停止男性激素,月經恢復後就接受人工受孕 (artificial insemination),終於成功懷孕生子。
“他”沒有說為什麼她想成為男人,也沒有說為何她想懷孕生子。我們很多人都不接受現實,只是不能或不敢改變。當然我們應當先弄清楚什麼是應該或不應該改變的。
“他”說“他”之所以能改變是因為“他”有自己的思想,也有一小撮支持“他”的親友,包括“他”的母親。我們也經常聽到一些政治家從反對變成支持某些事情,包括墮胎或同性婚姻,這是因為他們的親友的原故。思想決定我們的行為,而思想會受其他人的影響,但最大的影響是我們關心及關心我們的人。
現代人認為思想應該開放,後現代的人更不相信什麼絕對的真理,最近有人認為真理是不存在或不重要的 ( post-truth)。基督徒應該是相信有絕對真理的,但我們真知道什麼是絕對的真理嗎?我們相信只有神的啟示能讓我們知道真理,包括普遍啟示( general revelation)及特殊啟示( special revelation),但只認識真理還不夠,我們有遵行神的道嗎?人會有選擇性去遵行自己喜歡的真理,但卻不遵行其他自己不喜歡遵行的,例如愛人如己,愛仇敵,基督徒彼此相愛,肢體彼此配搭等。這些都是我們熟知的真理及神清楚的命令,但我們是否完全遵行呢?我們都會對自己寬容,對別人就不一樣,對親朋好友會寬容,對不喜歡的人就不一樣,是嗎?
一個生來是女性的人, 後來變為“男性 ”(Transgender Man) ,但後來又想懷孕,於是停止了“他 ”的男性激素,後來用人工方法受孕,並真正生了一個孩子,這孩子現在已约兩歲。因為“他”是一個新聞工作者,“他”將整個過程記錄下來,又拍成了電影,叫做“海馬”,因為海馬是雙性懷孕的。
“他”說她從小就想成為男性,後來接受了變性手術,包括切去乳房,但沒有切除生殖器官,又接受了男性激素,外表成為男人。但他/她一直都想要有孩子,知道有辦法後“他”就決定停止男性激素,月經恢復後就接受人工受孕 (artificial insemination),終於成功懷孕生子。
“他”沒有說為什麼她想成為男人,也沒有說為何她想懷孕生子。我們很多人都不接受現實,只是不能或不敢改變。當然我們應當先弄清楚什麼是應該或不應該改變的。
“他”說“他”之所以能改變是因為“他”有自己的思想,也有一小撮支持“他”的親友,包括“他”的母親。我們也經常聽到一些政治家從反對變成支持某些事情,包括墮胎或同性婚姻,這是因為他們的親友的原故。思想決定我們的行為,而思想會受其他人的影響,但最大的影響是我們關心及關心我們的人。
現代人認為思想應該開放,後現代的人更不相信什麼絕對的真理,最近有人認為真理是不存在或不重要的 ( post-truth)。基督徒應該是相信有絕對真理的,但我們真知道什麼是絕對的真理嗎?我們相信只有神的啟示能讓我們知道真理,包括普遍啟示( general revelation)及特殊啟示( special revelation),但只認識真理還不夠,我們有遵行神的道嗎?人會有選擇性去遵行自己喜歡的真理,但卻不遵行其他自己不喜歡遵行的,例如愛人如己,愛仇敵,基督徒彼此相愛,肢體彼此配搭等。這些都是我們熟知的真理及神清楚的命令,但我們是否完全遵行呢?我們都會對自己寬容,對別人就不一樣,對親朋好友會寬容,對不喜歡的人就不一樣,是嗎?
Why So Many Translations?
Dr. Johnny L. Wilson
Dr. Johnny L. Wilson
Though there probably aren’t as many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the Bible as there are in English, some of our Chinese brothers and sisters may have the same question as our English brothers and sisters. Why are there so many different translations? Why isn’t there simply one correct translation? Unfortunately, the idea of a definitively correct translation isn’t realistic. Language doesn’t work that way. If you don’t believe me, compare a Google translation 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 and see how it differs from the way we really talk.
You could also check out this ancient artifact called a dictionary (I have approximately one half-dozen, including the Oxford Shorter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in two mega-volumes.) and notice that almost any words listed have multiple definitions. So many definitions indicate that the same word can be used for different reasons. So, a translation not only has to consider the different possible definitions, but also the “context,” how it is used in a phrase, sentence, paragraph, or even a complete work. The meaning of a word may even depend on its place in the sentence structure for many languages.
The Case of the Translated Love Letter
Bernard Ramm once described the translation of the Bible as being similar to having fallen in love with a woman (or if you’re a woman, with a man, but since Ramm and I are both men, we’ll still use with woman) from a country where English wasn’t spoken and where you weren’t completely fluent. You come back to the U.S. and receive a love letter from her in her native language. What do you do? First, Ramm says that you want to know as fast as possible what you can understand. So, you read it with your limited ability—even though you don’t understand everything.
But then, you don’t want to miss any precious thing she said, so you get out your dictionary and a grammar for her language to hammer out a relatively accurate, but rather wooden translation. Now, you know a little bit more of what she was telling you, but you still aren’t positive that you know everything she wanted you to know. What would you do? You might find a person who spoke and read that language as a native speaker and get them to translate it for you. But since different translators emphasize different words or translate the same phrase differently, you might even find another person so that you could compare the translations and be sure you’ve heard the message she really sent you.
Well, the believer is supposed to be in love with God and the Bible is a love letter from God. When we read the Bible, we may read it in one translation that is easily accessible to us, but we can’t be sure we’ve got it all. So, we study according to our ability (usually by comparing translations) and turn to those who can translate the Aramaic, Greek and Hebrew of the Bible. We ask ourselves why different translations read differently and ask the Holy Spirit to guide us to a deeper understanding. We have so many translations because we care so much and God’s Word is so important.
Word Tricks in the New Testament
Of course, not all translations are correct. In John 1, the Jehovah’s Witnesses translate the phrase, “God was the word” to deemphasize the deity of Jesus. Indeed, it “could” be translated that way, but it doesn’t reflect the theological truth of the rest of the passage. But a key hint as to how this should be translated is that the ancient Greeks would often change places in the sentence for purpose of emphasis. In John 1, we would expect Word to come before God, even as it does in most English translations, but with the shifting of the two nouns, there is now an EMPHASIS: “And the Word was GOD!” It’s much more powerful in that way.
Switching the word order to emphasize something is only one of the word tricks that the Greek authors of the New Testament used. In much the same way, Jesus’ response to the Samaritan woman’s confession that she had no husband reverses the usual sentence structure so that it reads, “A HUSBAND, you don’t have!” Some other tricks the authors used are alliteration and rhetorical questions, among others. When Paul writes of the false teachers in Philippians, he uses three nasty descriptions that begin with the same letter. That’s alliteration and it’s why I translate Philippians 3:2 as “Beware of those curs, corrupters (evildoers), and castrators (those insistent on circumcision) of the physical.” Each epithet begins with a “C.”
Rhetorical questions are quite common in both the Old Testament and the New Testament. These are questions that the speaker/writer asks of the crowd where the speaker expects a negative answer. Of course, sometimes the question becomes a double-negative which, as in math, becomes a positive. So, when Paul asks in Romans 6:1 if we should keep on sinning so that God can show us more grace, the expected answer is, “Of course, not!” Again, in verse 15, he asks if we should keep on sinning because we are under grace instead of the law. Again, the expected answer is, “Of course, not!”
It Might Be Difficult Going
So, even though my examples in this article will demonstrate differences in translation from Hebrew or Greek into English, I hope they will help anyone who reads this rather complex article to understand why most languages have more than one translation of the Bible. There are some people who believe that the King James Version is the only correct version in English. If there is a disagreement between the KJV and another translation, the other translation is clearly wrong in their conviction. But if God wanted us to be satisfied with only one reading of a scripture verse or passage, why did the Holy Spirit protect more than one manuscript? I believe they are intended to challenge us and make us look at the same verse or same passage from different directions. If we, as humans, always look at something the same way, we get “tunnel vision” and miss some of the beauty we could otherwise experience. I, for one, don’t want to miss whatever God intends for me.
Oh, one last thing before we start. To save space, I’m using a lot of abbreviations for different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the Bible. There is a list at the bottom of the article.
Is Translating “Young Woman” in Isaiah 7:14 a Denial of the Virgin Birth?
One of the big issues in English translations has been the word translated “virgin” in Isaiah 7:14. There is a specific word for virgin in the Old Testament, but the word used in 7:14 isn’t that word. The word pronounced “AHL-mah” in Hebrew means “a young woman of marriageable age.” Why would the prophet lack specificity on this? It is tied to a case of prophetic fulfillment. Isaiah was directed by God to have King Ahaz ask for a sign that the king himself could verify. When Ahaz refused to ask for a sign, Isaiah gave him one, “Therefore, Yahweh Himself will give [all of] you a sign; a young woman has conceived and will bear a son and shall call him, ‘Immanuel.’” The verse is clearly a response to the king, but since the “you” in the verse is plural, there is a hint that the audience for the sign goes much further. It would probably have surprised the prophet to realize that the audience would go on and on for millennia, but the Holy Spirit has an amazing way of working through human flexibility.
Yet, the ASV, AMP, BRG, CEV, CSB, DAR, D-R, ESV, EXP, GEN, GW, ICB, ISV, JUB, KJV, LEB, LB, MES, MEV, NOG, NASB, NCV, NIV, NKJV, NLT, Tree of Life Version, World English Bible, and Wycliffe Bible have all translated the word as “virgin,” even though most have a footnote indicating that it can also be “young woman.”
The Common English Bible, Complete Jewish Bible, Easy-to-Read Version, Expanded Bible (has both), Good News Translation, Jerusalem Bible, New American Bible (Revised), New English Bible, New English Translation, New Jerusalem Bible, New Life Version, New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 and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 went with “young woman” or “maiden.” Old Testament scholars such as Brevard S. Childs, Otto Kaiser, Elmer A. Leslie, and George Adam Smith have likewise translated the verse with “young woman.”
For years, evangelicals used this verse as a litmus test for new translations, reasoning that those who translated “young woman” didn’t believe in the virgin birth. But one could just as easily argue that those same evangelicals don’t really believe the Bible. After all, the Bible is clear that the sign is for Ahaz and, since the “you” is plural, others. If we ONLY translate the word in this verse as “virgin” so that we can apply the prophecy to Jesus, we are ignoring what the Bible says about the sign being for Ahaz. In The Message, the author paraphrases the next part of the verse as meaning that a girl who is currently a virgin will become pregnant. That doesn’t take seriously the fact that Isaiah tells King Ahaz that the young woman “has conceived.” There is an answer to that problem I will discuss later, but please hear me out on why I think “young woman” is a better translation in Isaiah 7:14. If a young woman has already conceived during Ahaz’ reign to be called (whether this is the actual name or not) “God-with-us,” that is a good sign for the people of the 8th century that God isn’t through with them despite the coming judgment. So, it should not take away from the fact of the virgin birth of Christ almost eight centuries later! God is with us as the Word made flesh—so much more than the original sign for Ahaz.
Now, some people think that if the birth took place in the 8th century, it couldn’t be looking forward to the birth of Jesus. But there’s something they don’t understand. In Hebrew, there is a prophetic perfect tense. This tense is usually translated as being already completed, even though the event is to take place in the future. It’s beautiful, really! When God’s future action is prophesied in the Old Testament, it is written as already completed because it is sure to happen without doubt. It’s like the English slang expression, “It’s as good as done!” However, since God is Eternal and beyond time, it really IS as good as done!
Now, without seeing different translations, one might think that Isaiah specifically had Jesus in mind. While I know that God as Father-Son-Spirit had Jesus in mind and the Spirit inspired Isaiah to word the verse in that way, I think Isaiah believed he was prophesying to King Ahaz and the royal court at the time. But isn’t God marvelous in that the same verse can be a word of hope not only in Isaiah’s day and at Jesus’ birth, but also as we look back to the way God fulfilled the promise far beyond Isaiah’s expectations.
Is Baptism Necessary for Salvation? [Another Set of Comparisons]
There is a theological question which grows out of Peter’s message at Pentecost (Acts 2:38): “Change your mind [turn around] and be baptized, each of you, in the name of Jesus Christ because of the forgiveness of your sins.” At least, that is how I would translate it from the Greek. The most common English translation, though, reads “for the remission of sins.” That common reading causes a lot of confusion in that it seems to require baptism for the forgiveness of sins. Since that isn’t consistent with even what Peter preaches in the next chapter (Acts 3:19), we may need some help.
The most colorful translation of this verse might be from William Wye Smith in his The New Testament in Braid Scots (1901): “And Peter said, Repent ye, and be bapteez’t i’ the name o’ Jesus Christ---for the pittin-awa o’ yere sins; and ye sal win the gift o’ the Holie Spirit.” Clarence Jordan also words it well in his The Cotton Patch Version of Luke and Acts (1969): “Rock said to them, Reshape your lives, and let each of you be initiated into the family of Jesus Christ so your sins can be dealt with; and you will receive the free gift of the Holy Spirit.”
As I noted at the start of this discussion, though, the most common translation of the Greek preposition used here is “for.” AMPC, BRG, CEB, CEV, CSB, DAR, D-R, EHV, ESV, EXP, GEN, ISV, JB, JUB, KJV, LB, MES, MEV, MOF, NOG, NAB, NASB, NCB, NEB, NET, NIV, NKJV, NLT, NMB, TLV, and WEB all use “for.” But what is the “for” for? At the bottom of most checks is a memo line that says, “For.” I can write “House Payment,” “Tuition,” “Tithe,” or even “Groceries” on that line. I’m writing the check “because of” whatever expenditure needs to be paid. And, in fact, the check only “represents” the promise of payment; it isn’t the actual payment. Let’s see if other translations can help us with this understanding.
ERV, GW, and TV don’t help much. In them, we are baptized and THEN, we receive forgiveness. NLV simply connects the idea of baptism and forgiveness with an “and.” Does that “and” suggest “and as a result of baptism” or does it suggest that after one experiences repentance and baptism one seriously enters into the life for which one is forgiven? GNB, NTE, NRSV, and PHI seem to support the idea that baptism causes the forgiveness of sins by placing a “so that” after the phrase for being baptized.
So, is there ANY help in translations which move away from baptism being necessary for salvation? Yes, AMP says we are baptized “because of” being forgiven (just like my translation) and DLNT says we are baptized “on the basis of” being forgiven. The latter would agree with A. T. Robertson’s comparison of the use of the same word (A. T. Robertson, Word Pictures in the New Testament: Volume III: Acts, p. 35.) to suggest “on the basis of” in Matthew 10:41-42 (on the basis of his name as a prophet, on the basis of his goodness/righteousness, and on the basis of his discipleship). That would mean that on the basis of our being forgiven, we follow in the obedience of baptism. These translations help us but we are still in the minority.
Another minority reading is when the ASV translates this “unto” the forgiveness of sins and WYB makes it “into” the forgiveness of sins.
Personally, I like “into” almost as much as “because of.” The Greek preposition regularly means “into” as when one enters into something. In this case, baptism would be the step of obedience that signals living in the forgiven state. Baptism is a major marker as we step into a new lifestyle of faith. The word can be translated as “with a view to” or “resulting in” which would indicate moving into the experience of living out one’s newly freed and forgiven life (C. F. D. Moule, An Idiom Book of New Testament Greek, pp. 67-70.)
I actually believe the clearest expression of Peter’s meaning is in Charles B. Williams’ The New Testament, A Private Translation in the Language of the People (1937): “Peter said to them, You must repent---and, as an expression of it, let every one of you be baptized in the name of Jesus Christ---that you may have your sins forgiven; and then you will receive the gift of the Holy Spirit.” By separating out the phrase about baptism as Williams does, we reconnect repentance and forgiveness in a more understandable way.
So, despite the preponderance of translations that read “for” and the fact that “for” can indicate a causal effect, looking at alternate translations and the reason for them can keep us from bad theology such as believing that baptism is necessary for salvation.
What Are You Trying to Say?
You will note that in both of these extended examples, I’m not satisfied with the preponderance of translations. If we only read a translation or two, we might miss something of beauty in both texts. In Isaiah 7:14, we would miss how the prophecy applies through the ages and reaches its highest point in the virgin birth of Christ. But without the alternate translations, we might skip directly to Jesus without considering what God had to say to Isaiah’s day, and that would be a waste. In Acts 2:38, we might think baptism is necessary without the alternate translations. But with the alternate translations, we see baptism as both a response to forgiveness (“because of” or “on the basis of”) and a decision to enter into the forgiven life (“into,” “unto,” and “to”).
This is one of the reasons I’m glad God has given us many different translations (and that most of them are available online). The point? When something doesn’t seem to fit the rest of scripture or seems to be unclear, study some other translations and see if there isn’t some kind of help.
List of Abbreviations Used in this Article
ASV (American Standard Version), AMP (Amplified Bible), AMPC (Amplified Bible Classic),
BRG (Blue Red and Gold Letter Edition),
CEB (Common English Bible), CEV (Contemporary English Version), CJB (Complete Jewish Bible),
CSB (Christian Standard Bible),
DAR (Darby Translation), DILT (Disciples’ Literal Translation of the New Testament),
D-R (Douay-Rheims (19th century Catholic Bible),
EHV (Evangelical Heritage Version), ERV (Easy-to-Read Version), ESV (English Standard Version),
EXP (Expanded Bible),
GEN ( the 16th century Geneva Bible),GW (God’s Word translation), GNB (Good News Bible),
ICB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Bible), ISV (International Standard Version),
JB (Jerusalem Bible), JUB (Jubilee Bible 2000),
KJV (King James Version),
LEB (Lexham English Bible), LB (The Living Bible),
MES (The Message), MEV (Modern English Version), MOF (Moffatt Translation of the New Testament),
NOG (Names of God Bible), NABR (New American Bible Revised), NASB (New American Standard Bible), NCV (New Century Version), NEB (New English Bible), NET (New English Translation),
NIV (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 NJB (New Jerusalem Bible), NKJV (New King James Version),
NLV (New Life Version), NLT (New Living Translation), NMB (New Matthew Bible),
NRSV (New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 NTE (New Testament for Everyone),
PHI (J.B. Phillips Translation of the New Testament),
RG (Revised Geneva), RSV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
TLV (Tree of Life Version), TV (The Voice),
WEB (World English Bible), WYB (Wycliffe Bible), and YLT (Young’s Literal Translation)
You could also check out this ancient artifact called a dictionary (I have approximately one half-dozen, including the Oxford Shorter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in two mega-volumes.) and notice that almost any words listed have multiple definitions. So many definitions indicate that the same word can be used for different reasons. So, a translation not only has to consider the different possible definitions, but also the “context,” how it is used in a phrase, sentence, paragraph, or even a complete work. The meaning of a word may even depend on its place in the sentence structure for many languages.
The Case of the Translated Love Letter
Bernard Ramm once described the translation of the Bible as being similar to having fallen in love with a woman (or if you’re a woman, with a man, but since Ramm and I are both men, we’ll still use with woman) from a country where English wasn’t spoken and where you weren’t completely fluent. You come back to the U.S. and receive a love letter from her in her native language. What do you do? First, Ramm says that you want to know as fast as possible what you can understand. So, you read it with your limited ability—even though you don’t understand everything.
But then, you don’t want to miss any precious thing she said, so you get out your dictionary and a grammar for her language to hammer out a relatively accurate, but rather wooden translation. Now, you know a little bit more of what she was telling you, but you still aren’t positive that you know everything she wanted you to know. What would you do? You might find a person who spoke and read that language as a native speaker and get them to translate it for you. But since different translators emphasize different words or translate the same phrase differently, you might even find another person so that you could compare the translations and be sure you’ve heard the message she really sent you.
Well, the believer is supposed to be in love with God and the Bible is a love letter from God. When we read the Bible, we may read it in one translation that is easily accessible to us, but we can’t be sure we’ve got it all. So, we study according to our ability (usually by comparing translations) and turn to those who can translate the Aramaic, Greek and Hebrew of the Bible. We ask ourselves why different translations read differently and ask the Holy Spirit to guide us to a deeper understanding. We have so many translations because we care so much and God’s Word is so important.
Word Tricks in the New Testament
Of course, not all translations are correct. In John 1, the Jehovah’s Witnesses translate the phrase, “God was the word” to deemphasize the deity of Jesus. Indeed, it “could” be translated that way, but it doesn’t reflect the theological truth of the rest of the passage. But a key hint as to how this should be translated is that the ancient Greeks would often change places in the sentence for purpose of emphasis. In John 1, we would expect Word to come before God, even as it does in most English translations, but with the shifting of the two nouns, there is now an EMPHASIS: “And the Word was GOD!” It’s much more powerful in that way.
Switching the word order to emphasize something is only one of the word tricks that the Greek authors of the New Testament used. In much the same way, Jesus’ response to the Samaritan woman’s confession that she had no husband reverses the usual sentence structure so that it reads, “A HUSBAND, you don’t have!” Some other tricks the authors used are alliteration and rhetorical questions, among others. When Paul writes of the false teachers in Philippians, he uses three nasty descriptions that begin with the same letter. That’s alliteration and it’s why I translate Philippians 3:2 as “Beware of those curs, corrupters (evildoers), and castrators (those insistent on circumcision) of the physical.” Each epithet begins with a “C.”
Rhetorical questions are quite common in both the Old Testament and the New Testament. These are questions that the speaker/writer asks of the crowd where the speaker expects a negative answer. Of course, sometimes the question becomes a double-negative which, as in math, becomes a positive. So, when Paul asks in Romans 6:1 if we should keep on sinning so that God can show us more grace, the expected answer is, “Of course, not!” Again, in verse 15, he asks if we should keep on sinning because we are under grace instead of the law. Again, the expected answer is, “Of course, not!”
It Might Be Difficult Going
So, even though my examples in this article will demonstrate differences in translation from Hebrew or Greek into English, I hope they will help anyone who reads this rather complex article to understand why most languages have more than one translation of the Bible. There are some people who believe that the King James Version is the only correct version in English. If there is a disagreement between the KJV and another translation, the other translation is clearly wrong in their conviction. But if God wanted us to be satisfied with only one reading of a scripture verse or passage, why did the Holy Spirit protect more than one manuscript? I believe they are intended to challenge us and make us look at the same verse or same passage from different directions. If we, as humans, always look at something the same way, we get “tunnel vision” and miss some of the beauty we could otherwise experience. I, for one, don’t want to miss whatever God intends for me.
Oh, one last thing before we start. To save space, I’m using a lot of abbreviations for different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the Bible. There is a list at the bottom of the article.
Is Translating “Young Woman” in Isaiah 7:14 a Denial of the Virgin Birth?
One of the big issues in English translations has been the word translated “virgin” in Isaiah 7:14. There is a specific word for virgin in the Old Testament, but the word used in 7:14 isn’t that word. The word pronounced “AHL-mah” in Hebrew means “a young woman of marriageable age.” Why would the prophet lack specificity on this? It is tied to a case of prophetic fulfillment. Isaiah was directed by God to have King Ahaz ask for a sign that the king himself could verify. When Ahaz refused to ask for a sign, Isaiah gave him one, “Therefore, Yahweh Himself will give [all of] you a sign; a young woman has conceived and will bear a son and shall call him, ‘Immanuel.’” The verse is clearly a response to the king, but since the “you” in the verse is plural, there is a hint that the audience for the sign goes much further. It would probably have surprised the prophet to realize that the audience would go on and on for millennia, but the Holy Spirit has an amazing way of working through human flexibility.
Yet, the ASV, AMP, BRG, CEV, CSB, DAR, D-R, ESV, EXP, GEN, GW, ICB, ISV, JUB, KJV, LEB, LB, MES, MEV, NOG, NASB, NCV, NIV, NKJV, NLT, Tree of Life Version, World English Bible, and Wycliffe Bible have all translated the word as “virgin,” even though most have a footnote indicating that it can also be “young woman.”
The Common English Bible, Complete Jewish Bible, Easy-to-Read Version, Expanded Bible (has both), Good News Translation, Jerusalem Bible, New American Bible (Revised), New English Bible, New English Translation, New Jerusalem Bible, New Life Version, New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 and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 went with “young woman” or “maiden.” Old Testament scholars such as Brevard S. Childs, Otto Kaiser, Elmer A. Leslie, and George Adam Smith have likewise translated the verse with “young woman.”
For years, evangelicals used this verse as a litmus test for new translations, reasoning that those who translated “young woman” didn’t believe in the virgin birth. But one could just as easily argue that those same evangelicals don’t really believe the Bible. After all, the Bible is clear that the sign is for Ahaz and, since the “you” is plural, others. If we ONLY translate the word in this verse as “virgin” so that we can apply the prophecy to Jesus, we are ignoring what the Bible says about the sign being for Ahaz. In The Message, the author paraphrases the next part of the verse as meaning that a girl who is currently a virgin will become pregnant. That doesn’t take seriously the fact that Isaiah tells King Ahaz that the young woman “has conceived.” There is an answer to that problem I will discuss later, but please hear me out on why I think “young woman” is a better translation in Isaiah 7:14. If a young woman has already conceived during Ahaz’ reign to be called (whether this is the actual name or not) “God-with-us,” that is a good sign for the people of the 8th century that God isn’t through with them despite the coming judgment. So, it should not take away from the fact of the virgin birth of Christ almost eight centuries later! God is with us as the Word made flesh—so much more than the original sign for Ahaz.
Now, some people think that if the birth took place in the 8th century, it couldn’t be looking forward to the birth of Jesus. But there’s something they don’t understand. In Hebrew, there is a prophetic perfect tense. This tense is usually translated as being already completed, even though the event is to take place in the future. It’s beautiful, really! When God’s future action is prophesied in the Old Testament, it is written as already completed because it is sure to happen without doubt. It’s like the English slang expression, “It’s as good as done!” However, since God is Eternal and beyond time, it really IS as good as done!
Now, without seeing different translations, one might think that Isaiah specifically had Jesus in mind. While I know that God as Father-Son-Spirit had Jesus in mind and the Spirit inspired Isaiah to word the verse in that way, I think Isaiah believed he was prophesying to King Ahaz and the royal court at the time. But isn’t God marvelous in that the same verse can be a word of hope not only in Isaiah’s day and at Jesus’ birth, but also as we look back to the way God fulfilled the promise far beyond Isaiah’s expectations.
Is Baptism Necessary for Salvation? [Another Set of Comparisons]
There is a theological question which grows out of Peter’s message at Pentecost (Acts 2:38): “Change your mind [turn around] and be baptized, each of you, in the name of Jesus Christ because of the forgiveness of your sins.” At least, that is how I would translate it from the Greek. The most common English translation, though, reads “for the remission of sins.” That common reading causes a lot of confusion in that it seems to require baptism for the forgiveness of sins. Since that isn’t consistent with even what Peter preaches in the next chapter (Acts 3:19), we may need some help.
The most colorful translation of this verse might be from William Wye Smith in his The New Testament in Braid Scots (1901): “And Peter said, Repent ye, and be bapteez’t i’ the name o’ Jesus Christ---for the pittin-awa o’ yere sins; and ye sal win the gift o’ the Holie Spirit.” Clarence Jordan also words it well in his The Cotton Patch Version of Luke and Acts (1969): “Rock said to them, Reshape your lives, and let each of you be initiated into the family of Jesus Christ so your sins can be dealt with; and you will receive the free gift of the Holy Spirit.”
As I noted at the start of this discussion, though, the most common translation of the Greek preposition used here is “for.” AMPC, BRG, CEB, CEV, CSB, DAR, D-R, EHV, ESV, EXP, GEN, ISV, JB, JUB, KJV, LB, MES, MEV, MOF, NOG, NAB, NASB, NCB, NEB, NET, NIV, NKJV, NLT, NMB, TLV, and WEB all use “for.” But what is the “for” for? At the bottom of most checks is a memo line that says, “For.” I can write “House Payment,” “Tuition,” “Tithe,” or even “Groceries” on that line. I’m writing the check “because of” whatever expenditure needs to be paid. And, in fact, the check only “represents” the promise of payment; it isn’t the actual payment. Let’s see if other translations can help us with this understanding.
ERV, GW, and TV don’t help much. In them, we are baptized and THEN, we receive forgiveness. NLV simply connects the idea of baptism and forgiveness with an “and.” Does that “and” suggest “and as a result of baptism” or does it suggest that after one experiences repentance and baptism one seriously enters into the life for which one is forgiven? GNB, NTE, NRSV, and PHI seem to support the idea that baptism causes the forgiveness of sins by placing a “so that” after the phrase for being baptized.
So, is there ANY help in translations which move away from baptism being necessary for salvation? Yes, AMP says we are baptized “because of” being forgiven (just like my translation) and DLNT says we are baptized “on the basis of” being forgiven. The latter would agree with A. T. Robertson’s comparison of the use of the same word (A. T. Robertson, Word Pictures in the New Testament: Volume III: Acts, p. 35.) to suggest “on the basis of” in Matthew 10:41-42 (on the basis of his name as a prophet, on the basis of his goodness/righteousness, and on the basis of his discipleship). That would mean that on the basis of our being forgiven, we follow in the obedience of baptism. These translations help us but we are still in the minority.
Another minority reading is when the ASV translates this “unto” the forgiveness of sins and WYB makes it “into” the forgiveness of sins.
Personally, I like “into” almost as much as “because of.” The Greek preposition regularly means “into” as when one enters into something. In this case, baptism would be the step of obedience that signals living in the forgiven state. Baptism is a major marker as we step into a new lifestyle of faith. The word can be translated as “with a view to” or “resulting in” which would indicate moving into the experience of living out one’s newly freed and forgiven life (C. F. D. Moule, An Idiom Book of New Testament Greek, pp. 67-70.)
I actually believe the clearest expression of Peter’s meaning is in Charles B. Williams’ The New Testament, A Private Translation in the Language of the People (1937): “Peter said to them, You must repent---and, as an expression of it, let every one of you be baptized in the name of Jesus Christ---that you may have your sins forgiven; and then you will receive the gift of the Holy Spirit.” By separating out the phrase about baptism as Williams does, we reconnect repentance and forgiveness in a more understandable way.
So, despite the preponderance of translations that read “for” and the fact that “for” can indicate a causal effect, looking at alternate translations and the reason for them can keep us from bad theology such as believing that baptism is necessary for salvation.
What Are You Trying to Say?
You will note that in both of these extended examples, I’m not satisfied with the preponderance of translations. If we only read a translation or two, we might miss something of beauty in both texts. In Isaiah 7:14, we would miss how the prophecy applies through the ages and reaches its highest point in the virgin birth of Christ. But without the alternate translations, we might skip directly to Jesus without considering what God had to say to Isaiah’s day, and that would be a waste. In Acts 2:38, we might think baptism is necessary without the alternate translations. But with the alternate translations, we see baptism as both a response to forgiveness (“because of” or “on the basis of”) and a decision to enter into the forgiven life (“into,” “unto,” and “to”).
This is one of the reasons I’m glad God has given us many different translations (and that most of them are available online). The point? When something doesn’t seem to fit the rest of scripture or seems to be unclear, study some other translations and see if there isn’t some kind of help.
List of Abbreviations Used in this Article
ASV (American Standard Version), AMP (Amplified Bible), AMPC (Amplified Bible Classic),
BRG (Blue Red and Gold Letter Edition),
CEB (Common English Bible), CEV (Contemporary English Version), CJB (Complete Jewish Bible),
CSB (Christian Standard Bible),
DAR (Darby Translation), DILT (Disciples’ Literal Translation of the New Testament),
D-R (Douay-Rheims (19th century Catholic Bible),
EHV (Evangelical Heritage Version), ERV (Easy-to-Read Version), ESV (English Standard Version),
EXP (Expanded Bible),
GEN ( the 16th century Geneva Bible),GW (God’s Word translation), GNB (Good News Bible),
ICB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Bible), ISV (International Standard Version),
JB (Jerusalem Bible), JUB (Jubilee Bible 2000),
KJV (King James Version),
LEB (Lexham English Bible), LB (The Living Bible),
MES (The Message), MEV (Modern English Version), MOF (Moffatt Translation of the New Testament),
NOG (Names of God Bible), NABR (New American Bible Revised), NASB (New American Standard Bible), NCV (New Century Version), NEB (New English Bible), NET (New English Translation),
NIV (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 NJB (New Jerusalem Bible), NKJV (New King James Version),
NLV (New Life Version), NLT (New Living Translation), NMB (New Matthew Bible),
NRSV (New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 NTE (New Testament for Everyone),
PHI (J.B. Phillips Translation of the New Testament),
RG (Revised Geneva), RSV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
TLV (Tree of Life Version), TV (The Voice),
WEB (World English Bible), WYB (Wycliffe Bible), and YLT (Young’s Literal Translation)